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原本冷清的徐州市雲龍湖珠山景區,每晚七時許,上萬名廣場舞大媽統一着裝,三人一排,邁着豪邁步伐,踩着激昂的旋律,大步向前暴走,時速達到7公裏。由於經常干擾正常交通,也受到他人埋怨。
由廣場舞『轉行』到暴走,不變之處是其中擾民的因素依然令人焦慮,暴露出這種社會現象引起的矛盾不容迴避。如何紓解矛盾,是政府、公眾和『跳舞暴走』群體三者需共同面對的問題。 一是政府要懷有理性寬容思維,應想方設法拿出有效的方法和思路。一方面,政府要對這種『群眾文化』持包容態度,力所能及創造條件滿足『大眾體育』的硬件設施。另一方面是政府各個機構要各司其職做好服務性工作,主動出面,適當把『群眾動作』朝文明方向引導。 二是城市公共秩序的維護,需要不同群體之間互讓互諒。嚴重擾民的團體鍛煉活動理應受到批判,但把廣場舞和暴走污名化,可能難免偏見在先。我們都會老去,今天寬容他們,將來我們才會得到理解和包容。 三是對跳廣場舞和暴走的群體來說,也要加強自律,選擇合適的地方和時間跳廣場舞,選擇無礙交通的地方暴走,而不能倚老賣老。前不久高考期間,武漢三中附近的大媽就跳起了『無聲舞』,目的就是為高考考生創造安靜的環境,這一事例說明,共同維護公共秩序,有時候只要多些通情達理,就能找到一個平衡點。梅劍飛 顧德寧 來源:新華日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