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宋春生率博士訪學團一行12人,赴雲南省硯山縣中醫院進行訪學交流。並在第二天與硯山縣中醫院簽訂了合作協議,確定硯山縣中醫院爲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首個教學實踐基地。 博士團成員翟煦帶教查房。 中醫院發展的勇者 硯山縣地處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位於祖國西南邊陲,屬國家級貧困縣,文山州是三七的原產地,人稱『三七花開的地方』。訪學團從昆明驅車6小時到達硯山縣中醫院,沿途道路兩旁都有攔截滾落山石的安全防護網,路面難見平坦,讓坐在後排的人『每次顛簸都會被彈起來』。 如同崎嶇的山路,硯山縣中醫院的發展也幾經沉浮。院長謝樹碧回憶,過去醫院因地處偏遠山區、設施陳舊,幾次遇到發展瓶頸,最困難的時候甚至發不出工資。 後來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醫院領導班子提出『突破現狀、超越常規』的發展理念,充分發揮硯山作爲『三七之鄉』的中醫藥優勢,在當地人民群眾尚未意識到養生保健重要性的時候抓住機遇,率先鋪就以醫院爲中心的中醫文化輻射圈。打造『沒有圍牆』的醫院,建設中醫藥養生文化園、中醫文化長廊、中草藥種植基地、健康養生大講堂等公益性場所,向公眾免費開放,讓老百姓隨時在這裡享受中醫藥文化的薰陶,獲得養生保健指導。 醫院積極引進人才,將綜合醫療能力的提高和中醫藥文化建設緊密結合,『通過真心實意的醫療養生服務讓百姓享受健康』,謝樹碧表示,醫院以『爲提升人類的健康和生命的質量而創新』爲發展宗旨,並在『醫養求真』的框架下制定了『一館、五部、八科』的長期發展規劃,把中醫藥文化建設與中醫健康指導、養生保健、治未病、中醫醫療、病後康復、臨終關懷的業務發展規劃緊密結合,爲百姓提供覆蓋生命全周期的健康與醫療服務。 硯山縣中醫院『突破現狀、超越常規』的氣魄和先人一步的發展理念,獲得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認可,2014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該院爲『全國中醫藥文化示範基地』,硯山縣中醫院成爲雲南省第一家獲得該項殊榮的中醫藥工作單位。 在三七花開的地方建立實踐基地 醫院處於發展上升期,院領導迫切希望在人才培養、科研水平及學術發展方面補足短板,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在院長謝樹碧的積極推動下,硯山縣中醫院良好的發展勢頭和強烈的交流需求取得了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的關注。 『過去學校的教學實踐活動大多是往外走,比如去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訪學交流,我們的學生到基層中醫院的機會很少,這次難得的走基層行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宋春生表示,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與硯山縣中醫院雙方都有交流需求,這次親臨基層臨床一線令博士生們非常震撼。 最令大家震撼的是這所國家級貧困縣的中醫院表現出的強勁發展態勢、領導班子銳意進取的創業精神和醫護人員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博士生王一戰說,在硯山中醫院我看到了中醫藥在基層發展的勃勃生機和潛力,看到了基層中醫人的奮鬥精神和對知識的渴望。 此次訪學計劃就是按照硯山縣中醫院提出的需求制定,包括帶教查房、學術報告和坐診。雙方進而簽訂合作協議,確定硯山縣中醫院爲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的第一個教學實踐基地,宋春生表示,除了對口交流項目外,未來中國中醫科學院還將派專家帶著自己的學生到硯山縣中醫院開展教學活動,硯山縣中醫院能夠爲研究生院的科研課題提供病例資源和科研素材。 從此,這家山區裡的縣級中醫院與遠在北京的中國中醫科學院之間有了學術交流直通車,實現資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發展。 走出象牙塔才知行醫難 作爲首次深入基層教學實踐基地的『先遣隊』,訪學團的博士生們無一例外都是基層醫院臨床實踐的『新手』。所以,大家都很珍惜這次走出象牙塔深入基層的機會。 心內科專業2014級博士李聖耀稱自己這個『上了20多年學的資深學生』此行完成了3個寶貴的『第一次』:第一次獨立查房、第一次獨立授課、第一次獨立應診。 第一天,李聖耀被分配到老年病科帶教查房。平時都是跟隨老師查房,這次角色驟然反轉要獨立帶教查房,面對的還是比自己年長的臨床醫生,李聖耀不免心懷忐忑。 儘管是第一次獨立查房,但在對患者進行中醫望、聞、問、切和西醫視、觸、叩、聽時,李聖耀都力求規範。當他們來到一位肥厚性心肌病導致心衰的老年患者面前,管床大夫向李聖耀介紹了老人病情,隨著李聖耀對患者病情漸漸了解,起初忐忑的心情也慢慢平靜下來。 隨後,李聖耀在患者的醫囑中發現,目前指南推薦的治療心衰的『金三角』——β受體阻滯劑、ACEI/ARB、螺內酯這三類有明確證據證明能夠改善心衰患者預後的藥物,這位患者都沒有使用。 了解到管床醫生是因爲擔心患者血壓過低所以沒用以上藥物,李聖耀耐心地向他們介紹了目前心衰治療用藥的最新理念,建議他們著眼於患者長期預後來處方用藥。隨後,他參照導師治療心衰的思路擬了益氣活血利水解毒爲主要治則的中醫方劑供參考。 第二天上午是坐診時間,由於醫院前期做了廣泛宣傳,還沒到上班時間,診室門口就坐滿了候診的患者,其中甚至有家住30公里以外鄉鎮的百姓起早趕來。李聖耀一到自己的診室就立即進入工作狀態,相比於頭天的查房,這次獨立出診他表現得鎮定了許多。 回想一上午的應診,面對每一位患者,他仔細地詢問病史,察色按脈,分析病機,開具處方。每一味藥物的加減,劑量的確定,都斟酌再三。那種感受與平日跟老師出門診時完全不同,他說,『這就是責任。』 爲基層同仁支招 半天的出診,6位年輕醫生共接診約180位患者,開具150張處方。通過坐診大家了解了當地患者的人群特徵、主要來源、疾病分布及常見的心理問題等。他們發現硯山縣及周邊各地有很多寶貴的病例資源,一些典型案例在北京極少遇見,還有很多可以開展的科研方向和可以利用的科研素材。 但是,由於基層醫生忙於一線臨床,沒有時間和機會去總結典型的病例並撰文發表。針對這一問題,在訪學團每晚7:30的學術報告時間,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教育管理處劉紹燕和博士生李少源分別從科研寫作和科研課題的申報兩方面爲300多位硯山縣中醫院醫護人員『支招』,並建議基層的臨床醫生及時總結病案,積極撰寫論文進行發表,因爲這不僅有利於特色診療方案的推廣和傳承,也將成爲臨床醫生評定職稱的有效憑證。 『醫生們聽講時做筆記、拍照,那股認真勁給了我莫大的鼓勵』,博士一年級的李少源已經協助導師成功申報過很多課題,但是基層中醫院的醫生卻缺少這樣的機會。 博士生王秋虹在坐診中發現,基層中醫院患者以常見病多發病爲多,尤其是慢性流行疾病的危害程度遠遠超過急性傳染病。如糖尿病,當地的病人往往是到了出現多種糖尿病併發症時才來醫院就醫,錯過了中醫藥干預的最佳時期。究其原因,一是經濟條件的限制,患者只有病重到了一定程度才捨得花錢治病,二是基層中醫院缺少糖尿病防治團隊;三是對患者的宣傳教育不夠,患者對疾病認識不足,不了解飲食運動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石,干預食物的攝入量是糖尿病管理的關鍵。 從科研的角度看,高血壓、糖尿病的早期綜合干預治療都是可以考慮的選題素材,王秋虹還建議當地醫生利用民族醫藥資源優勢做選題,如民族醫藥在治療皮膚病、心血管病、腫瘤、糖尿病、骨折、風濕病等疑難雜症方面的獨特療效研究,民族醫藥傳承、特殊治療技藝和養生保健作用的研究等。 結束了雲南之行,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還專門召開了分享交流會,大家紛紛表示走基層行動讓他們看到了國情,看到基層中醫人的精神面貌和需求,更看到了交流合作的機會,是一次名副其實的『走基層、接地氣、開眼界』之行。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