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莊市於2012年5月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為『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市』,目前該市已經建成1300多個國醫堂、國醫館和中藥特色示範衛生室。圖為石家莊市裕華區東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國醫堂,醫生採用『微波治療儀』為患者治療。張 震攝 (新華社發)
經歷過存廢之爭的『倒春寒』,當前『中醫熱』意味着中醫藥迎來『小陽春』了嗎?中醫藥的生命力來自人民群眾對健康養生的需求,來自中醫藥不斷提高的服務能力,來自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視。2月14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進一步促進中醫藥發展措施,發揮傳統醫學優勢造福人民。 發展本土醫學正當時 中醫藥覆蓋第一、二、三產業,中醫藥健康服務不僅滿足了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需求,豐富的技術和產品應用也帶動了相關製造業發展,年產值超過萬億元。 面對『天時地利人和』的社會環境和政策環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表示,『要緊緊抓住大好時機,趁勢而上,順勢而為。』他說,『屠呦呦研究員獲得諾貝爾獎毫無疑問對中醫藥界起到了很大的振奮作用,但是我們也要從獲獎中得到啟示,我們要做好繼承和創新工作,深入挖掘中醫藥寶庫,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推動中醫藥現代化,讓中醫藥走向世界』。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促進中醫藥和民族醫藥繼承保護與挖掘』,將中醫藥和民族醫藥置於同等重要的地位。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國醫大師』孫光榮說,『促進中華民族多種本土醫學的發展十分重要,蒙醫、苗醫、傣醫、維吾爾醫、土家族醫等少數民族醫藥,以及上個世紀50年代由我國首創的中西結合醫,儘管具有差異,但都是主張自然與人體相互關聯、陰陽平衡、綜合論治、氣血共存共濟、內治外治結合。在「道」這個層面是一致的』。 完善中醫藥標準體系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完善中醫藥標準體系,強化中藥材資源保護利用和規範種養。』醫藥不分家,提高醫療服務能力離不開過硬的藥材。 被稱為『中藥泰斗』的『國醫大師』金世元認為,『中醫、中藥是一個理論體系,是不可分割的關係。中醫治病通過望聞問切,立方開藥,藥就是治病療疾的有力武器,中醫、中藥必須密切結合才能形成戰勝疾病的有機整體。中藥歷史悠久,來源廣泛,品種繁多,產區分散,現狀各異,成分複雜,療效不同。近年來,由於中醫藥事業不斷發展,中藥用量猛增,出現了貨源不足、部分藥品緊張的情況,有不法商販藉機制假、摻假,影響了中醫用藥的效果,危害了群眾健康,必須要依法管理。』 我國目前對藥品執行的是流通追溯體系,北京崔月犁傳統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張曉彤認為,這一體系對中藥材來說存在不適宜之處,因為中藥材的管理太複雜,藥監部門難以顧及全面。如果由中醫藥專家組成團隊來管理,則效果更佳。他建議把流通追溯體系改為質量監測體系,實行責任追溯制。他以院內製劑為例解釋說,『這樣既可以提高製劑的質量,又可以增強醫院研製製劑的積極性,還可以真正提高對製劑的監管』。 大力培養中醫藥人才 『醫改歸根到底是要解決三個問題——醫生、醫院、醫業,而醫生是改革的核心。醫改的關鍵不是錢,而是人。』孫光榮說。 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要促進中醫藥和民族醫藥繼承保護與挖掘,強化師承教育,大力培養中醫藥人才。 『現在人才培養問題已經十分迫切。』金世元說,『目前中醫的從業人員是34.5萬人。傳統上,1個中醫就要配備3個中藥師,通過人員比例可以看出,中藥從業人員應該比中醫從業人員還要多。但現狀並非如此,不僅數量上遠遠不夠,而且很多中藥炮製人員沒有經過正規培訓,這就影響了中醫藥的服務水平。中醫藥人才需要採取正規學校培養和師帶徒兩種方式,雙管齊下,而且要很長時間才能培養出來,中醫藥發展出現了一些問題,是由於人才培養不夠造成的』。 加大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加大中醫藥投入和政策扶持』。孫光榮認為,各級政府應加大對中醫藥事業的投入,明確對中醫藥事業投入佔國家財政的比重,進一步明確政府在保護基層創新發展、臨床教育、科學文化以及中醫藥生產中應發揮的作用。 孫光榮還表示,中醫藥事業發展涉及文化、衛生、教育、科技、農業、林業、工業、商務、藥品食品監管等多部門,為避免『多龍治水』局面出現,建議即將出台的【中醫藥法】應明確建立跨部委的常態化決策機制。 放寬中醫藥服務准入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放寬中醫藥服務准入』,釋放出為中醫藥『鬆綁』的信號,這一切都緊緊圍繞着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這一核心。 孫光榮認為,當前應建立更加符合中醫藥發展規律的職業准入、人才評價、成果評審標準體系,中醫藥的管理、醫院製劑、教材改革等應與西醫的規範和標準有所區別。他舉例說,醫院製劑是中醫藥的一大特色,因人因時因地製劑,本來就是為了突出中藥簡、便、驗、廉的優勢,而由於目前審批環節太過複雜,導致中醫院不願意搞,老中醫也缺乏積極性,許多驗方就此流失。不僅如此,在關係到執業准入資格的中醫考試上、現行的規培上、中醫院管理模式上、中醫師晉升評優標準上,都關係到中醫事業發展的根本。他建議,應明確改革中醫院校課程設置和教材的方向,增加中醫藥專業課程的比重,增加中醫藥經典教學的比重,增加中醫學術經驗傳承的比重,增加院校特色教材、臨床的比重。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