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壇走筆:中國人的書法情結 書法,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支毛筆,負載起了千年的歷史重託,記載了中華民族的文明史。宣紙上留下的一點一橫、一撇一捺都變幻無窮,點線的奇妙組合,使得空間形式無限擴展。 它無色而具有圖畫的燦爛,無聲而有音樂的和諧。一部中國書法史就像一條奔流不息的長河,綿延不絕,博大精深。從殷商開始,書法歷經秦漢的輝煌、魏晉的風流、隋唐的昌盛、宋元的神意、明清的繁榮,直至今天仍百花齊放,盛傳不衰。書法在中國的流行是如此的廣泛,它對知識階層精神生活的影響是如此的深遠。它在世界藝苑獨樹一幟,放射出燦爛的光芒,並從中華大地走向世界,其魅力世所公認,其影響波及日本、韓國和其他東南亞國家,甚至讓遠隔重洋、完全生長在另一種文化環境、對書法藝術知之甚少的西方歷史學家也不得不發出『神奇而不可思議的東方藝術』的讚嘆。據說,畢加索在觀賞了中國的書法之後,驚嘆其為『藝術中的藝術』,並說,如果我出生在中國,我想我將成為一位書法家而不是畫家,我希望去寫我的畫。他還說,藝術都是共通的,如果你用文字寫一幅畫,你也可以去畫一首詩。此後,他的寓所中掛起了書法作品,表明他對中國書法的抽象線條藝術心悅誠服。 中國書法在民族藝術家庭中獨受親寵。長期以來,無論是在世界的認同中,還是在國人的民族情結里,它一直是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精神、最能代表中國的藝術。在幾千年的演變發展中,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哲學思辨、美學思想乃至人文情懷,都在書法中獲得了盡情的抒發和深刻的體現。甚至可以說,在中國眾多的藝術門類之中,沒有哪一種藝術形式比書法能夠更直接、更深刻地體現中華民族的文化本質和精髓。 書法這門藝術自古以來就深植於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是中國最有群眾基礎的藝術,而它的境界又遠遠超逸於人們尋常的生活之外:它美化人們的生活,使生活藝術化;它又把藝術融入生活,使藝術生活化。書法之所以千年不衰,是因為它表現的是中國人的智慧和創造力。書法是中國人的獨特創造,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它是世界上最獨特的對應人類心靈的一種表述方式,也只有中國人才以如此美麗的方塊字來表述人文和傳承文化。 數千年來,上至帝王將相、文人墨客,下至販夫走卒、平民百姓,都傾心於書法,陶醉其間,並為我們留下了一幅幅感人至深的書法圖卷。中國人,尤其是文人大都有書法情結,對書寫骨子裡有着一種特殊的情感。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是表達感情、傳遞思想的工具,而中國的書法是漢字書寫的藝術,文字與書法具有一種天然的血緣關係。所以說,中國書法既是入世的也是出世的,既是實用的又是藝術的。自古以來,人們除了用毛筆書寫交流信息之外,還通過練習書法來修身養性,表達情感意緒,使之具有了藝術傳播的功能。所以,書法既是專業化的又是日常化的,並在兩者的交融中折射出人們的審美觀和世界觀。也因此,中國人把『字』看得很重,甚至稱作人的『門面』。 時至今日,隨着電腦的普及,人們用毛筆書寫來傳播信息的功能基本被淘汰,人們的表達方式和習慣已經改變,書法的功能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漢字書寫的實用功能愈來愈弱化,使書法失去了與生活相融相生的土壤,但只要漢字還在被書寫使用,書法藝術決不會在中國消亡。今天,人們對漢字書寫的藝術追求更加強烈。因為書法這門藝術是中國人襟懷、品格、學養和才情的總和。書為心畫、字如其人,這種比喻,只有中國人才能真正感覺到。書法情結作為一種傳統文化心理,依然是中國人一個揮之不去的文化雅好、精神家園。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