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又有新进展,近日在宁举行的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联席会议上,来自6省8地的代表共同推举南京为“明清城墙联合申遗”项目牵头城市。参会的广东、福建、河北、河南等省的4座城市也表达了加盟申遗的热切愿望。如果加盟成功,明清城墙申遗队伍将扩展到12座城市。
鉴于世界文化遗产对历史文化古迹原真性、完整性近乎严苛的要求,明清城墙采取多地联合申报的方式,无疑比各地单打独斗更具优势。早在2006年,南京明城墙就与西安等地城墙一并打包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至今申遗之路已经走过8年。此次,凭借南京明城墙独有的“京师城墙”地位和现存体量最大的规模,南京成为联合申遗牵头城市,这既是一份实至名归的荣誉,也是一份当仁不让的责任。 申遗的目的在于保护,申遗本身也是保护的过程。目前,国内外历史文化遗产打包申遗成功案例越来越多,所谓“打包申遗”就意味着所有参与者不仅是各自管好自己那“一摊子”,而是力求实现各地文化遗产组合起来,整体呈现某一特定时期和领域的历史文化。以明清城墙来说,前后跨度500多年,各地城墙修筑时代不同,体量规格差异巨大,历史上的地位、所在地的文化以及目前保护现状都不尽相同,要把如此庞大繁复的文物、文化遗存整理串联起来,使之形成“见证一段历史、反映一段文明”的完整展现,既对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对各城市之间合作保护力度、深度的考验。 近年来,南京在明城墙保护利用方面不遗余力,城墙沿线环境整治、风貌恢复,历史文化遗存的整理发掘、展示利用,推动明城墙全线景观敞开大门、向公众开放,这些都是南京作为牵头城市应当放大和发挥的优势。同时须看到,打包申遗的过程也是各城市间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的过程,作为牵头城市的南京尤须在建立城墙保护合作机制上带头,让打包申遗成为各城市既有优势的叠加,最终实现申遗目标。 明清城墙的打包申遗,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刚刚申遗成功的大运河和丝绸之路两大文化遗产。这两处世界遗产均涉及多地乃至多国合作,其中大运河项目涉及国内两个直辖市、6个省、25个地级市,丝绸之路项目涉及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以及国内多个省区。可以说,两大遗产从点到面,从段落到整体的保护模式,都给了明清城墙申遗可资借鉴的经验,在明清城墙打包申遗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加强跨地区、跨领域携手申遗的协调能力,提高文化遗产的保护水平和运用能力。可以预见,当各加盟城市联手保护成为一种机制和常态,承载500年沧桑历史的明清城墙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独特魅力之日将为期不远。刘 晓 来源:南京日报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