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兗州:城鄉統籌打通就醫梗阻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2016-3-1 12:45| 發布者: 懋基| 查看: 10880| 評論: 0|原作者: 魏 敏|來自: 中國中醫藥報 

摘要: 家住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市漕河鎮漕河村的李大爺患有慢性支氣管炎並發肺氣腫,一到冬天村里燒秸稈他咳嗽愈發嚴重。過去,他每年都要在住院化驗吃藥上花掉幾千元,而今年,李大爺既沒有去市里也沒進縣,就在漕河鎮衛生院 ...
聲明 / 聲明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家住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市漕河鎮漕河村的李大爺患有慢性支氣管炎並發肺氣腫,一到冬天村里燒秸稈他咳嗽愈發嚴重。過去,他每年都要在住院化驗吃藥上花掉幾千元,而今年,李大爺既沒有去市里也沒進縣,就在漕河鎮衛生院住了10天,一共花了600多元。

『兗州區中醫醫院的醫生都「下來了」,CT檢查住院都在這,大夫給我熬湯藥,穴位貼敷,省錢還治了病。』病床上的李大爺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

這是濟寧兗州區城鄉醫聯體的一個縮影,卻是居民醫保『紅利』的最大顯現,有中醫藥的全面參與,兗州農村百姓嘗到了醫改甜頭。

把病區搬到鄉鎮 資源調配解決『看病難』

2014年,漕河鎮3.2萬村民們尋醫問藥從15公里外的區縣醫院轉回了家門口。

『中醫院跟鎮衛生院建立醫聯體,給我們投資買設備、提升信息化水平、培養人才。』在漕河衛生院工作30多年的內科主任王保國見證了變遷歷程:兗州中醫院選派各科室40多名優秀醫護人員和管理骨幹輪換下鄉,接管衛生院醫療工作,開展雙向轉診,把這裡打造成兗州頸肩腰腿痛專科醫院。

位於兗州西部的顏店鎮中心衛生院,61歲的李寶珍剛剛完成白內障手術。『在鄉鎮衛生院完成這類手術,在原來是很難想像的。』衛生院院長張向陽告訴記者,此前鄉鎮級衛生院也曾紅火過,但近年來逐漸沒落。現在,衛生院拍片、做心電圖以及生化檢查等,均由中醫院閱片、出報告,結果自動進入衛生院電子病歷系統。

『漕河分院藥占比是21%,中醫藥適宜技術達到95%,中醫內兒科病區正在收治的患者50人,去年開業至今已開展199例手術……』兗州區中醫醫院原兒科醫生唐傳峰現爲漕河分院內兒科主任,談到工作如數家珍,他說,從兒科轉爲中醫全科是醫院給了他個人價值提升的機會。

『患者最需要在哪服務,我們就把資源放在哪。』以市場爲導向的醫院管理方式出自2010年『先看病,後付費』診療服務模式打造者、兗州區中醫醫院院長孔慶民。他認爲,將患者分流出去,群眾就近就醫更便利,醫保資金更節省,醫保限額下的醫院運營壓力更小、風險更低,實現了患者、醫院、醫保三方共贏。

『醫』『藥』雙改革 突破『先住院後付費』瓶頸

『先住院,後付費』一炮而紅。然而,醫保局對醫院報銷總額度是限定的,就診量不斷增長,高於醫保支付標準或限額的部分便由醫院承擔。

『醫改不易,院長們都明白。我們不能把患者「趕出去」,也不能玩「周五患者出院周一又住院」的把戲。』孔慶民認爲,何不把病床開在院外,讓門診延伸到基層,借醫聯體打破醫保限額藩籬。同時,把藥品這個『敏感體』交給第三方管理。

基於鄉鎮衛生院收費標準低、醫保起付線低、報銷比例高等特點。中醫院與兩家衛生院組建醫聯體,開展醫療合作,根據實際情況開放不同專科,實施收益再分配,鄉鎮衛生院發放原工資,績效由中醫院發放。

『現在,眼科白內障復明、闌尾炎、疝氣、產科分娩等中、小型手術都在衛生院操作。例如骨折患者,先在鄉下拍片子,上傳到醫院,再派醫生下去手術治療。如此,老百姓掏的錢更少。』孔慶民進一步解釋。

調整服務模式,爲醫院增空間。中醫院自籌2000餘萬,投入人才、技術還有信息化建設,換來了醫聯體的300餘張床位,使衛生院成爲中醫院綜合醫療區。這種緊密型醫聯體既是城鄉醫療機構信息、資源、技術高度共享的醫療服務聯合體,又是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體。

醫院實施『醫藥分開』,藥品交由經營公司管理,醫院則按照藥品零差價銷售。醫院藥劑科及相關人員從醫院『剝離』出來,成立了臨床藥品服務中心,交由合作公司代管。與公司聯手從源頭上剷除藥品回扣,把『用藥激勵』轉換爲『技術激勵、質量激勵、服務激勵和滿意度激勵』。退出藥品經營後,臨床西藥成藥占比從46%降至23%。

堅持中醫藥本色 建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

兗州區中醫醫院原身爲西醫院,在改革過程中更加重視中醫藥本色。從外地聘請中醫老專家,傳幫帶強化中醫藥傳承教育。開闢名老中醫工作室,建設百草堂,讓濃濃中醫藥縈繞患者身邊。

鑑於山東省濟寧市報銷比例已達到80%~90%的標準。該院在基層醫聯體推行了住院病人拔罐、針灸、推拿、藥熏、中藥煎煮等中醫藥傳統療法全免費,吸引了更多患者,擴大了中醫藥服務在基層的影響力,增加了中醫藥工作在農民群眾中的認同度,有效推動了中醫藥工作在基層的發展。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把醫療服務向社區和村落延伸是兗州區中醫醫院下一個目標。目前,該院正在爲鎮(街)、村(居)基層醫療機構鋪設網絡傳輸專線,計劃爲每個村衛生室配備一個全科醫生助診包,爲村民們做基礎檢查建立健康檔案,實現數據醫院共享,爲村醫進行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通過視頻會診,醫院專家和專科醫生全天候協同村醫爲老百姓診察疾病,實現網際網路條件下的城鄉醫療同質化服務。

『傳統方式的對口支援資源共享度差,對基層的幫扶支持僅在「點」上,上級醫院的優勢資源與基層醫療機構的融合度差。』 孔慶民表示,希望藉助信息化形成縣、鄉、村新型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

濟寧市衛生局主要負責人告訴記者,兗州區中醫醫院的做法開了一個好頭,帶動濟寧整個衛生信息化建設。現在,濟寧市已改變原來單純依賴政府或自身投入建設運營衛生信息化的傳統模式,推行『企業墊資建設、政府購買服務』的衛生信息化政企合作模式,並已建成覆蓋所有縣市區。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