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群眾藝術館主辦的全省群眾文化藝術館館長培訓日前在瀋陽舉行,我省戲劇評論家孫浩主講【時代精神燭照下的群眾文化創作】,從創作方法、藝術精神、社會責任等方面,闡釋了如何進行群眾文化創作。孫浩認為,在文藝創作中,存在着專業文藝創作和群眾文藝創作兩個分支,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構成中國文藝創作的整體。專業文藝創作和群眾文藝創作,二者在內部規律上具有同一性。
群眾文化影響和引導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 孫浩認為,文藝創作是複雜的系統工程,是創作者心靈與社會生活的對話,是最具活力和創造性的人類精神活動。要創作出獨特、優秀的作品,就必須深刻地認識和把握文藝創作的規律,科學、正確地處理好創作者個人與時代、與社會生活的關係,處理好崇高藝術理想和質樸大眾情懷的關係。 用心靈體察社會生活、探索創造,用以改變大眾內心世界的質量,從而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藝術家創作實踐活動所達到的思想高度,代表着一定時代、一定社會人類精神發展所達到的最新高度。崇高的藝術精神和深刻的藝術思想是藝術創作的至高境界。古今中外的藝術家留下了多少優秀的文藝作品,就是因為他們以一種穿越歷史的文化睿智,創作出可以異時共存、異地共享的優秀作品,向世人播灑人類精神文明的雨露,從而創造出一種文化、形成一種傳統。作為後來者,我們是踩着前人的肩膀向上攀登,同樣承擔着為後世積累文化財富、積澱新的文化傳統的任務,我們必須想到通過自己的創作為後世留下些什麼。 人類文藝發展的歷史,一再詮釋着一個最基本的道理:文藝是為大眾服務的,而不是只給少數『圈內人士』創作的,文藝只有得到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和理解,才可能獲得持久的生命力。而深刻的思想內涵、厚重的人生哲理必須負載在相得益彰的藝術形式中。陳舊、乏味的形式會使最深刻的內涵流於平庸,與觀眾的需求相背離。群眾文化創作既要反映群眾生活,又要揭示社會生活的發展規律,用以影響和引導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 優秀作品具有文化可識別性 在講座中,孫浩提到,深受觀眾喜愛的群眾舞蹈作品【俏夕陽】、【擔鮮藕】就源自火熱的群眾生活,清新、質樸、俏皮,既有民族性又有地域性,堪稱藝術精品。 文化部為藝術精品提出的一個重要標準是:立得住、傳得開、留得下。任何文藝創作,無論它的藝術思想何等聳峙雲天,它的外觀何等繽紛絢爛,它都應該與一定的民族、一定的社會、一定的時代、一定的地域文化特徵相適應。文藝創作個性和風格的形成,必然要繼承民族文化傳統,必然要在民間文化、地域文化的土壤裏汲取營養。最優秀的作品往往是最具文化可識別性的作品。可識別性存在於藝術家立足的文化土壤裏,存在於文藝作品的創造性、探索性、主體性建構中。當然,還存在於在一定民族文化觀照下的內涵鍛制、風格釀造、形式探索以及人物表現上體現出獨到的思考、獨到的評判中,這樣的作品,必然是特色鮮明、與眾不同的作品。 比作品更重要的是藝術精神 孫浩提出,任何文藝創作都來自於廣大人民群眾火熱的生活,來自於藝術家對社會生活的深切感受。群眾文化影響大眾的精神成長,它的根本價值就存在於其作用於社會生活時的精神維度之中。 文藝創作要真實地反映社會生活,但是,藝術真實並不等同於生活真實,生活真實也代表不了藝術真實,因為藝術真實是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更集中、更凝練、更典型、更具概括性,是藝術化的真實。另一方面,舞台上表現的藝術真實一定來源於真實的社會生活,沒有生活真實,就沒有藝術真實。 在中國現代藝術發展的歷程中,前輩藝術家曾經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精神和方法的財富。有的作家為了寫好工人,幾十年生活、工作在工廠;為了寫好農民,乾脆把家安在了生活條件艱苦的農村。比他們作品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他們的藝術精神、藝術態度。 孟冰的【黃土謠】、李寶群的【父親】、【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以及楊利民的【地質師】和【鐵人軼事】,幾部話劇都以質樸剛健的風格異軍突起。它們共同的特點是表現出藝術家對最廣大勞動人民真摯的情感,表現出質樸的藝術真實,表現出艱難的生活境遇裏人的尊嚴、人的思想、人的心靈、人的精神的偉大。由此,這些劇目成為當今中國戲劇舞台上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作品。三位劇作家把現實生活作為藝術創作的着眼點,自覺地深入生活,從生活中發現創作素材,獲得感動和力量。 文藝來自於生活,文藝創作要對人生、對社會生活有所發現,進行評判。它必然要對社會生活中的人和事、矛盾和歷史,作出藝術化的反映,進而對社會生活產生影響。藝術家對歷史發展、生活變化、社會進步的深切關注和憂思,透視人的精神、人的尊嚴、人的價值、人的力量。這樣的藝術才有力量,才有價值。 群眾文化是時代的歌者 孫浩說,群眾文化是時代的歌者,它最敏銳地感受着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不斷地適應着這種發展變化,因而它的精神與外觀永遠與時代同步發展。關注人的變化,是群眾文化創作的任務,賦予藝術創作以鮮活的藝術生命力。它反映的生活變化和人的變化,是敏銳的、鮮明的、深刻的,它自身的內涵和外觀就一定是獨特的、新鮮的、優美的。 我省群文小品【餛飩館兒】講述的是一對患難時相濡以沫的夫婦在市場經濟中富裕起來卻鬧起了分手,最終在當年餛飩館兒對往事的回憶中找回了失落的真情的故事。這個小品表現了市場經濟條件下人的變化。社會轉型、市場經濟帶來了經濟建設的進步和人民生活環境的改變,隨之而來的是人民群眾精神世界和思想觀念的巨大變化,他們遇到的問題,面對的矛盾,都與以往有所不同,他們的價值觀、道德觀、世界觀也更多地表現出新的發展傾向。這些,為文藝創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經濟全球化帶來了人類文化的廣泛交融,美國人可以把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形象花木蘭、孫悟空作為創作素材,中國人也可以把莎士比亞的戲劇作品用中國地方戲曲來演繹,這樣的文化交融已成為司空見慣的文化現象。而更深層次的文化交流則在思想、觀念層面。我們的文藝創作就要與時俱進,在文化視角上、在藝術精神上,永遠站在時代的前列。□本報記者/王臻青 來源:遼寧日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