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史話:舉賢良與化民風 公元前202年,劉邦在洛陽南宮的慶功宴上發話說,大家實話實說,我爲何能得天下,項羽爲何會失天下?部下回答不得要領,劉邦乾脆點破說,『夫運籌帷帳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饢,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劉邦這番話,後來就成爲『得人才者得天下』的最好註腳。但是,這裡說的還只是『得人才』的功利性。那麼,『得人才』所以重要,僅僅在於打江山、坐天下嗎?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坐定天下之後,工作中心應該逐漸由立國轉到治國上來,而且人才戰略的重點也應相跟著轉變。其實,剛開始劉邦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所以他對陸賈等人引述儒家經典中的治國理念有些不耐煩,斥責說,老子的天下是騎在馬上得到的,哪裡用得著詩書!陸賈也不客氣,反問說,您在馬上得到的天下,難道能在馬上治理嗎?劉邦這才有所醒悟,並讓陸賈將前朝存亡盛衰的經驗教訓總結出來。 在中國公共權力建設史上,從奴隸制度社會開始,到封建制社會終了,其間經歷了大大小小几十個王朝,周代歷時最久,長達八百年。說起來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一條就是尚賢事能。對此,【墨子】一書曾用上中下三個篇幅,專門論述了這個問題。『今者王公大人爲政於國家者,皆欲國家之富、人民之眾、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貧,不得眾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亂,則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惡。是其故何也?』墨子回答說:『是在王公大人爲政於國家者,不能以尚賢事能爲政也。是故國有賢良之士眾,則國家之治厚;賢良之士寡,則國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務,將在於眾賢而已。』 從歷代有識之士對墨家思想的解讀中可以看出,尚賢事能對國家建設的重要性,不在於一時富強,而在於長治久安。從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關係上說,一個國家能否長盛不衰,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民心向背、民風善惡。民心和民風建設,靠教育更要靠教化,根在用人。教化與教育之不同,關鍵在於『化』。『化』是無聲的,漸進的,比硬性灌輸有效而又深刻。什麼是教化?就是『教行於上,化成於下』,上行下效而蔚成風氣。賢者在位,率先垂範,能者在職,爲人師表,民間風尚也就會趨於良善。倘若用人不賢,奸佞當道,就會腐敗恣肆,流毒天下,以致世風敗壞,社會動亂,國將不國。所以班固說:『傷化敗俗,大亂之道也。』范仲淹說,『得賢傑而天下治,失賢傑而天下亂』。由此看來,尚賢事能不單是治國理政的需要,也是德化天下的需要。 舉賢良與化民風是相輔相成的。賢才的典範作用能促進社會風尚的轉變,教化的推廣又爲培育賢才提供了廣泛的社會基礎。大至邦國,小至郡縣,莫不如此。就今而論,一個單位風氣正不正,考核要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條,是看這個單位選人的程序是否公正,任用的幹部是否賢能,領導的表率作用發揮得如何。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見賢思齊就蔚然成風。選什麼人就是風向標,就有什麼樣的幹部作風,乃至就有什麼樣的黨風。』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資料圖片)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