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特派香港记者 谢晨星 文/图
7月20日,被誉为“天才少女”的年轻作家蒋方舟以“大陆作家的奢侈与困境”为题,由自身创作经历出发,分析了大陆作家当前面对的机遇与挑战,蒋方舟也成为香港书展“名作家讲座系列”这些年来最年轻的名家。 7岁开始写作,9岁出书,23岁出任《新周刊》副主编,蒋方舟的成名故事对于内地书迷可谓耳熟能详,“天才少女”也因此得名,迅速成为中国最火热的年轻作家之一。对于外界种种评断,她自觉处于“被观察”与“被绑架”情形,坦言不敢以“作家”自居。 自称“年轻的写作者” 蒋方舟在讲座中说:“难以用作家来称呼自己,我相信这个角色是有一定门槛,至少直至目前为止,我也未有一部自己能够面对而不感羞愧的作品,我想我只是一位年轻的写作者吧。”对于广受读者关注以及书展现场慕名而来的大批粉丝,她则视为一种挑战,“我想很多人都是出于好奇,例如作品到底是否由我自己来写。” 蒋方舟今年25岁,虽然年纪轻轻,但写作时间已达18年,可谓文坛老将,她谈到自己与文坛的渊源,竟与妈妈的一个玩笑有关,“妈妈当时说,每个小学生必须出版一本书,否则就会被警察抓住,我爸爸正是警察,我们又住在派出所旁边,自己也就真的相信了。”出于“被抓的恐惧”,蒋方舟12岁时出版了记录自己成长经历的《正在发育》,同年在报纸上连载个人专栏,成为中国年纪最小的专栏作家。 “伪文化”需求带来物质利益 除了日常创作,蒋方舟思考很多有关创作空间的问题,认为大陆作家发展潜力很大,并将有利条件归纳为“作家的奢侈”,包括物质条件上、文化氛围上,以及创作题材上等。她指出,中国人口多,连带读者市场也特别大,“别的地方可能有2000人看书,相同比例下,我们随时就有2万人、5万人。”由于读者人数众多,市场对各类型作品都包容,“写小说、写散文,以至网络不同形式发表,各种各样都会有人欣赏。”蒋方舟直言,就连台湾作家,都惊呼“大陆作家太有钱了”。 不过,蒋方舟强调,空间虽大,然而挑战也都不少,“否则拥有那么多的幸运,为何我们仍然不是处于创作上的丰年?”中国近年发展迅速,除了政治及经济影响力,文化发展也在经历关键时刻,蒋方舟形容,一种对“伪文化”的需求正极速发酵,她以个别产品广告为例,“因为企业认为自己欠缺深度,所以往往找个作家一同参与,汽车广告、钟表广告,除了艺人,也有作家,例如从现代困境谈汽车发展等,这很令人尴尬,你认为这是对文化的重视吗?正正相反,这是因为社会没有文化。” 蒋方舟承认,该现象客观上为作家带来了不少机会,只是这种用“文化”作装饰的做法同时非常悲哀,“作家在浪漫国度中被抽出来,完成所谓的文化使命后又被放回去。”她补充,由于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全球各地对中国的兴趣亦是有增无减,世界问题现时都是中国问题,这种独有关注也为大陆同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现实生活比文学作品更丰富 虽然有利条件很多,但是现实发展仍然碰到不少障碍,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困局,蒋方舟对此表示忧虑,其中社会近年发生大量“奇人奇事”,一方面为作家带来创作灵感,另一方面却同时削弱了作品的可能性,“社会上很多光怪陆离事情,信手拈来一个例子,有父亲上网看色情片,竟然发现女儿当了主角,这些事件实在无法想象,生活有时仿佛比任何文学都更丰富、更真实、更具张力、更有戏剧性,也更令人痛苦。” 蒋方舟承认,部分读者宁可聚焦关注离奇社会现象,却不愿多读文学作品,作家或许因此失去支持,艺术创作实在无法超越真实中的真实,但她呼吁同业无须过分悲观,“应对那些荒谬题材保持理性,静心穿越现实,找出真正值得我们书写的素材。” 来源:深圳商报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