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三亞6月2日電 (記者 王辛莉)首屆三亞D家文化論壇2日在鹿城舉行。來自海南、廣東、福建、廣西、湖北以及香港等研究D家文化的專家學者和D民代表等二百餘人共聚論壇,探討D家歷史文化、生存發展現狀以及旅遊開發等議題,呼籲社會各界建立良好交流機制,加強D家文化交流。
D家是中華民族一個古老的族群,他們以舟為室、以海為路、以漁為業。D家主要分佈在廣東、福建、廣西、海南等區域。 D民研究新視角 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教授司徒尚紀表示,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D家漸成中外學者研究的熱門對象。研究內容包括D民歷史、經濟、文化、分佈等,成果豐碩,但近些年D家研究沒有突破和創新。他建議,運用地方認同和文化認同的研究方式,給D民研究提供新視角。 周偉民教授和唐玲玲教授是國內知名的人文學者,跟蹤研究D家文化數十年,在今天論壇上,他們倡議建立一門獨立學科――『D家學』。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賀喜是一位青年學者,她對研究D家文化有些焦慮和疑惑。她說,作為一個陸上生活的學者如何去更真實地了解海上人家的生活方式和內心世界?跑田野調查是不夠的。她認為,研究一個區域的D家需和另外相關區域結合起來,比如研究海南D家應和廣東、福建聯繫起來,『在流動的世界範圍內看水上人家』。 與會學者中,對D民歷史變遷多有研究。來自廈門大學人類學與民族學系副教授黃島春介紹福建D民族群的歷史淵源和文化特徵。 提升D家文化價值 D家文化是中國歷史文化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具有鮮明特色的區域文化。如何更好地開發和利用D家文化? 華中科技大學歷史研究所所長李傳印認為,為了彰顯D家文化的魅力,實現D家文化的現代價值,需要提升對於D家文化歷史地位和現代價值的認識,把D家文化提升到中國特質的文化遺產高度加以保護和利用。此外,學術界在對D家及其文化進行科學研究基礎上,吸納社會資源,實現D家文化價值的社會化。 D家文化重要標誌之一『鹹水歌』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有研究認為,鹹水歌是粵語D民以生產和生活為內容哼唱的一種歌謠,有『歡歌』和『苦歌』兩種。 來自廣西、海南高校的音樂專家和與會人員一起分享實地調研D歌的心得,詳解D歌的歌詞形態、代表曲目、音樂風格等。海南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張巨斌表示,D歌之所以能世代流傳,它所具有重要的社會功能。 關注海南D家生存現狀 海南是中國D家聚居地之一。海南大學教授、三亞D家文化協會會長詹長智日前率領課題組在全省範圍內進行D民生存狀態和文化變遷情況的調查,踏訪了全省主要的14個D民聚居社區。初步調查統計全島有D民4萬至5萬人左右。 詹長智一行調研發現海南D民身份認同已開始變得模糊。同時他們的經濟活動方式與從業結構發生巨大變遷。 據調查,目前海南D家的主要生產方式仍以漁業為主。除捕撈外,還拓展到養殖、運輸、販賣水產、餐飲等行業。一些年輕人則在陸上打工為生。 詹長智表示,D民是一個具有特殊歷史背景和文化傳統的族群,其發展須從提升自身素質、改造傳統產業等方面下功夫。政府部門要重視D民聚居地區的教育發展,尤其要下大力氣發展職業教育,提高D家人改造傳統產業和拓展新產業的能力。另外,政府和社會組織要保護D民的權益,保障他們祖輩所依賴的生產、生活空間不受掠奪和擠壓。 廣東師範技術學院陳光良教授則介紹歷史上海南D家的生計方式和文化特徵。 海南知名歷史文化學者、海南大學副研究員張朔人以瓊州海峽為分界,對南海D民身份變遷進行分析。 開發中傳承D家文化 在旅遊開發的大潮流下,D家文化旅遊項目在全國若干地區正在啟動。 廣東省東莞市沙田鎮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副主任王鋼濱介紹,該鎮正在建設D家文化體驗園,一期投資2.5億元,將展示沙田D民生活習俗以及歷史文化的變遷等。他坦率稱,如何更真實地挖掘、利用和保護D家文化,他遇到困惑。 廣州旅遊學院副院長吳水田認為,開發中原生態、生活着的D家文化的消失,已成為一個問題。此外,D民旅遊開發與社區居民幸福生活、文化傳承和水生態保護如何實現多贏也面臨挑戰。同時,他向與會者提出一系列思考:D民文化保護的結局是否只能進圖書館、博物館以及文化節、旅遊景區等?可否重新在生活中傳承D民文化? 李傳印建議,開發利用D家文化,應在學術研究的支撐下,建立原生態D民文化園,藝術再現原生態D文化。如此既可對D家文化實施有效保護,也可實現D家文化的科學開發和利用。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