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的最新一卷《秦并天下》昨日下午在西安举行了新书首发,作者本人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和蔼幽默的易中天本次不仅带来了新书,还将于今日在高校举办演讲,跟大学生们聊聊“中华文明”。关于新书,易中天说这次自己写得“很嗨”,这不仅是因为前6卷完成后自己已经“得心应手”,也因为秦在他心中地位很重,“它是中华文明的根基,更是历史的拐点。”记者 肖雪
中华文明的根基在陕西 按照计划,这部“易中天中华史”总共有36卷本,每6卷为一部,将为延续几千年的中华文明立传。目前第一部《中华根》已经全部出版,其中包括总序《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第一卷《祖先》,第二卷《国家》,第三卷《奠基者》,第四卷《青春志》,第五卷《从春秋到战国》和第六卷《百家争鸣》。而此次首发的第七卷《秦并天下》则是第二部的开篇,昨日易中天也特意表示,选择西安为新书首发地,除了因为自己写的是大秦帝国的历史之外,也因为“中华文明的根基正是产生在陕西。” 易中天认为中华文明始于夏商周,夏朝是开始,商朝做准备,到了周朝奠定基础,而在秦朝,统治制度发生了变化。“秦以后的郡县制是统治体制的革命性变化。在周朝以后秦朝以前我们是封建制度,但在秦朝以后就不封也不建,是郡县制,是天下一统。”而此后的汉朝,中华文明更是发展成为世界性文明,“建都西安的周秦汉唐这几朝对中华文明史都意义重大,我们正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的。” 我修史就像“打坎儿井” 两年前易中天要为中华文明立传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起网友乃至学界热议,很多业内人士直言这个计划太过疯狂。对此,昨日易中天在接受采访时大笑:“我不是通常修史的做法,像司马迁那种写法我是绝对做不到的。”他把自己的写法比喻为“打坎儿井”,“我只是选择历史的重要节点、拐点来写,不求全责备,也不面面俱到。”他说自己常常会写一些被人忽视的历史,“比如下一卷《汉武帝国》,我会把汉惠帝刘盈放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来写。这个人物一般史学家不会写,但我在汉惠帝身上发现了一个学术界从来没有发现的秘密,虽然在史书里只有一行字,大家都不关注,但我写得很足。” 在易中天看来,自己的整部“中华史”其实就是围绕5个历史拐点来写的,“首先是尧舜禅让,然后是西周分封,秦并天下,第四是辛亥革命,最后是改革开放。”目前他的规划是两至三个月完成一卷,算下来大概到2018年能够出齐全部36卷。 参加电视节目学做“标题党” 现在的易中天全力赶写“中华史”,很多电视节目的邀请都推掉了,“今年定下来参加的活动不超过6次。”但谈到自己参与的电视寻亲节目《客从何处来》,他却表示很感激。“我想很多人对于自己的身世来历都是好奇的,这个节目也确实帮我找到了自己的‘根’,了解到很多以前不了解的事。”易中天说,比如他第一次了解自己的曾祖父是两湖书院的第一届学员,而书院旧址离自己当年上小学的地方非常近。最让易中天深有感触的是,“我还从曾祖父的遗嘱中读到他对后辈子孙的期许,而我现在做的事竟就是他所期望的!这些,可能就是冥冥之中的命运吧。” 易中天告诉记者,自己实际并不排斥参加电视节目,“它给你一种媒体人的思维――做节目一定要抓住观众,这和写作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我完全不排斥、不抗拒,甚至现在写书也在学做‘标题党’。”比如这次《秦并天下》的第一句他就写道:“大秦帝国像泰坦尼克号一样沉没了。”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