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產傳承與數字化保護國際論壇』在中山大學召開 2015年12月5日至12月6日,『文化遺產傳承與數字化保護國際論壇』在中山大學南校區中文堂召開。本次研討會由教育部重點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辦,國家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屈盛瑞、廣東省文化廳副廳長楊偉時、中山大學非遺中心康保成教授分別到會致辭,會議由中山大學非遺中心主任宋俊華教授主持。來自美國、德國、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以及我國內地和香港約60名專家、學者就文化遺產傳承與數字化保護問題進行了交流與討論。 大會共收到26篇論文,在兩天會議里,專家們圍繞文化遺產傳承與數字化問題進行了發言和討論。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李松主任通過對社會信息化、數字化變革的討論引出了數字空間中的文化想象問題,認為現在數字化保護的問題在於複合型人才的匱乏。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所所長研究所長朝戈金教授以『蒙古史詩大系』的數據集編制工作說起,結合現在非遺數字化保護的一些做法,分析了口頭傳統數據庫建設的難點和挑戰。北京師範大學董曉萍教授就民俗非遺研究與全球化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分析了民俗非遺研究與跨文化概念的關係,並討論了民俗非遺研究的價值觀。 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的松尾恆一教授以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的影像製作為中心,以『比婆荒神神樂』為例介紹了日本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影像製作方法。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傑森.拜爾德.傑克遜教授以北美實踐為案例,介紹了博物館民俗和非遺研究中的數字化實踐,並在會後與專家們分享了美國製作的微信鏈接。德國慕尼黑大學文化學院漢學研究所博士孟想,則以慕尼黑民俗學博物館十九世紀廣州外銷畫為例,闡述了非遺數字化保護的問題。新加坡新躍大學高級研究員蔡曙鵬以越南叢劇傳承為例,討論了非遺保護的七點可行性。澳大利亞悉尼大學趙曉寰教授以悉尼中國城為中心,對中華飲食在海外的傳承與發展做了討論。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遺數字化保護中心丁岩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劉文峰研究員、中山大學人類學系鄧啟耀教授、北京大學中文系孔江平教授、北京大學日語系王京副教授、清華大學楊紅副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人文藝術國際研究中心梁國偉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工業創新設計研究中心謝欣助理教授、香港非遺教育推廣活動計劃統籌蔡啟光、廈門大學人類學系教授彭兆榮、廣州市非遺中心黃艷主任、華南理工大學儲冬愛教授、雲南師範大學傳媒學院阮艷萍副教授都參加了會議討論並做了精彩的發言,對非遺數字化保護從自己的專業領域提出了不少可貴的建議與研究視角。 中心宋俊華教授對中國非遺保護的歷程、方式與特點做了梳理,並提出了非遺保護研究存在的問題。王霄冰教授分析了德國製作民俗地圖德歷程與民俗地圖在非遺保護中得應用。莊初升教授介紹了海內外客家方言的語料庫建設工作情況。博士生王明月與王良慧也在會上做了發言。 在研討會閉幕式上,中心主任宋俊華教授做了總結髮言,對此次大會提交的論文和體現的觀點給予了高度評價,同時指出了目前非遺傳承和數字化保護中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