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這個冬天,詩歌正回暖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5-12-24 07:45| 發布者: 順天道化| 查看: 1868| 評論: 0|來自: 國學網

摘要: 這個冬天,詩歌正回暖從香港到西寧,從上海到成都……多樣的傳播方式將詩歌愛好者連接起來他們在寒風中揮舞著詩集,將酒吧圍得水泄不通;有人因爲沒搶到入場券,索性翻牆而入……日前,第四屆香港國際詩歌之夜『轉場 ...

這個冬天,詩歌正回暖

從香港到西寧,從上海到成都……多樣的傳播方式將詩歌愛好者連接起來

他們在寒風中揮舞著詩集,將酒吧圍得水泄不通;有人因爲沒搶到入場券,索性翻牆而入……日前,第四屆香港國際詩歌之夜『轉場』成都,『追詩族』們用如此熱情,宣示了年輕人對詩歌的依然熱愛。詩歌,這個在不少人看來已經頗爲小眾的文學樣式,似乎正逐漸回暖。

升溫

詩歌巴士、展覽、朗誦會……參與詩歌活動的人越來越多

一輛敞篷雙層大巴士行駛在上海的淮海路上。這是一輛詩歌巴士,一群詩人和詩歌愛好者正在巴士上讀詩、談詩。

作爲『詩歌的魔方——首屆上海詩歌藝術節』暨香港國際詩歌之夜2015上海站的活動之一,詩歌巴士在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和淮海路間往返4次,同時在沿路公交站停靠,每次停靠都有人上車,靜靜聆聽詩人讀詩。『體驗比較獨特,氣氛也很好。』參與者小賀說。

繼2009年在香港舉辦第一屆國際詩歌之夜、2013年首次走進廣州和深圳之後,今年,第四屆國際詩歌之夜把活動延伸到了廣州、上海、杭州、成都4個城市。

『香港國際詩歌之夜只想純粹地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詩人讀詩談詩。』香港國際詩歌之夜執行總監、香港嶺南大學人文學科研究中心研究統籌主任宋子江說。

每屆香港國際詩歌之夜都會邀請20名左右的各國詩人參加,通過討論會、朗誦會等形式,許多對詩歌感興趣的民眾也有機會走近詩歌。『今年我們做了一場「香港之夜」朗誦會,邀請10位詩人讀詩,結果全場爆滿。』宋子江說。強調市民參與一直是國際詩歌之夜的宗旨之一,他注意到,今年的觀眾席上人更多了,還出現了很多年輕人。

詩歌,這個在不少人看來已經較爲小眾的文學樣式,似乎正逐漸回暖。

30歲出頭的彭敏是【詩刊】雜誌的一名編輯。大學畢業後,熱愛詩歌的他如願進入【詩刊】,如今已有6個年頭。『詩歌的發展正在走上坡路,整體質量不錯,能夠提供更多更優秀、貼近人們情感的好文本。』彭敏說。在他看來,現在愛詩的人增多了,『這與詩歌的傳播和口碑相關。【詩刊】每天都能收到上百封投稿。另外,許多官方和民間資本也在搭建平台,愛詩的人有了更多的發表和參與渠道。』

青海湖國際詩歌節就是國內一個重要的詩歌交流平台。自2007年創辦至今,每兩年一次的詩歌節已連續舉辦5屆,並和哥倫比亞麥德林國際詩歌節、德國柏林國際詩歌節等並列爲七大國際詩歌節。

中國作協副主席吉狄馬加是青海湖國際詩歌節的創辦人。青藏高原是詩歌的海洋,各民族發達的民間詩歌、口頭文學令吉狄馬加著迷。2006年,初到青海的他萌生了創辦詩歌節的念頭。『中國是詩的國度,過去是,現在也應該是,我們有這個文化底氣。』吉狄馬加說。而據青海省文化廳副廳長周斌觀察,這些年來,參與詩歌節的人一屆比一屆多,大家熱情很高。

在微信公眾號『爲你讀詩』聯合創始人張炫看來,詩歌的回暖並不令人吃驚。『當下的生活節奏快,人的內心總需要一些停頓。』

渠道

160萬粉絲、900多期推送……『爲你讀詩』等新媒體爲詩歌提供更多傳播機會

在北京工作的丁蘭每晚10點都會準時點開微信訂閱欄,收聽微信公眾號『爲你讀詩』推送的有聲詩歌。『聽詩的這幾分鐘是我一天中最放鬆的時候。』丁蘭說。

這幾年,微信等新媒體平台的出現,給詩歌提供了更多生存空間。『爲你讀詩』『讀首詩再睡覺』等專注於詩歌傳播的公眾號人氣頗高。

創建於2013年6月1日的『爲你讀詩』目前擁有160萬粉絲,其中既有律師、醫生,也有餐館師傅、果園老農。之所以取名『爲你讀詩』,張炫說:『有兩層含義,一是詩歌人人可讀,沒有門檻,二是強調去技巧化和表達真感情。』900多期推送,每期的閱讀量都能在12個小時內突破10萬。

推送的模式很固定:一位嘉賓朗讀一首詩歌,加上一幅圖畫、一首樂曲和一段點評。『每首詩都會考慮合適的聲音,在解讀的同時還會有對於圖畫與音樂的鑑賞,甚至還會介紹樂器。』張炫說,希望以綜合藝術的方式傳遞詩意。

邀請不同領域的名人參與讀詩,無形中擴大了詩歌的影響力。公眾號曾推送演員夏雨讀的詩作【我喜歡你是寂靜的】,有粉絲聽完後在夏雨微博上留言說,『我以前覺得讀詩特別老土,現在才發現原來這麼有意思。』

900多期推送中,閱讀量最大的是百度執行長李彥宏讀的【當你老了】。『一開始,我們推出的是大眾相對熟悉的詩歌,後來慢慢引入其他篇目。選擇的第一要素就是能否打動人,好的詩歌特別戳人,一下就能產生共鳴。』張炫表示,這也是所有受歡迎詩歌的共性。

張炫覺得,新媒體從技術手段上拉近了人和詩歌的距離,社交屬性極強的微信很適合詩歌傳播,『讀詩強調對象感,而且大部分詩歌作品很適合在手機上進行短閱讀。』

傳統詩歌讀物也嘗到了新媒體帶來的甜頭。

2013年7月,彭敏創辦【詩刊】雜誌的微信公眾號,一個人運營至今,並堅持每天推送,已收穫17萬粉絲。『以前人們想看【詩刊】需要特地跑到郵局訂閱或郵購,今年10月起,我們嘗試微信征訂,花兩三分鐘就能買到【詩刊】,訂閱量增加了幾百份,也彌補了傳統紙質刊物訂閱量的小幅下降,所以【詩刊】的整體訂閱量不降反升。』彭敏說。

生存

線下活動、衍生品、贊助……詩歌和商業結合,有妥協也有啟發

詩歌再美也離不開資金的支撐。

『【詩刊】雜誌有國家支持,還有其他活動、合作等經費來源。微信公眾號方面只有我一個人在運營,尚未考慮盈利問題。』彭敏說。

由香港中文大學主辦的香港國際詩歌之夜並不太關心盈利。『贊助要視情況而定,如果贊助方提的要求我們滿足不了,何必勉強。』宋子江表示,詩歌已經走了數千年,生存不是問題,但需要思考詩歌走下去的方式。『詩歌和商業結合,牽涉到各種妥協。』他說。

青海湖國際詩歌節的經費從哪裡來?周斌介紹,主要靠政府投入,贊助比例很小。

吉狄馬加說:『如果簡單地考慮盈利,詩歌節的嚴肅性和品牌會被削弱。』因此,重要的詩歌節基本都由政府的文化機構舉辦。例如,麥德林國際詩歌節由哥倫比亞政府和議會支持、華沙之秋國際詩歌節由波蘭政府出資籌辦等。

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從2012年開始舉辦『詩歌進入美術館』活動,邀請中外詩人談創作、讀詩、和觀眾互動,目前已經舉辦了30多場。館長高級助理於曉芹說,『活動都是免費的,盈利空間不大,期待有商家支持。』

與【詩刊】公眾號、詩歌節不同,前期要靠公司其他項目養著的『爲你讀詩』已經基本實現自給自足。除了廣告,收入還來自線下活動和衍生品。『辦線下的音樂詩會,我們會有意識地開放部分位置出售,同時也嘗試推出一系列針對聽眾的產品,如有聲詩歌圖書等。』張炫說,『未來考慮推出短視頻、雜誌書等,同時舉辦更多類型的線下活動。』現在公眾號的運營團隊有34人,大部分都是80後和90後。

彭敏覺得,詩歌不應再正襟危坐,而是找到合適的方法,進入百姓家。『愛情類詩歌很受大眾歡迎,可以推出一些詩歌偶像,畢竟詩歌已經太久沒有向社會輸出偶像了。』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詩歌。四川衛視推出一檔『詩歌之王』的節目,讓詩人作詞,歌手作曲,一起完成一首音樂作品。『讓詩歌參與到流行音樂的構建中,把詩人吸收到詞人的隊伍里去,本身就是一種商業邏輯。』彭敏說。

『爭議當然會有』,彭敏坦言,爲了吸引受眾,公眾號有時會取一些有噱頭的標題。『有些讀者直接在後台留言,覺得這樣做失去了文學堅守和理想,很惡俗。』 張炫也會收到一些讀者的反饋,『大家擔心一些表達方式會帶來負面影響,比如過度追捧、誤導受眾等。』

在吉狄馬加看來,出現圍繞詩歌的商業模式和營銷推廣是好事,『共贏嘛,但前提是出發點不能有偏差,詩歌的品質不能受影響。』(記者管璇悅、王錦濤、鞏育華、康岩)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