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遵義高坪鎮一帶流傳著一句鄉諺:『先有養馬城,後有海龍屯;有了海龍屯,才有遵義城』。這句鄉諺中的海龍屯,就是主政遵義700多年的楊氏土司的重要遺存,作爲貴州省首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海龍囤七月將迎來世遺專家實地考評。
如今,在經歷了數百年風雨後,囤上古民居多已損毀,或『現代化』明顯。當地決定通過修繕的方式,『再造』部分民居,以重現明代末年海龍囤風貌。 昨日,記者前往海龍囤,探訪『再造』過程。 A古老工具 撐起運送環節 6月16日,陣雨中的海龍囤青石台階泛著白光。 早晨7點過,60歲的張德林,扛著一種古老的工具――『洋馬』(用兩個樹杈、一根扁木連結。),從2公里外的村子,來到海龍囤腳下的儲木場,開始一天的搬運。 儲木場裡,早已熱鬧起來。 十幾個木工師傅,正在用斧頭砍削昨晚運到的圓木。旁邊,大噸位的吊車,將一根根鋼梁、木料,從車上吊下來,堆放在山腳。 張德林的工作,是將運來的稍小、稍短的木料,或是鋼梁,一根根挑到海龍囤山頂。他扶著支在地上『洋馬』,與兩個工友協作,將一根5米長的鋼梁抬了上去。接著,他側身彎腰,鑽到『洋馬』橫擔下,喊聲『起』,穩穩地將圓木背上肩頭,邁開步子踏著石台階向山上走去。 這根鋼梁有百來斤重。背『洋馬』的師傅們每天往返在登囤的道路上運送鋼梁、木料,每趟耗時兩個多小時。 在今天的海龍囤修繕工地上,這樣的『洋馬』有20多架。但『洋馬』運送鋼梁和木材,已是『再造』海龍囤古建中,人力運輸中最輕的。 B人力提運『噸級』巨木 最艱難的巨木運輸,由海龍囤的『原住民』葛干江等人承擔。他們的工作,是將14根直徑40厘米、長11米的圓木,從山腳運到囤頂。 而日薪千元的外地技師,在繡花樓遺址上,搭建了一個需10多個人才能操作的絞盤,與下腰帶岩中的10多個工人配合,用鋼繩將木料從1200米外提上去,垂直高度有400多米。 這些圓木,是整個『再造』過程中需要的最大木料――平均重量達1.5噸,最大的有2噸多。提運一根作爲古建柱子、台梁的圓木,要耗時12個小時。 從海龍囤山腳到山頂,有36幢木構房屋正在修繕或重修,『再造』海龍囤部分舊時古建,面積有1000多平方米。按照申遺日程,這些房屋必須在6月30日前完成。 C想穿越回去看看 從鎮遠縣來的老龍,今年45歲,已有31年的造房經驗。他和100多個同鄉,負責將張德林、葛干江等人運來的木料,搭建成房屋――沒有固定的圖紙。 但是,這不是困擾老龍造房的問題。他和工友現在最擔心的,是木料的運送和工期――前段時間下雨,工地上備料嚴重不足,工期已被延誤了很多。 爲了趕時間,葛干江等人的懸崖吊木項目,被臨時增加了工作量。新增加的吊運量,是上百根稍短的圓木。 15日下午,一根1噸多的圓木快被運到崖頂時,鋼繩斷裂,圓木砸向腰帶岩。幸運的是,沒有傷到工人。但受此驚嚇的技師,經歷一個晚上,心情仍不能平復,他提出休息一天。 海龍囤地區廣泛傳說,播州末代土司楊應龍有根『趕山鞭』。每到晚上,楊揮舞鞭子,驅趕巨石、巨木,自行往山上跑。 葛干江等人不相信『趕山鞭』的傳說,但他『想穿越到明代』,看看即便是如今也仍艱難的修繕工作,當年的工匠們,是如何將十多噸重的巨石,以及更粗大的木材運上囤頂修建軍事堡壘的。 ■本報記者 黃黔華 來源:貴陽晚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