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輕視呂布 導致兵敗身亡
讀國學 長心眼 (王)允素以劍客遇(呂)布,布負其功勞,多自誇伐,既失意望,漸不相平。允性剛棱嫉惡,初懼董卓,故折節下之。(董)卓既殲滅,自謂無復患難,頗自驕傲,以是群下不甚附之。 【資治通鑑】卷第六十 看【三國演義】有一個很不明白的地方,呂布是天下第一驍將,連關羽、張飛都拿不下他,為什麼在誅殺董卓之後就變熊了,李榷和郭汜帶西涼兵殺入長安,天下第一的呂布居然不能抵住兩個蟊賊的架勢,先於王允棄甲而逃。這前後表現也太分裂了吧。 讀一讀史書就明白了。原來,歷史不像演義,不是說一將勇猛,就可以殺退三軍,李榷、郭汜武藝固然遠不如呂布,但他們手裏兵多,而且多是來玩命的,來勢兇猛而迅速,再多幾個呂布也擋不住。史書也記載呂布曾刺傷了李榷,但還是抵不住人家勢大,終究只有逃命的份。 以上是其一,此外還有更重要的原因――王允沒搞好和呂布的關係。當初王允害怕董卓,因此儘管他疾惡如仇,但還是放下太師的架子,討好呂布,『故折節下之』。然而,王允從心底裏是瞧不起呂布的,認為他不過一介江湖劍客而已。因此在除掉大敵董卓之後,王允就不怎麼給呂布面子了。你不就一打工的嗎?力氣大一點而已,況且大難已除,今後也用不着你。王允的臉色漸漸不好看了。呂布卻覺得自己功勞大,喜歡自我誇耀,卻遭了王老太師的冷眼,估計原來許諾的待遇獎賞也沒跟上,覺得很失望,『既失意望』,於是氣不順,『漸不相平』,和王允也慢慢地疏遠了。 和王允疏遠的不只是呂布,還有一大批武夫,都覺得王允瞧不起他們,這等於是長安的軍隊和王允疏遠了。一個上下離心的集團,是很容易被攻破的,因此呂布的敗退,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不肯賣力,上下疏離造成的。 和人一起謀事,對合作者的態度,無論事前事後,都要統一,哪怕對方沒有利用價值了,也要一如既往地尊重。何況,有沒有利用價值,不能看一時,還得看長久。 來源:廣州日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