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文稿引經據典,繼承和發揚了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習近平用典】從習近平總書記數百篇講話和文章中遴選出使用頻率高、影響深遠、最能體現習總書記治國理政理念的典故135則,分敬民、爲政、修身、任賢、天下、法治等13個篇章。 【習近平用典】,由人民日報社社長楊振武主持編寫,全書26萬多字。該書對習近平總書記引用的每則典故,在解讀部分闡述了用典的現實意義,釋義部分詮釋了古典名句的出處和深邃的寓意。 古聖先賢的格言警句,代表著我國人民的思想觀念和精神追求,表現了崇高的人生理想境界,閃耀著真理的光芒,是治國理政的生動教材。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發表講話,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鬥,夙夜在公。』『夙夜在公』一詞出自【詩經·召南·采蘩】。 【干在實處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上作報告時的插話】等文中,習近平總書記引用(南宋)呂本中【官箴】:『當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強調領導幹部要兩袖清風、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懇懇爲黨爲人民,建設好我們美麗的國家。 【之江新語·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等文中引用[春秋]孔子【論語·顏淵·子路】:『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強調爲政者自身行爲端正的重要性。 【在河南省蘭考縣委常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等文中引用[清]張伯行【禁止饋送檄】:『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釐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爲人不值一文。誰雲交際之常,廉恥實傷;倘非不義之財,此物何來?』這篇檄文被視爲爲政清廉的『金繩鐵矩』。習近平同志引用【禁止饋送檄】,告誡各級領導幹部要關心、體貼百姓,注重個人名節,做清官,不取不義之財,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廉潔奉公,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