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家譜顯示:長江第二大島揚中住著隋煬帝后人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4-6-30 17:25| 發布者: 偷月| 查看: 1376| 評論: 0|來自: 現代快報

摘要: 幾天前,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消息傳出後,長江第二大島――揚中有一群姓楊的中老年人興奮不已,根據家譜記載,他們是隋煬帝楊廣的部分傳人。『我們是楊廣的後人,楊廣在位時三修運河溝通南北,今天申遺成功也有他的 ...
幾天前,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消息傳出後,長江第二大島――揚中有一群姓楊的中老年人興奮不已,根據家譜記載,他們是隋煬帝楊廣的部分傳人。『我們是楊廣的後人,楊廣在位時三修運河溝通南北,今天申遺成功也有他的功勞。』看到現代快報【發現】周刊徵集家譜的報導後,揚中市民楊峻岭給現代快報打來電話。楊峻岭說,去年,揚州發現隋煬帝墓的消息就已經牽動著他的心,他和父輩密切關注著有關新聞,家裡還留存著相關報紙,『有朝一日,我們也要到揚州去參觀。』 
  楊廣的後人是如何來到揚中的?他們在這個島上生活得怎麼樣?楊氏後人有著怎樣的故事?帶著這些問題,現代快報【發現】周刊記者前往揚中一個叫英雄路的地方…… 現代快報記者 林清智 文/攝
  尋根問祖
  祖輩流傳:『我們的祖先是隋煬帝』
  『英雄路這個地方原來叫紗帽圩,上世紀90年代,它還是三茅鎮的一個村莊。』6月27日上午,楊峻岭指著腳下的水泥馬路告訴現代快報記者,這裡曾經是一派田園風光,現在的馬路是曾經的河流,河上有小橋,河邊有鄉間小路,村里隨處可見莊稼地、曬穀場,『小時候到了這個季節,晚上都是伴著蛙聲入眠。』
  如今,紗帽圩已經城鎮化,並改名爲英雄社區,屬於三茅街道,這裡聚集著40多戶楊姓人家。
  家鄉面貌發生的巨變給楊峻岭帶來了鄉愁,他經常懷念起過去的人和事,進而想到和祖先有關的種種傳說,有同感的還有他的親戚鄰居。
  『英雄』這個名字是否和楊姓有關不得而知,但對於居住在這裡的楊家人來說,有種歷史的巧合,因爲在他們看來,祖先隋煬帝就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英雄。
  『小時候,我們常聽老一輩人講,我們的祖先是隋煬帝楊廣。』楊峻岭的叔叔、69歲的楊攝萬說,儘管楊廣的功過在歷史中存在爭議,但作爲楊廣的後人而言,他感到很自豪,他和身邊的親戚都認爲,楊廣功大於過。
  出生於1970年的楊峻岭表示,他們是楊廣後人這個說法他小時候也聽過。不過一直以來尤其是『文革』期間,祖輩們只是輕描淡寫地向他提過,不敢大肆宣揚。直到2004年,丹陽發現了【楊氏宗譜】後,他們介紹自己的祖先時才有了更足的底氣。
  楊广部分後裔明代遷居丹陽
  近年來,楊攝萬對【中華姓氏通史・楊姓】一書頗有研究。據他介紹,楊姓誕生於周朝,始祖叫楊伯僑,周代以來,楊姓中出現了許多名門望族,其中,自稱漢太尉楊震後人的楊堅統一中國,建立了隋朝,他所創立的王朝到兒子楊廣這裡就戛然而止。楊廣死後留下諸多血脈,揚中英雄路的楊氏是楊廣後世子孫的一個分支。2004年,丹陽後巷鎮楊家埭村發現了一套民國年間修訂的【楊氏宗譜】,據該家譜記載,隋煬帝楊廣的一支後裔就定居在丹陽。
  據【楊氏宗譜】記載,楊廣有四子,長子楊昭生三子:楊炎、楊侗、楊侑。明朝時期,楊侗後裔楊漢義因祖父、父親先後任江浙提學,先是居住在南京附近的句容,後寄居蘇州,最後定居現在的丹陽後巷鎮楊家埭。
  這套宗譜共印有十套。珍藏這套宗譜的楊學海老人稱,因其父當年在本村祠堂內管理事務,所以他家共有兩套。文革中,其中一套家譜被抄收,另一套被家人隱藏後精心保存至今。
  續修家譜
  1947年,用轎子抬著一篋家譜渡江到揚中
  楊漢義定居楊家埭後,其後裔除留居本村外,還遷至丹陽的新橋、楊家木橋、界牌包港以及揚中、江陰等地。其中,揚中英雄路的楊氏就是200多年前從丹陽後巷遷居過來的。當時,揚中還是長江中的一個荒島,丹陽後巷鎮楊家埭村同樣地處長江之濱,村民楊嘉朋(楊漢義的第13代孫)帶著家屬渡江來到揚中,定居於現在的英雄路,目前楊嘉朋的後人已經傳至第10代。
  楊攝萬告訴記者,楊家對於修譜一事向來十分看重。據英雄社區楊家幾位『學』字行輩的長者回憶,1947年春天,在丹陽後巷鎮楊家埭村,聚集了楊家各支系文化素質較高的人員,在那裡續修宗譜,來自揚中紗帽圩的楊宏道曾參與此次修編。夏天,宗譜修訂完成後,紗帽圩的楊學炳等人,曾用轎子從丹陽楊氏宗祠迎取一篋家譜,渡江來到揚中紗帽圩,放在楊芳家的閣樓上,學生時代的楊芳,時常在閣樓上整理古典書籍,也翻閱過1947年重修的宗譜。遺憾的是,這些家譜在文革中被抄收。
  楊攝萬說,楊芳就是他父親,從丹陽抬回來的家譜應該是十套宗譜中的一部分。
  1997年,憑回憶編寫了『紗帽圩行輩簡明表』
  1997年,退休教師楊芬(楊峻岭的爺爺)、楊芳和楊芹兄弟三人,在沒有宗譜參考的情況下,憑他們年輕時經常翻閱宗譜的記憶,靠手寫油印,採用橫式編排的方式,編寫了紗帽圩近十代楊姓人的行輩簡明表。這本手寫的家譜在開頭這樣寫道:『今天我們能看到子孫繁衍,是不簡單的,應該追念先祖創業之艱難。』
  這本家譜里記載的始祖並非楊伯僑,而是兩千多年前的漢代名人楊震,楊攝萬根據宗譜推算,楊震是楊伯僑的第25代孫。
  2012年,爲英雄路楊家修新譜
  2004年,楊攝萬看到丹陽發現【楊氏宗譜】的新聞後,驅車來到丹陽,見到宗譜後,他有了爲英雄路楊氏編寫新家譜的想法。2011年,楊攝萬在1997年編寫的『簡明表』基礎上,參考【楊氏宗譜】,於2012年編修完成了英雄路楊氏支譜。
  通過這個家譜,記者看到,該家譜追溯到楊姓始祖楊伯僑,用脈絡清晰的世系圖,顯示了楊伯僑如何一代代傳至丹陽楊姓始祖楊漢義、楊漢義又是怎樣一代代傳至楊嘉朋,家譜中,漢代名士楊震,隋朝皇帝楊堅、楊廣,初唐四傑楊炯等名人都在列,爲了弘揚楊氏家族『厚德崇文』的優良傳統,家譜中還爲近代幾位傑出人物撰寫傳記。
  家譜修好後,楊氏家族在社區舉辦儀式,給每個家庭都發了一本。
  家譜中的名人
  楊震『四知辭金』
  後人謹守『清白傳家』傳統
  記者了解到,儘管在楊姓名人中,楊廣的地位和名聲無人能及,但在英雄社區的大部分楊姓居民看來,相比隋煬帝楊廣,他們更在乎『四知先生』楊震。
  談到楊震,就不得不提一個有名的故事――四知辭金。
  據【中華姓氏通史・楊姓】記載,楊震是東漢時期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人,到50歲時才開始做官,當時的昌邑令王密,本是楊震在荊州刺史任內推舉出來的孝廉,當楊震做東萊太守的時候,王密爲了感謝他的舉薦之恩,便在深夜偷偷拿了10斤黃金送給他。楊震不肯接收,並責怪王密說:『故人之君,君不知故人,何也?』意思是說,我知道你,所以才舉薦你做孝廉;你卻不知道我是個清廉的官員,這是爲什麼?可是王密卻說,這是深夜,不會有人知道的,請收下吧!
  楊震反問道:『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怎麼可以說沒有人知道呢?』
  王密聽後,非常羞愧地謝罪走了。
  有人見楊震家裡清苦,就勸他整治產業,他卻說:『讓後世的人,稱我的子孫爲「清白官吏的子孫」,拿這個當遺產,不是很豐厚嗎?』由此,『清白傳家』的美譽傳頌至今。
  英雄路楊氏的現在
  人才輩出,文化氛圍濃厚
  四知辭金的故事廣爲傳頌,弘農楊氏以『四知』爲榮,並以『四知』爲堂,以『清白傳家』爲額。此後,『四知堂』成爲許多楊姓家族支派的堂號,英雄路楊氏家譜所用堂號即爲『四知堂』。楊攝萬介紹,宗譜顯示,揚中楊氏也是楊震的後人,雖然楊姓歷史上不乏王侯將相,光是唐代就有11個宰相,但沒人能比楊震更讓他們感到自豪,『我們是「四知堂」的後裔,爲四知堂始祖楊震「勤政爲民、清廉爲官」,「清白傳家」而自豪。這次續修家譜的目的除了尋根問祖,還希望能讓先人之德激勵後人。』
  據統計,今天揚中英雄路楊氏家族已有40餘戶,近年來這一家族可謂人才輩出:科、局級以上幹部10人,具有中高級職稱的知識分子和技術人才30多人,教育工作者20餘人,知名企業家、公司總經理6人,建築與工程設計師、總監5人。
  在楊峻岭看來,揚中英雄路楊氏家族的繁榮和『厚德崇文』的家風不無關係,家族中有很多教師世家,他的父親、74歲的楊技萬就是一名退休教師。6月26日下午,記者第一次來到英雄社區時,楊技萬正在創作中國山水畫,地上鋪滿了等待風乾的畫作,『楊家人文化氛圍非常濃,經常能看到大夥聚集在一起討論詩詞、創作書畫。』
來源:現代快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