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页 国学新闻 中医中药 查看内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中医牵手各国友人 共绘世界人民健康蓝图

国学新闻| 中医中药

2015-12-24 00:00| 发布者: 顺天道化| 查看: 1536| 评论: 0|原作者: 丁洋|来自: 中国中医药报 

摘要: 近年来,随着高层次来访增加,大多数国家代表团都希望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合作,开展传统医药临床与基础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充分发挥在科研、教育、医疗的综合优势,紧紧围绕中医药外事工作为国家外交服务,使中医药对 ...
声明 / 声明 医学内容仅供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网上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断。
医学内容仅供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网上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断。

近年来,随着高层次来访增加,大多数国家代表团都希望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合作,开展传统医药临床与基础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充分发挥在科研、教育、医疗的综合优势,紧紧围绕中医药外事工作为国家外交服务,使中医药对外交流不断深入,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加强中医药高水平、多渠道的海内外交流与合作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外国元首看病的“中医使者”

随着中医在国际上威望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纷纷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建院最初十年,在本院接受中医治疗的外国患者就来自50多个国家,许多国家政府还要求中国派出中医专家出国诊疗。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名誉院长、著名中医眼科专家唐由之,忙碌地奔波于世界各地为多个国家领导治病,被国际友人亲切地称为"中医使者"。令他印象深刻的还数为柬埔寨首相宾努亲王恢复光明的那场手术。

1971年,70多岁的柬埔寨首相宾努亲王因双眼患老年性白内障急需手术,然而他因病头部时常左右摆动,就连法国的麻醉师都束手无策,无法进行手术。

周恩来总理指定让唐由之做手术,而唐由之发现宾努亲王即使睡觉,头也在摆动,如何在摇摆不定的眼睛上做手术?唐由之想出来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就是练习随着摆动进行手术操作。最终,手术进行得很成功,宾努亲王最终恢复了光明。

针灸研究所的叶心清,被称为“金针叶”,1957年,也门国王患剧烈头痛而痛苦不堪,多方医治无效。当时中国与也门尚未建立外交联系,由苏联驻也门使节介绍,叶心清被派往也门进行救治。叶心清对也门国王进行仔细检查后,仅对其扎针3次后,也门国王就痊愈,令国王十分震惊,称他为“东方神医”。

名老中医岳美中曾先后为泰国国王和印尼总统苏加诺治病,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这些名老中医出国治病,用他们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树立了良好的中国形象,扩大了中医中药在国际上的影响。

最近5年来,中国中医科学院就接待了来自3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外宾5000余人次,其中部级以上30余次,包括毛里求斯总统阿梅娜·古里布-法吉姆、汤加王国总统、马其顿共和国总理、匈牙利前总理、新加坡卫生部部长、乌克兰卫生部副部长、吉尔吉斯斯坦卫生部国务秘书、越南卫生部部长、巴西卫生部部长等。由此可见,中医药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友人的喜爱。

中医援外抗艾成果佳

“中医药可以为艾滋病患者群体做的更多。”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健似乎对艾滋病有着特殊的情结。

镜头倒回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艾滋病开始在非洲蔓延,东非的坦桑尼亚成为重灾区之一。中国政府立即派遣援坦医疗队,其中就包括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等直属医院在内的众多医务工作者们,他们坚守在非洲抗艾一线长达28年,开展起了中医药试治艾滋病项目。

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范吉平拿出了一组数据:从1987年至今,中方共派出中医药专家约60人次赴坦工作,该项目运用十几个中药复方和辨证论治汤药在坦桑尼亚治疗HIV/AIDS患者约1.2万例次,1990年至今,约10%的HIV/AIDS患者一直坚持中药治疗,以纯中药治疗存活10年以上的患者24例。

由于有了坦桑尼亚抗艾滋病的前期工作基础,中国中医科学院先后承担了科技部“八五”“九五”“十五”攻关与“社会公益专项基金”项目等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课题,在探索艾滋病的证候特点和演变规律方面,研究人员积累大量的临床治疗经验,发表了百余篇学术文章,编著了《艾滋病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研究》《艾滋病中西药治疗防治学》等专著。

现阶段,两国仍在继续该项目的合作,且确定了新的合作内容。2015年4月2日,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和坦桑尼亚卫生与社会福利部部长赛义夫·拉希德的见证下,中国中医科学院与坦桑尼亚卫生部签署了第九阶段合作谅解备忘录。

在新一阶段的合作中,双方将在传统医学发展和生产领域开展相关合作,以提高坦桑尼亚传统医学的品质。

学术交流搭上WHO快车

世界卫生组织(WHO)驻华代表处代表施贺德是中国的常客,因为在这片美丽而富饶的大地上,有他喜爱的中医药,而他也一直为中医药国际交流努力着。

2015年9月23日,由国际医学科学院组织(IAMP)、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承办的“传统医学探索国际研讨会”上,施贺德这样说道,传统医药蕴藏着人类几千年的智慧,我们有必要把人类的智慧发扬光大。有些人对于传统医学是不加批判地接受,有些人因为没有得到充分的信息而持怀疑态度。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只有一种方式,就是我们需要系统性建立起我们的政治基础,要把这些几千年来的智慧找到科学证据的基础。

在大会上,施贺德提议:“我们要建立中医药标准,运用如大数据等先进科学手段,目的是最终确定中医药的安全性有效性。”一时间,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人们还记得,这样鼓舞人心的掌声,在2009年也响起过。当时,世界卫生组织第62届世界卫生大会又通过了由中国倡议的“传统医学决议”,决议呼吁世界卫生组织各成员国将传统医学整合进入国家卫生体系,这是传统医学发展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掌声的背后,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在国际交流中不懈的努力。早在2004年,该院就承办了第三届国际传统医药大会,此次大会是我国举办的一次大型传统医药国际会议,有力地促进了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2005年,正值中国中医科学院建院50周年庆典,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12个在京驻华使馆的外交使节,47个国际组织的105名国外和境外代表参加了会议。在庆典活动期间,该院又签订了7项国际合作协议,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2008年,世界传统医药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中医科学院辅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展览、志愿者、陪同等方面做了部分工作。直到2011年的第六届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主任会议上,再一次让国际友人感受到了中医在国际地位中的变化。

2015年1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建院60周年国际学术发展大会再次成为国际友人共同讨论传统医学的盛会,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及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等19个国家及地区的世界知名大学、医院、学术团体,高校、医院、研究机构专家学者们汇聚一堂,共同分享中医药当前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奠定了传统医学进一步合作基础。

WHO在华共设有7家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占据三家。自1983年该院与WHO合作建立临床研究与信息、中药、针灸三个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以来,就认真履行着WHO确定的各自职能,积极参与WHO全球卫生战略,与WHO总部和西太区积极开展合作,为促进了合作中心及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引领中医药科研国际合作

中国中医科学院同日本东京药科大学签订谅解备忘录

科研工作一直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重点工作之一,2007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就被科技部确定为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作为中国中医药行业的“国家队”,中国中医科学院在中医药科研的国际合作上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最让范吉平副院长印象深刻的,还数历经十年合作的“中奥合作”。

“10年来,我们以中奥中医药研究合作中心为平台,以科技合作项目为纽带,以科研人员之间建立的多学科学术联系为基础,为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也为中医药在奥地利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范吉平副院长说道。

据他介绍,双方在2008年开展的第一阶段中奥合作项目“中医药与年龄相关性疾病”完成后,又开展了第二阶段的国家科技合作项目“中医药对慢性疾病的预防与早期干预”,涉及中医理论、中药、临床、针灸等,并且项目研究过程中共享知识产权。双方也即将签署下一个阶段合作备忘录。

随着国际合作日益增多,科研工作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直属医院与多个国家展开了丰富多彩的科研交流与合作。

其中,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与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共同开展的“治疗血管性痴呆有效中药复方(维脑康)临床研究”就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这是中国国内第一个创新中药在海外进行国际多中心的、符合国际规范的临床研究,同时也是第一个将在海外进行生产与注册的创新中药。”该项目研究人员激动地说。

不仅如此,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下属肿瘤研究所,与美国癌症研究所分子免疫调节实验室建立合作关系,双方于2014年建立肿瘤中医药研究联合实验室;2015年10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肿瘤研究所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补充与替代医学办公室又发起了国际中医药肿瘤联盟,首批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建设单位揭牌,搭建了该领域跨国交流与合作的新平台。

  递交一张中医人才国际化名片

日益增多的中医国际合作项目,也让中国中医科学院看到了培养国际化中医人才的重要性。该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颇为多样性,包括国外奖学金资助、自筹资金外派学习以及中外联合培养博士后等,范吉平说,培养出来的人才既能满足国内发展需要,又能与国际化发展接轨。

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与英国伦敦南岸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联合培养了2名博士后研究人员。“通过中外联合培养博士后的形式,使博士后进一步开拓国际视野,提高国际化的科研能力,同时也可以密切中国中医科学院与英、美等国名校的联系,是一种与国际科学前沿接轨的培养模式。”据范吉平介绍,这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乃至中医药界尚属首次。

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附属医院也积极开展,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继续实施了与美国梅奥医疗中心的合作培养计划,至今共派出39位医生、护士赴梅奥诊所学习。眼科医院、医学实验中心、信息所等二级单位,派出临床医师分别赴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美国哈佛大学眼科中心、加州大学国际代谢组学中心、美国加州大学东西医学中心进行研修。

眼科医院国际眼科会诊中心专家与国外专家为眼底病患者会诊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承办了商务部“发展中国家药用植物研修班”项目以及外交部“上海合作组织中医养生文化保健官员研修班”项目,招收的学员分别来自肯尼亚、利比里亚、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不仅使学员掌握了一定的中医药知识与技能,还建立中医药培训外事培训学员数据库,逐步形成以我国为中心的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学术合作与交流平台。

学子为中医国外立法驻守欧洲

中医传到欧洲约已350年,但是真正兴旺起来是最近30年。中国医学史专家、英国中医师学会FTCMP会长马伯英教授就像是看着自己的孩子成长一样,从中国中医科学院毕业后就见证着中医在英国的发展历程,虽然困难重重,但他至今仍坚守在英国,为中医在英国合法化继续努力着。

2000年11月,英国上议院特设科技委员会发布一份蓝皮书,专门讨论英国有关辅助和替代医学的状况和今后对其的管理问题。讨论分成三个组,其中第三组的描述是:这一组没有科学根据、是与某种哲学与宗教有关的一种疗法,而中国传统针灸和中医药与印度医药等等都在第三组中。

“我们必须出来发言、反诘。一种历史使命感、责任感陡然而生。”马伯英坚定地说。他认为,中医药在国外立法就是争取法律承认,获得法律地位。特别是英国这样老牌发达国家,医学现代化程度很高。如果中医具有法律地位,不但今后对中医行医还是发展,空间都会拓宽。在他和同行们的努力下,直到2002年,英国卫生部成立了一个草药立法工作组,包括中草药、印度医药、西藏医药;一个针灸立法工作组,包括中医针灸等,马伯英也正式介入了立法工作。

此后,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开始关注到中医药国际标准的重要性。比如,该院专家参加ISO/TC215 健康信息学全体大会时,代表我国提出的中医药文献元数据和中医药语言系统语义网络框架两个提案已通过并成为国际标准。该院专家还参加ISO/TC249会议,代表中国与韩国、日本等国家代表积极协商。至今,随着ISO《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人参种子种苗》《中医药文献元数据》和《中医药语言系统语义网络框架》相继成为国际标准并公布出版,中医药在国际社会的认可度也进一步提升。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