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遺痕:辛棄疾的鷓鴣 『楚天千裏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當我們來到贛州郁孤台公園時,正是清秋時節,還趕上『兩三點雨山前』。站在半山腰的辛棄疾,並沒有回敬我們這些千裏迢迢趕來的仰慕者的注目。他目光專一,夾雜着幾絲憂慮和憤怒,掠過這座以他為榮的城市——贛州的大街小巷,一直望向天際。他的右手從披着的大氅中伸出,攥住劍柄,把劍身抽出五分之一。下一刻,他或許拔劍出鞘,或許把劍按下。這讓人想起萊辛的美學名篇【拉奧孔】。裏面談到,造型藝術家要避免描繪故事頂點的時刻,而宜選用情節發展到頂點前那個『最富於孕育性的頃刻』。拔劍出鞘前一刻的辛棄疾,正好保持了藝術表現必要的張力。 低矮的灌木和不知名的樹覆蓋着半山腰,微雨濕潤着紅土地,地上的生物潛滋暗長。這場景仿佛持續了千年。時而有鳥鳴聲打破寂靜,有人說:『這會不會是鷓鴣?』他的問話立即引起人們的興趣。飛鳥似乎是古典文學中超越時間的存在。『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朝代更迭,物是人非,似乎只有飛鳥可以衝破時空的限制,俯瞰大地和蒼生。 來到郁孤台的讀書人,不去看看辛棄疾似乎說不過去。他在贛南附近度過了大半的人生歲月。他終生以恢復中原為職志,欲挽狂瀾於既傾,但最終壯志難酬。『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這是他傳唱千古的名作【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的最後一句。 那一晚的鷓鴣,是否會穿破千年的歷史風塵飛到我們面前?我們不得而知。但與我們相比,千年以來的鷓鴣,沒有我們變化得那麼快。與我們相比,它們離歷史現場更近。那麼,就讓我們聽聽鷓鴣是怎麼說的吧。 南宋羅大經在【鶴林玉露】中寫道,『南渡之初,虜人(金人)追隆祐太后御舟至造口,不及而還,幼安(辛棄疾)自此起興』;『「聞鷓鴣」之句,謂恢復之事,行不得也。』德國接受美學代表人物姚斯說:『第一個讀者的理解將在一代又一代的接受之鏈上被充實和豐富,一部作品的歷史意義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得以確定,它的審美價值也是在這個過程中得以證實。』後人對於這首詞的解讀,多少都是站在羅大經的肩膀上而生發的。那麼,鷓鴣究竟說了什麼,讓人以為辛棄疾表示『恢復之事,行不得』。難道懷有雄心壯志的辛棄疾,對於恢復失地也是悲觀的? 查宋人所著【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鷓鴣『生江南,形似母雞,鳴云「鈎輈格磔」者是』。此『鈎輈格磔』的鳴聲,演化為『行不得也哥哥』和『但南不北』兩種諧音,因而有兩種不同的寓意。前一種從『行不得也哥哥』生發,常用以抒寫離別之苦,後一種與南人思念故土之悲相聯繫。 歷史上的辛棄疾『壯歲旌旗擁萬夫』,二十歲出頭就成為抗金起義軍的領袖,率領五十多人奔襲幾萬人的敵營,把叛徒擒拿,帶回南宋都城建康。從『淪陷區』山東初來南方,他對朝廷的畏縮並不了解,他曾寫出【美芹十論】【九議】等關於抗金北伐的建議。但已經無意打仗的朝廷反應冷淡,只是把他先後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治理荒政,整頓治安。這與他的理想大相逕庭。 北宋張詠【聞鷓鴣】云:『畫中曾見曲中聞,不是傷情即斷魂。北客南來心未穩,數聲相應在前村。』『北客南來』也是張詠的山東同鄉辛棄疾的寫照。他滿懷救國之志,而朝廷對這位軍事強人始終懷有戒心,處在不能不用又不能重用的尷尬境地。『聞鷓鴣』不僅引逗起他對淪陷故土的懷念,也撩撥着他內心的隱痛。他一生堅決主張抗金,並沒有因為屢次受挫而頹廢。『江晚正愁余』之『愁』,與【水龍吟】中『無人會、登臨意』之『意』,正是一番滋味。英雄終有遲暮,但英雄之心不會死去。 鷓鴣的鳴聲不時劃破山谷的寂靜。朝代更迭已經不知凡幾,鷓鴣似乎依舊在對我們訴說着辛棄疾的故事。 (郭超,作者為編輯)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