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日前在其【我的兒子皮卡】系列叢書出版五周年慶典上表示,一個兒童文學作家的成功並不是現在,而是在將來,當一個孩子長大後承認對你的作品有感恩思想,那時你才有權說是世界成功的兒童文學作家。
作爲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卻認爲『兒童文學作家的成功在未來』 ,應當說是一種清醒的自我評價。以筆者理解,『兒童文學作家的成功在未來』的言外之意,一者,在於兒童文學是『向著未來的文學』 ,絕對不能敷衍。兒童文學讀者對象――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寄託,少年兒童時期是每個人人格發展的關鍵時期,即通常所說的『打底色』時期,過了該年齡段,教育效果會大打折扣。爲少年兒童而寫的文學,必須堅守『引路人』的文化使命,換言之,兒童文學作家必須扮演好『引路人』角色。 二者,兒童文學作家成功與否,要靠未來檢驗。現在,不管你是著作等身、獎項充棟,還是財富驚人的作家富豪,那都不算真正意義的成功。當一個兒童文學作家的作品,能夠超載時空的限制流傳給一代又一代孩子,能夠超越民族、國家的界線,被譯爲其他語言時仍能引起共鳴,經得起輾轉流傳;當一個兒童文學作家的作品,能夠讓孩子們向真、向美、向善,能夠成爲孩子們難以忘懷的閱讀記憶,甚至使他們受用一生,對其人生產生深遠影響,那便是成功的。 然而如今,一些兒童文學作家(作者) ,卻將『向著未來的文學』 ,當成了『向著當下的賺錢』 。他們一味追求經濟利益,抱著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盲目迎合少兒書市的流行趣味,什麼賺錢寫什麼,致使庸俗、惡搞、粗劣且價值觀混亂的『文字泡沫』 ,嚴重誤導、傷害了當今的小讀者。這類作家(作者)是否更應該秉持『兒童文學作家的成功在未來』的信念,做好優秀兒童文學的『守門人』 、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引路人? 被譽爲『短篇兒童小說之王』的著名作家常新港,據說小時曾是調皮搗蛋的『壞孩子』 ,他說是閱讀讓他成長,變了一個人,走上了寫作道路。假如每個兒童文學作家,都能讓長大後的孩子們承認對其作品有感恩意識,那時,確實有底氣說自己是成功的了。 針未尖 來源:中國藝術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