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像詩人,感情敏感而豐富;大提琴像哲人,性格沉靜而內斂。當詩人和哲人相遇時,就自然會有對話,有交流,也有衝突。貝多芬的【大提琴奏鳴曲】就賦予了兩個最富個性的樂器之間最完美的對話方式。
貝多芬是對大提琴音色真正賞識的第一人,這在他的【第五交響樂】的第三樂章和【第九交響樂】的第四樂章就表現出來,在這兩部交響樂中,貝多芬大大提高了大提琴在樂隊中的地位,但它們還只是交響樂里的一個角色而已。真正得到個性張揚和淋漓盡致的發揮是在【大提琴奏鳴曲】中。 貝多芬一生曾爲鋼琴與大提琴作了五首奏鳴曲、三套變奏曲及一首鋼琴三重奏。其中,這五首堪稱精華的大提琴奏鳴曲,充分地利用了大提琴天然的那種抑鬱哽咽的音色,讓樂器的歌唱帶點悠悠愁緒,悲戚而感人。然而,鋼琴的演奏則讓大提琴不至於沉溺在過分的憂鬱之中,它聽來精神抖擻,激情昂揚,優柔之中兼收剛強。這五首樂曲更可稱之爲大提琴作品之經典。 作爲最早的爲大提琴和鋼琴所寫的作品,貝多芬在其創作過程中針對這個新的領域裡遇到的問題,做了各種各樣嘗試。其中最主要的問題便是樂器間的平衡:大提琴中音區渾厚且富有歌唱性;而18世紀的維也納鋼琴音色偏弱,且很難表現延遲音。如何在這兩件樂器間維持平衡感,成爲了一個棘手的問題。爲克服這些難題,貝多芬在作品裡避免給大提琴過多自我表現的機會,並且在前四首奏鳴曲里完全排斥了慢板樂章(某些樂章的引子除外)。直到後來鋼琴的琴弦逐漸加粗、構架更加堅固、音色越發洪亮有力的時候,貝多芬才在第五號奏鳴曲的慢板樂章中放寬了對大提琴的約束,此時他已不再擔心大提琴的音響會蓋過鋼琴。時至今日,鋼琴經歷了兩個世紀的變革,其功能已臻完善,特性被開發到極致,在演奏這些作品時往往輕易的就將大提琴的低音淹沒,這是前人始料未及的。 來源:金羊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