省群众艺术馆主办的全省群众文化艺术馆馆长培训日前在沈阳举行,我省戏剧评论家孙浩主讲《时代精神烛照下的群众文化创作》,从创作方法、艺术精神、社会责任等方面,阐释了如何进行群众文化创作。孙浩认为,在文艺创作中,存在着专业文艺创作和群众文艺创作两个分支,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构成中国文艺创作的整体。专业文艺创作和群众文艺创作,二者在内部规律上具有同一性。
群众文化影响和引导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孙浩认为,文艺创作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创作者心灵与社会生活的对话,是最具活力和创造性的人类精神活动。要创作出独特、优秀的作品,就必须深刻地认识和把握文艺创作的规律,科学、正确地处理好创作者个人与时代、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处理好崇高艺术理想和质朴大众情怀的关系。 用心灵体察社会生活、探索创造,用以改变大众内心世界的质量,从而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艺术家创作实践活动所达到的思想高度,代表着一定时代、一定社会人类精神发展所达到的最新高度。崇高的艺术精神和深刻的艺术思想是艺术创作的至高境界。古今中外的艺术家留下了多少优秀的文艺作品,就是因为他们以一种穿越历史的文化睿智,创作出可以异时共存、异地共享的优秀作品,向世人播洒人类精神文明的雨露,从而创造出一种文化、形成一种传统。作为后来者,我们是踩着前人的肩膀向上攀登,同样承担着为后世积累文化财富、积淀新的文化传统的任务,我们必须想到通过自己的创作为后世留下些什么。 人类文艺发展的历史,一再诠释着一个最基本的道理:文艺是为大众服务的,而不是只给少数“圈内人士”创作的,文艺只有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理解,才可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厚重的人生哲理必须负载在相得益彰的艺术形式中。陈旧、乏味的形式会使最深刻的内涵流于平庸,与观众的需求相背离。群众文化创作既要反映群众生活,又要揭示社会生活的发展规律,用以影响和引导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优秀作品具有文化可识别性 在讲座中,孙浩提到,深受观众喜爱的群众舞蹈作品《俏夕阳》、《担鲜藕》就源自火热的群众生活,清新、质朴、俏皮,既有民族性又有地域性,堪称艺术精品。 文化部为艺术精品提出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任何文艺创作,无论它的艺术思想何等耸峙云天,它的外观何等缤纷绚烂,它都应该与一定的民族、一定的社会、一定的时代、一定的地域文化特征相适应。文艺创作个性和风格的形成,必然要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必然要在民间文化、地域文化的土壤里汲取营养。最优秀的作品往往是最具文化可识别性的作品。可识别性存在于艺术家立足的文化土壤里,存在于文艺作品的创造性、探索性、主体性建构中。当然,还存在于在一定民族文化观照下的内涵锻制、风格酿造、形式探索以及人物表现上体现出独到的思考、独到的评判中,这样的作品,必然是特色鲜明、与众不同的作品。 比作品更重要的是艺术精神 孙浩提出,任何文艺创作都来自于广大人民群众火热的生活,来自于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切感受。群众文化影响大众的精神成长,它的根本价值就存在于其作用于社会生活时的精神维度之中。 文艺创作要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但是,艺术真实并不等同于生活真实,生活真实也代表不了艺术真实,因为艺术真实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更集中、更凝练、更典型、更具概括性,是艺术化的真实。另一方面,舞台上表现的艺术真实一定来源于真实的社会生活,没有生活真实,就没有艺术真实。 在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历程中,前辈艺术家曾经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精神和方法的财富。有的作家为了写好工人,几十年生活、工作在工厂;为了写好农民,干脆把家安在了生活条件艰苦的农村。比他们作品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艺术精神、艺术态度。 孟冰的《黄土谣》、李宝群的《父亲》、《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以及杨利民的《地质师》和《铁人轶事》,几部话剧都以质朴刚健的风格异军突起。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表现出艺术家对最广大劳动人民真挚的情感,表现出质朴的艺术真实,表现出艰难的生活境遇里人的尊严、人的思想、人的心灵、人的精神的伟大。由此,这些剧目成为当今中国戏剧舞台上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品。三位剧作家把现实生活作为艺术创作的着眼点,自觉地深入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创作素材,获得感动和力量。 文艺来自于生活,文艺创作要对人生、对社会生活有所发现,进行评判。它必然要对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矛盾和历史,作出艺术化的反映,进而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艺术家对历史发展、生活变化、社会进步的深切关注和忧思,透视人的精神、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力量。这样的艺术才有力量,才有价值。 群众文化是时代的歌者 孙浩说,群众文化是时代的歌者,它最敏锐地感受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不断地适应着这种发展变化,因而它的精神与外观永远与时代同步发展。关注人的变化,是群众文化创作的任务,赋予艺术创作以鲜活的艺术生命力。它反映的生活变化和人的变化,是敏锐的、鲜明的、深刻的,它自身的内涵和外观就一定是独特的、新鲜的、优美的。 我省群文小品《馄饨馆儿》讲述的是一对患难时相濡以沫的夫妇在市场经济中富裕起来却闹起了分手,最终在当年馄饨馆儿对往事的回忆中找回了失落的真情的故事。这个小品表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变化。社会转型、市场经济带来了经济建设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环境的改变,随之而来的是人民群众精神世界和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他们遇到的问题,面对的矛盾,都与以往有所不同,他们的价值观、道德观、世界观也更多地表现出新的发展倾向。这些,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人类文化的广泛交融,美国人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形象花木兰、孙悟空作为创作素材,中国人也可以把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用中国地方戏曲来演绎,这样的文化交融已成为司空见惯的文化现象。而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则在思想、观念层面。我们的文艺创作就要与时俱进,在文化视角上、在艺术精神上,永远站在时代的前列。□本报记者/王臻青 来源:辽宁日报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