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官顯貴名流富商打入另冊
梁曉聲:當下女性地位太有提升了 著名作家梁曉聲的新作【真歷史在民間】已於本月上市,他用散文的筆法、通過人物的經歷寫了中國半個多世紀的歷史,以個人命運反映大時代特徵。前晚,重慶晚報記者通過電話對梁曉聲進行了專訪,說及書的第一章『由女人見證之年代』,梁曉聲說,他敬佩含辛茹苦的女性,寫女性時不由自主就會有溫度。 關鍵詞:歷史 女人們像玻璃背面水銀 梁曉聲說,他眼裡的民間是將偉人、名流、富商們劃入另冊,所剩的那一部分。而在新書的第一章里,梁曉聲就以女性爲切入點寫了中國近半個世紀的簡史。梁曉聲在書里寫道:『人云歷史是一面面鏡子;那麼,男人們便一向是製作鏡子的一塊塊玻璃。女人們像一塊塊玻璃背面那層水銀……』 重慶晚報:你從女性的角度寫了幾十年來的種種社會問題,但你的筆觸卻有著娓娓道來的溫和,如何把持的這個度? 梁曉聲:我寫女性時會不由自主有溫度。我看我母親一輩的女人們,她們含辛茹苦,但享受最少,一生花不了多少錢,臨死穿不上一件好衣服,我對她們是很敬佩的。當下女性的地位太有提升了,簡直不能同日而語。 重慶晚報:都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你認爲普通人應該怎樣去更客觀了解歷史? 梁曉聲:一個人自身經歷以後,就成了時代的親歷者和見證人。我60多歲了,就會看一些同代人的作品,個人的認知有限,這樣就可以從他們的角度去看待歷史。但是看同代人的經歷對年輕人來說就不成立。要了解1949年前的中國,那就可以看那以前的老人寫的回憶錄補充認識,包括海外華人以及那個時期到過中國的外國人的回憶。 關鍵詞:青春文學 年輕人喜歡看相同經歷作品 梁曉聲曾創作了【今夜有暴風雪】、【雪城】等知青生活的小說,代表了他那個年代的青春文學。說及當下年輕作家所寫的青春文學,梁曉聲表示有著完全不同的社會背景。 重慶晚報:如今湧現了一批年輕的青春文學作家,他們大多寫一些校園的小故事小情緒,卻在圖書市場上贏得了出人意料的勝利。你怎樣看這樣的現象? 梁曉聲:年輕人總是喜歡看與自己有相似經歷的故事。我這樣舉個例子吧,歌德年輕時候寫的【少年維特之煩惱】贏得了那麼多青年讀者,這本書無非就是那麼一點初戀的故事,後來的歌德又寫了【浮士德】等作品,只有讀歌德後來作品的那些人,才能接近歌德的思想。 重慶晚報:你接下來的創作計劃是什麼? 梁曉聲:我現在正在寫一組短篇小說,有10篇,關於當代現實生活的。估計一個月寫一篇,要寫上大半年。 本欄目稿件由重慶晚報記者 周裕昶 見習記者 鍾洲毓 采寫 對網絡亦敬亦厭 梁曉聲表示,他至今沒有在電腦上敲過一個字,一直用紙筆進行創作。他說,他幾年前曾應某網站之邀開設博客,都是他寫在稿紙上,然後移送給打字社處理,後來覺得麻煩就沒有再繼續寫博客了,『我發自內心地感激曾光顧我博客的人們,有些朋友留言給我,我卻因不會打字而從未回應過,一直心存大疚』。 梁曉聲表示他對網絡亦敬亦厭,一方面欣慰網絡上表達意見的途徑日益透明且多元化,另一方面則因爲網絡上穿插著騙子行徑,假貨叫賣聲不絕於耳。 來源:重慶晚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