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處在傳統文化勃勃復興的歡欣時代。在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中,睽違已久的傳統文化,又親切地出現在中國人的視野中,中國淵深源厚的傳統,又一次被國人重新拾起,而古典智慧潤物無聲的滋養正能量,正真氣彌滿地滲透入神州的每一個角落! 我們離開傳統太久了,對傳統的陌生感是觸目驚心的。全面復興傳統,讓古典智慧真正地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成爲融於血脈中的東西,這可能是要幾代人來完成的事。時下,將傳統文化中最精粹、最生動、易記易誦的部分推薦、普及,應是最急切的事。 從這種意義上來說,由人民日報海外版『學習小組』精心打造的【平天下——中國古典治理智慧】,頗切時用,益於當代。【平天下】一書的初衷,即是如何『找個適當的切口』,『以更典雅的方式』、『以更生動的形式』,將中國古代經典中蘊含的智慧『傳遞給廣大讀者』、『向世界表達』,深入閱讀【平天下】,不僅能感受其典雅、生動,更覺得這一切入方式的妥貼與合適。【平天下】分修身、爲學、民本、官德、治理、天下六篇,將中國古代經典引用率較高的一百四十餘條名句,匯萃一起,既明其出自何種典籍,又有精緻的釋義,編選者的揀選之功,確令人感佩。 閱讀【平天下】,是輕鬆閱讀的快樂過程。這一百四十餘條名句,勾沉自經、史、子、集等典籍之中,但讀完全書,全無那種皓首窮經的負重感。應該說,四部典籍系統,如果沒有精深的閱讀、廣博的涉獵,現代人要讀懂,並且從中獲取對自己有用的信息,是極爲艱難的。如【尚書】這一經部典籍,素以難讀詰屈名世,但【平天下】只在『修身篇』中取其『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出【尚書·五子之歌】)兩語八字,這八個字,易懂、易記,含義雋永深刻,之中有真意!如果當今的爲官理政者,能真正讀懂這八個字,並且化於自己平時的治理行爲中,那真是蒼生有幸、百姓之福。中國在【尚書】的世代,便提出了『民本』這一人性化的治理準則,如果以『以人爲本』作爲衡量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標準,那麼,中國在【尚書】所處的世代,便已經開啟了現代化進程了。 誠然,這種選本式的經典輯錄之作,確有僅見一管而難窺全豹的弊端,但是,在當下國人對傳統疏離已久的現實條件下,這種選本式的傳統經典普及方式,顯得更合時宜,只窺一管,總比一管不窺要來實在,也更有得有意義。 【平天下】這種簡潔輯錄的面貌,也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論語】這一經典。【平天下】正如一段段經典語錄,只是,【論語】這一語錄體著作,是孔子咳唾之珠玉,而【平天下】這一選本式輯錄之作,卻是百家智慧之匯聚。更有意思的巧合是,讀【平天下】的輕鬆感,與讀【論語】的輕鬆感極爲相似。於【論語】這一語錄體著作,千萬不能忘記錢穆的一句斷語:『難在義蘊,不在文字。』錢穆是說【論語】的文字並不古奧,但之中所蘊含的義理,並非人人都有解會,而要在現實中踐行【論語】中的義理,則更是困難。對【論語】有通讀的人,都不難感受到這一經典的輕鬆品質,甚至可以說,【論語】能成爲流傳百代的經典,至深至巨地影響著世人的精神世界,很重要的原因,即源於這一經典能輕鬆閱讀的特質,諸如『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修身篇』選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爲學篇』選入)、『在其位,謀其政』(『官德篇』選入)等語句,讀來朗朗上口,理解起來亦無多大困難。而【平天下】所選的諸多經典名句,大多都有此特質。 當然,【平天下】一書與時代最爲貼合處,就是它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的啟鑒作用。句句都有要義涵蘊其中。 如,『爲學篇』輯劉向【說苑·建本】中的名喻:『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這便是膾炙人口的『好學三喻』,這對我們當今的閱讀與學習,有多大的警策作用!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提出:『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中國是全世界閱讀率較低的國家,年人均閱讀量不超過5本,之中還包含教材、休閒雜誌、工具書等讀物,一算細帳,中華民族實際上幾成不讀書的民族了,與『全民閱讀』、『書香社會』實在有太遠的一段距離。一個民族的精神成長史,就是這個民族的閱讀史,一個民族停止了閱讀,她的精神成長史也就被割斷了。 又如,『官德』篇所選諸葛亮【自表後主】之『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及呂本中【官箴】的『清、慎、勤』三字,若當今之爲官者,能時時牢記諸葛氏的爲官潔身原則,或者是呂本中的爲官三字真經,則何來打老虎、拍蒼蠅之說?又何有令百姓齒冷的『前腐後繼』的官場生態?應該說,一個官僚系統的廉潔自律程度,也是評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標杆。 再如,『天下篇』所選【論語·衛靈公】中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爲官理政者的的換位而思,其實考量的是這個人的政治氣度和家國襟懷。 綜上,【平天下——中國古典治理智慧】一書實現了自己的目標:典雅、生動,當然,殊爲緊要者,更利於時下用古典智慧滋養現代治理這一宏願的漸進達成。(文/何山石)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