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的7月,曹禺先生的【雷雨】發表在巴金任編委的【文學季刊】上。60年前,北京人藝首演【雷雨】。此後,三個版本演出至今。昨晚,該劇完成了第550場演出。下午,紀念【雷雨】發表80周年座談會在人藝舉行。
曹禺之女萬方表示,從還看不懂故事的年紀就開始看【雷雨】的演出,迄今已看過無數個版本。『隨著我自己的成熟,對劇本的理解也發生著一種意想不到的情感回音。此前我覺得自己甚至和劇中人成了老熟人,別說不想改,就是看都有點懶得看了。但看過王斑演的第三版之後,我自己覺得特別新鮮,甚至哭了。從那時起,我開始想創新的問題。但在我成長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的舞台只有現實主義,我的戲劇審美也以現實主義爲最高,但這些年看了太多的不同「流派」和「主義」的戲,再加上有一次濮存昕提出【雷雨】可以以周朴園爲主心去演,從那一刻起,我開始琢磨改編的事,並且真的去做了。前後改了7稿,半個月前剛剛完成。這個過程中我才發現【雷雨】是一個寶藏。』 而國家話劇院副院長、著名導演查明哲同樣表示,『無論話劇、地方戲還是歌劇等形式的改編,幾乎都不是傳統的架構,很多改編都是按照某個主演而設計的,有的以周萍爲中心、有的以繁漪爲主心,幾乎每一個角色都可獨立成章,【雷雨】劇本的價值也恰恰在於這種挖掘。』 近些年有關【雷雨】的改編從未停止,刪去魯大海,恢復被砍掉的序幕和尾聲,以周朴園的視角講述故事……從沒有一齣戲引起過如此之多的改編爭論,戲劇評論家解璽璋在談到所謂的誤讀以及創新解讀時稱,『【雷雨】已經是80歲的老人了,它本身是一齣悲劇,其80年也是一齣悲劇,因爲這個兒子從一誕生就被別人抱走了,曹禺先生自己都支配不了,【雷雨】真正的創新其實應是回歸曹禺。』(記者 郭佳) 來源:北京青年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