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新京報年度好書候選書目面世後,一個最常見的評價是,好多書都沒看過;有幽默感的人甚至稱這份書單純粹『獻愁供恨』,讓人自卑。事實上,這樣一份豐富多元的書單,本就不可能存在把書都看了的讀者。『你都看過書了嗎』,其實是個偽問題。實際上要評價一份書單,需要連着評價這份書評周刊一年來所做的書評工作。因此,這篇文章唐小兵回到書評價值本身,談談關於書評的事。
一種怎樣的書評才算是一篇合格的甚至好的書評,這自然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但在各種閱讀趣味的偏好之外,是否能夠找到一個『共同的底線』,確實是值得書評人、書評編輯乃至被書評人(書籍作者)來共同討論的問題。 當下中國各種形式的書評刊物(無論是紙質的還是電子期刊)相當繁榮,眾所周知比較突出的幾家是【中華讀書報】、【東方早報】的『上海書評』,【南方都市報】的『閱讀周刊』,【新京報】的『書評周刊』。這些書評也在推動一種高品質閱讀文化的形成,到了年底的年度好書評選,更是成為這些年讀書界的盛事。 在我看來,書評或者說書評人在當下中國面臨的挑戰之一就是資本力量的侵蝕。出版商會通過各種形式吸納和爭奪書評人,讓書評人為其出版的新書撰寫書評推介,其直接好處是贈書、稿費等,間接好處是可以藉此與書籍作者搭上關係,可以慢慢地成為一個有影響的書評人。 在這種利益鏈條的刺激之下,有些書評人經不住誘惑,自然不會發表批評性的書評。所以我特別欣賞【獨立閱讀】的幾位創始人堅持的不接受贈書等準則,只有這種制度上的切斷關係,才可能讓書評人在一個公正客觀的立場上評論一本書。書評寫作,不能成為一種學術按摩運動,更不能成為一種為自身貼金的借殼上市,更不能成為一種利益輸送活動,這應該成為底線的共識。 第二個挑戰是當下一些書評寫作的模式化。 書評人用的千篇一律的行文模式和框架去剪裁甚至強暴被評論的新書,往往是用自己臆想的邏輯來替代了書籍中自身的邏輯,用一種似是而非的偽學術語言來包裝書評。 這種書評的筆調往往是游離的,心態是輕佻的,行文是鬆散的。自然,這種書評也最容易『製作』。很慚愧,多年前,初學書評寫作的自己,也因為虛榮、利益、慣性等發表了好些這一類書評,現在回想起來感覺羞愧不已。 在我看來,一篇好的書評,應該是書評人與書籍作者之間的一種精神對話。因此書評決不能就書論書式地偷懶,而應該從縱向(被評議書作者的其他著作)和橫向(同類著作)構建一個寬廣的文化長廊來鎖定被評論之書的方位。這樣,一篇嚴肅而真誠的書評,應該是書評人與被評人在知識上和精神上的一種『高手過招』,通過書評這種紐帶而形成一種文化上的連帶感,甚至能夠將書的作者未能自明而確實含有的某些言外之意彰顯出來。 書評除了評書,也同時應該提供知識文化上的增量。依照書評人王曉漁的說法,書評絕非書摘,書評更不能成為心術不正的偽學術的代名詞,它應該成為連接作者、讀者和編者之間的最有效也最有溫暖感的媒介。□唐小兵 來源:新京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