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寫得草率,但畢竟介紹了高更
1982年7月4日 周日 晚上 朱樹家 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看了。開頭部分正如你所說的寫得不成功,議論多,而且全書寫得草率,章法也有些零亂。其時,毛姆已是成名作家,他完全可以寫得更好一些,但他就是沒有認真去寫。全書從第二章開始,應該說有生氣了。他不僅寫了思特里克・蘭德――其實是主人翁高更,還寫了他身邊的兩個極爲重要的人物:一個是很糟糕的荷蘭畫家戴爾克・施特略夫;另一個是高更在大溪地島上的醫生庫特拉斯。如果沒有這兩個人物崇高的真善美精神,像高更這樣一位偉大的天才就有可能被埋沒,當然,他的作品最終會在藝術史上占一席之地。但對於作者、畫家來說,我們就會一無所知。想想看,這是兩個多麼了不起的人物:施特略夫才具拙劣,但他有一雙敏銳的眼睛,洞察潦倒不堪的高更是個天才,從而作出了極大的犧牲:他把重病的高更接到家中由夫婦倆護理,結果被騙走了自己爲之獻身的老婆,但仍然神往於高更的畫作,而且還想邀請這個弄得他家破人亡的騙子一起去荷蘭。這是什麼樣的心靈呀?庫特拉斯醫生同樣是個了不起的人,有哪一個醫生願意徒步十多公里山路,去給一個自甘下賤與土著女人姘居的懶漢看病呢,而這個人正患有可怕的麻風病症?後來在高更被確診後瀕臨死亡時,他還是走到這個散發惡臭、與世隔絕的地方……正是他發現了高更最後的傑作,高更生前最後的生活殘片。如果他們兩人不把高更的情況介紹出來,我們對高更的了解將少得可憐。所以,毛姆的這部書,無論如何是做了兩件極有價值的事:一是他把高更介紹給我們,二是寫了兩個心靈美的人物。他掌握的有關高更的第一手資料還很不夠,但作爲文學作品,我們不能苛求。 你許多年來之所以失敗,原因之一是走了不少彎路,不能先創作,然後再學習。只有先學習、讀書,才能寫出好作品。當然失敗和成功也是相對的,對此也不能作狹隘的理解,所謂不成功,就是你的作品不被採用、發表;其實這不能算失敗,真正的好作品,不一定當時被賞識、出版。 羅曼・羅蘭不是說過一句至理名言嗎:『凡是大藝術家深入海底的旅行中帶回來的奇珍異果,必須經過相當的時間,人們才會領會、才能賞識、才能享用。』何況一個雖有才氣的無名小卒的作品呢?要寫出真善美的東西還需時日,歌德的【浮士德】前後寫了60年。 同樣在讀書中,你讀到一個好的片斷,你有了一個新的啟發和穎悟,這就是美。不要以爲只有文藝作品和藝術家才有真善美,科學家也有。你說愛因斯坦,只有他在科學上的偉大理論才是真善美嗎?不!他對於人類的拯救和良知的呼籲,其價值並不亞於他在科學上對人類的貢獻。希特勒法西斯對他的迫害,使他遠離祖國;但他是第一個向羅斯福總統提出造原子彈的人,因爲當時希特勒也想製造,德國若是先製造成功,將使人類遭受浩劫;而美國製造了,就能制止法西斯戰爭。後來美國在廣島、長崎投了原子彈。他看到了原子彈的殘酷的威力和可怕的後果,又首先和其他六位偉大的科學家聯名上書美國總統,反對使用原子彈。這難道不足以說明他心靈的真善美嗎? 要讀書,要學習,只有永遠勤奮的人才能出成績,才能給人們以真善美,偉大的藝術家無不是這樣。 遺憾的是我沒見過黃季剛 1982年7月25日 周日 晚上 朱樹家 高更留下來的作品,百幅還是有的。他的作品生前是有人賞識的,雖然它的真正的價值要在畫家死後才被人發現。 我建議你三條:第一,三年不動筆,就是讀三年書;第二,在語言文學上打好基本功;第三,要有心靈美,就是不要老指望出成果,想先打開缺口,成名,然後再坐下來學習,而是甚至你在學習的時候,也不能帶有功利主義的私心雜念,就是爲寫作去學習,而是應該爲了尋找美、發現美才去學習。只有當美陶冶了你的心靈,使你崇高起來,精神升華,當你的才能從量變飛躍到質變時,你創作出來的東西才是高級的,才是美的,才能真正打動人心。所以你必須認真讀書,擴大知識面,更要打好基本功。要一輩子認真讀書,把學到的化作你自己的養料。黃季剛就是認真讀書的典範。 黃季剛是章太炎最得意的門生,是魯迅同輩的人,早年留學日本,是中國現代研究古文和訓詁學方面最卓著的人物。他有最出色的天賦、最笨拙的治學方法;說他笨拙,就是他看書認真到了一個字點一個圈的地步。如果他不這樣做,他還將爲中國文化學術做出更出色的成績,一部『十三經』他作圈點,要花多大的時間和精力。他十多歲時已把中國古文讀通了,出第一流成果也只二十多歲;但他發表著作十分嚴謹,他的著作大都是在死後還沒整理的手稿。而他的著作之豐富、之不凡,假定他的著作爲10個課目的話,我們現在的教授一個課目都搞不出。魯迅對古文也是通的、過關的。可惜黃季剛五十來歲時就死了,據說是吃蟹胃出血的緣故。 平生最遺憾的是,我沒有和黃季剛見過一面。(聽說您和黃季剛先生都心高氣傲,不肯降尊紆貴)哪裡的話?我倆都互相心儀,只是苦於沒有機會見面。民國24年乙亥(1935年)10月初,我已經和師兄約好會晤。誰知我人還沒有到南京,那邊卻傳來黃季剛猝死的噩耗。我痛苦、悔恨的心情非筆墨所能形容! 說到我自己,我的許多時間都被一生的顛沛動亂耽誤掉了,不然的話,我搞出的成績不會比黃季剛少。俞平伯、范文瀾都是他的學生。十年浩劫給我的損害比任何時期都大……你別問我的代表作是什麼;代表作就是我自己。全世界學術界都知道我朱季海這個人。過去出版的書只能說明過去,我真正的作品有的已經寫好了,但還要整理;有的還在我腦海里。可是我現在體力差,精力不濟,一時還無法寫下。我總是努力爲人類工作,這就要有心靈美;可惜今天中國人有心靈美的人太少了。我送給你妹妹的那本微不足道的小冊子【三個女數學家】,這本東西只有三角錢,放在書店裡無人問津,我買了幾本送人。這三個女數學家在何等坎坷的人生道路上,千辛萬苦才攀登數學高山的頂峰,然而卻始終保持極高尚的心靈美,就像雅典娜女神。 (當我問起達・芬奇的名作【岩間聖母】中的那位少女是誰,朱先生不悅地說)你爲什麼把我當成講解員地詢問呢?如果知道了她又怎樣呢?你明天再拿其他一幅畫來問我,叫我怎麼回答呢?搞學術的人不可能把精力放在記憶畫中的100個人物身上。對提問者來說,要學習,主要靠自己去學習、了解、掌握;依賴別人是永遠得不到知識的,學問是循序漸進才能得到的。你不能從小學一下子越過初中而進入大學。你關注一幅名畫當然很好,主要還是要入門:看畫對初學者來說,如果不知道這方面的基本知識、畫的背景、註解、作者等等是一無用處的。當然,開頭你不懂得、不了解其中的人物,這不要緊;第一步你只要感覺它美就行了。 達・芬奇當然是人間最偉大的天才。只有用天賦才能解釋這樣的天才。他不僅在文化藝術的各個領域都是巨匠、大師,即便是在自然科學領域裡,他的創見、他的設想,要在幾百年後的今天才能被證實是正確的、獨到的,他的頭腦超越了幾百年。只要舉一個例子就能說明:誰能在狂風暴雨的海上,在使人頭腦眩暈的漩渦的岸邊,一眼不眨地凝視幾塊被漩渦即將吞沒的木塊呢?這要把眼睛看瞎的!他達・芬奇不僅看了,而且把它畫下。這是一雙怎樣厲害的眼睛。這種神奇畫法的科學性和邏輯的嚴密性,直到現在才由儀器來證明是正確無誤的。去年,我看到一本雜誌上介紹,國外研究人員用高速攝影機把這幅畫拍下來,從攝有慢動作的膠捲上,證實達・芬奇那時已懂得流體力學的原理。他的那雙眼睛是現代的高速攝影機。 你提到了米開朗琪羅,他和達・芬奇一樣是位了不起的人物。他瞧不起甚至蔑視達・芬奇,是由於後者是事業上的強敵、對手;但內心深處還是欽佩他的。米氏當然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大藝術家,他一生坎坷,這是和羅馬教皇、教廷對他的『迫害』分不開的。(比如教皇命他干四年苦役般的壁畫生涯)他和拉斐爾一樣是位巨匠,但比起達・芬奇稍遜一籌,他只是在雕塑(繪畫)和詩歌上有傑出成就,而達・芬奇是全才,他倆的關係就像貝多芬和歌德一樣。貝多芬在音樂上的造詣蓋過歌德,但在文化藝術的其他領域是無法跟歌德匹敵的。 李漁的戲曲與李玉無法相比 1982年8月1日 周日晚上 朱樹家 莎士比亞的全集,你有沒有?沒有,應該買全。這是人類戲劇的寶庫。對於一個愛好戲劇文學的人說來不可不擁有。(我買了全套。)讀過沒有?(通讀了一遍。)這遠遠不夠!莎士比亞是人類藝術的頂峰、瑰寶。一個希望日後能創作出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學作者,一個追求真善美境界的人,要精讀、默讀,反覆讀,不斷地從莎士比亞的源泉中汲取營養、知識、力量…… 湯顯祖在中國可以稱得上魁首,他的藝術成就超過了『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他的傳奇【臨川四夢】即【紫釵記】、【還魂記】、【南柯記】、【邯鄲記】也是傳世名作,尤其是他的【還魂記】即【牡丹亭】,由崑劇演出後更是家喻戶曉、膾炙人口,在世界戲劇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他在創作數量上、質量上、題材的豐富多樣、含義的深刻雋永,都是無法比肩莎士比亞的。前者存世的只有『五記』,還有一部劇本是【紫簫記】,說是『五記』,其實只有『三記』。【紫簫記】和【紫釵記】內容雷同,只不過後者是前者的改作而已;【邯鄲記】和【南柯記】題材雷同,並無新意。除了【還魂記】,其餘的水平參差不齊。我們再看莎士比亞的戲劇,真是高山大河,雄偉壯觀,不僅數量可觀,而且質量上乘,不僅題材寬廣,而且意義深遠。佳作不是一部二部,而是十部二十部。歷史劇、浪漫劇、傳奇劇、神話劇、愛情劇、悲劇、喜劇、正劇,真是蔚爲大觀,天才噴涌!一個戲劇家只要有一部傑作,能在世界戲劇經典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就了不起了,而莎士比亞卻有四五部精品流芳百世,無人出其右。 若是說中國劇作家中能追隨巨人腳踵的,那只有一個人,就是明末清初的李玉,即『一笠庵主人』。(我插話,說讀過他的【一捧雪】、【占花魁】、【清忠譜】、【牛頭山】等)他傳世的劇作有40種之多,他既有歷史題材的傑作,也有反映民生疾苦的佳構;既有描繪重大政治鬥爭的悲劇,也有謳歌尋常百姓愛情生活的喜劇。他的藝術造詣實在不亞於湯顯祖,而思想境界、精神視野更在同時代的劇作家之上。可是,我們太不重視他了。反倒是抬高格調不高、庸俗淺薄的李漁。李漁的戲曲理論還有價值,但他的作品無論藝術性還是思想性,與李玉是無法相比的,天壤之別。 來源:南方周末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