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3日,專欄作者瀟筱子發微博稱中華書局前總編輯傅璇琮先生已於1月23日15時05分逝世,享年83歲。中華書局聚珍文化的官方微博也發微博證實了這一消息,陳子善、章詒和等眾多學者都紛紛發博表示哀悼。 微博截圖 傅璇琮 傅璇琮先生生於1933年,於1951年考入清華大學中文系,奠定學術基礎。後因全國院系調整,轉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55年畢業留校任助教。因在政治運動遭受錯誤批判,被調至中華書局接受改造,並由此走上學術道路。歷任中華書局總編輯、編審,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秘書長、副組長,清華大學中文系兼職教授、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兼職研究員,中央文史館館員。2008年3月起爲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古典文獻研究中心主任。傅璇琮先生對母校清華大學感情深厚,自80年代以來,長期擔任清華大學中文系兼職教授,與已故著名學者、清華校友王瑤等一起支持清華中文系的復建和發展工作。 傅璇琮先生先後出版了一系列在古代文學研究方面導夫先路的著作,以及在古籍整理領域的重要成果,扶持和培養了一大批古代文學研究的生力軍,長期從事唐宋文學研究及古典文獻整理工作,在海內外學術界有著廣泛和崇高的學術聲譽。曾參加【二十四史】的點校和編輯,擔任【唐才子傳校箋】、【唐五代文學編年史】以及【全宋詩】、【續修四庫全書】、【續修四庫提要】等大型古籍整理類總集與叢書的主編,主要著作有【唐代詩人叢考】、【唐代科舉與文學】、【唐詩論學叢稿】、【李德裕年譜】、【唐人選唐詩新編】,合著有【河嶽英靈集研究】等。著名學者、清華校友王瑤等一起支持清華中文系的復建和發展工作。 延伸閱讀 傅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獲思勉原創獎感言 來源:【 中華讀書報 】( 2016年01月13日 09 版) 2015年12月20日,第三屆思勉原創獎學術研討會暨頒獎典禮在華東師範大學舉行。傅璇琮先生的【唐代科舉與文學】、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葛兆光先生的【中國思想史】、張世英先生的【哲學導論】和陳來先生的【仁學本體論】5部學術著作獲獎。 獲獎者之一傅璇琮先生時在病中,未克蒞會,撰寫了書面獲獎感言。 【唐代科舉與文學】 【唐代科舉與文學】是我在80年代完成的一部著作,之所以選擇科舉爲切入點,是考慮到在唐代,科舉及第已經成爲士人獲得政治地位或保持世襲門第的重要途徑,牽連著社會上各個階層知識分子的命運,研究科舉在唐代的發展,事實上就研究了當時大部分知識分子的生活道路。由此,可以將科舉作爲中介環節,把它與文學溝通起來,研究唐代文學是在怎樣的具體環境中進行的,從而更深入地認識、理解唐代文學。除此之外,我還有一個更爲長遠的考量,那就是想嘗試通過史學與文學的相互滲透或溝通,來綜合考察唐代士子的生活道路、思維方式與心理狀態,並且努力重現當時部分的時代風貌與社會習俗,以爲整體的唐代文化史研究提供參考與取材。 應該說,在本書寫作之時,國內還沒有一部堪稱學術著作的中國科舉史,更沒有關於唐代科舉的專書研究,其他的相關研究成果也很少,因此在不少地方需要我白手起家。因此搜集、整理並考證相關的基本資料,就成爲此項研究的出發點。我首先需要梳理唐代科舉制度的全貌:例如通過全面考察有關唐代登科記的文獻資料,在徐松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充實對於唐代科舉與文學之史料學的認識;又如過去學者對制舉的認識較爲分歧與含混,本書廣泛收集相關文獻,就唐代制舉之源流、科目、考選、授官、策文諸多問題進行了全面考察與論述,從而較爲清晰地展現出這一唐代重要制度的情狀與影響。這方面的研究應該說主要屬於制度史的領域,其研究方法也以歷史考證爲主。 不過,本書的計劃畢竟不是專門研究唐代科舉史,而是探討唐代科舉制度背景下的文學。並且我也不希望像過去不少研究那樣,簡單機械地將科舉史與文學史勾連,而是試圖考察科舉使唐代社會形成了何種風貌,這種風貌又在人們四周構築了何種氛圍,而這種文化氛圍又如何影響了人們的心理,使其審美趣味、情感特徵、價值標準隨之發生變化,並最終導致了文學的變化,用現在時興的話說,也可謂一種語境研究了。在其中,我尤其注意通過具體豐富的資料細緻地論述唐代科舉的各個細節,以及這些細節與文學之間的關係。例如舉子拜謁公卿與投獻行卷、三試過後緊張看榜、中榜後欣喜若狂、參謁宰相、曲江赴宴、題名慈恩、杏園探花以及落第者垂頭喪氣、借酒消愁、打既耗等情狀,還有科舉中請託賄賂、結黨舞弊、恃勢怙霸、濫打秋風等種種場面。了解了這些歷史細節,才可以更好地理解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狂喜,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的急切,從而更爲細緻而恰切地感受唐代文學中微妙鮮活的情感表現,更加立體地了解時代環境與文人心態之關係。 巴爾扎克對於其【人間喜劇】的期望是寫出一部史學家們忘記寫的歷史,即風俗史。我對於這句話印象很深。文化乃是一個整體,爲了把握一個時代、一個民族的歷史活動,需要從文學、歷史、哲學等著作中,以及遺存的文物中,作廣泛而細心的考察,把那些最足以說明生活特色的材料集中起來,並儘可能作立體交叉的研究,讓研究的對象活起來。從這個意義上說,【藝術哲學】的作者、法國著名學者丹納所強調的環境乃可資借鑑,環境就是勾勒社會的文化風貌,通過環境之描述來呈現文人的心態,通過文人之普遍心態來理解文學。 此後,法國文學研究泰斗朗松進一步開創了文學生活史,將文學研究置於更爲廣闊的文化與生活空間中,取得了很大成就。我的這本書應該說受到了這類研究的啟發,嘗試以全景式的勾勒與描述方式,細緻而具體地展現出在科舉制的影響下唐代文人所生存的時代氛圍、他們的生活道路與心理狀態,從而進一步體察到他們在從事文學創作時所特有的情感與心理。這一點我自己認爲是此書在學術方面較顯著的創新之處,並且也得到了學術界同仁的認可。 此次,主辦方希望我以跨學科創新的路徑與方法爲主題發表演講,我想正是對於上述之研究方法的肯定與重視。【唐代科舉與文學】一書主要涉及的是文學與史學的跨學科研究,其實就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而言,跨學科是完全必要的。大家知道,現代的文學概念來自於西方,雖然我們將其與傳統的集部之學對應起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兩者的性質與功能還是有其差異的。按照目前普遍的觀念,文學研究可分爲外部與內部研究,【唐代科舉與文學】看上去應屬於外部研究。不過對於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來說,內部與外部的截然劃分有其弊端。 其實,詩歌與文章的體制、修辭、模式這些歸入內部研究的問題無不有著外部社會、政治、經濟、習俗等方面的成因,而且作品中體現的美感與情態也是緣於歷史長期的塑造。中國古人創作的詩文,往往承載著特定的社會與道德功能,這既構成了作品的外部背景,實際上也規定了作品的內涵,其中的情態與美感都要在特定語境下才能得到最適當的理解與體會,中國古典文學由此才向我們散發出其獨有的韻味來。在【唐代科舉與文學】中,我引用了大量詩文,一些是作爲與唐代科舉制度有關的史料論列,還有一些則是展現在科舉制度背景下出現的帶有特定內容、情態與美感的文學創作,這正足以說明古典文學研究內外之不能截然分割。 從80年代到今天,古典文學研究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展,本書作爲初創之作,在其中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後來有不少學者仿照本書的寫作格局,撰寫相類似的選題,這些著作或是對於【唐代科舉與文學】中相關問題進行更深入探討,或是將研究範圍擴大至其他的歷史階段,各自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我希望今後的研究者能夠進一步開闊視野,結合其他學科,更加廣泛地從中國社會文化的各方面來探討古典文學,並且始終將內部與外部研究有機結合起來,如此則古典文學研究之境界必將更爲開闊而深入,我雖已爲耄耋之年,仍引領以望! 陳尚君:傅璇琮改變了國內學者研究古代文學的習慣 來源:澎湃新聞網 2015年底,傅璇琮先生的【唐代科舉與文學】與另外4部學術著作共獲華東師範大學第三屆思勉原創獎。傅先生時在病中,並未蒞臨上海的頒獎典禮,但他還是撰寫了書面獲獎感言。爲此,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尚君也發表了傅先生著作獲獎點評。 傅璇琮先生去世後,陳尚君教授接受澎湃新聞的採訪,簡單回顧了傅先生的學術成就。陳尚君認爲,傅先生影響最大的書當屬1980年出版的【唐代詩人叢考】,這也是傅先生的第一部著作,這本書改變了國內學者研究古代文學的習慣,影響了一代學者。 1950年代以來,我們比較多關注文學史上的一流作家,關注作家、作品論,關於二三流作家的著力點很少。關於作家生平,一般都是參考前人論述,對材料進行鋪排和羅列,而傅先生的研究是採取非常周密的文獻考訂方式。 傅先生的貢獻是一方面擴大了學術研究的視野,使我們看到了一流作家背後二三流的作家群體。在方法上,他更多強調了文獻和史學考訂對作品解讀的意義。而在作品解讀層面上,他也追求對於歷史真相的探究。 例如,以前有一個很著名的故事叫旗亭聽詩,就是說王昌齡、高適、王之渙這三位詩人在一個音樂場所內聽歌女唱詩,他們互相比誰的詩入歌詞最多。而傅先生就通過考證認爲這件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而且故事中高適的詩是王之渙去世以後才寫的,這些都有確鑿的證據證明。 【唐代詩人叢考】,中華書局1980年版 傅先生早年遭遇曲折,後來是中華書局以編古代文學資料的方式將他留下,現在通行的【全唐詩】就是傅先生和王國維的長子王仲聞整理的,此外他還編過多種大作家的研究資料集。陳尚君說。 陳尚君還談及傅先生作爲一名中國古代文學研究者對於西方文藝理論的吸收,他本來是一個很關注現當代文學、西方文學的文藝青年,對於法國社會學派,包括羅丹等人的論述都很有接受的興趣,非常重視丹納的【藝術哲學】。 最後陳尚君表示他和傅先生在治學方向上可謂基本相同,比如在唐史研究的前輩學者里,最有成就的是陳寅恪和岑仲勉,我覺得使我們受到更多影響的是岑仲勉而不是陳寅恪,我們認爲現在能看到的任何一部著作或作家記錄,都是有疑問的,都應該進行文獻的比較、解讀以後來加以辨析以尋求真相。所以對唐詩的研究,關注的就不是一般隨便閱讀後的感受,而是要將其還原到當時的歷史場景中去。 現在我們一般認爲傅先生最重要的學術工作包括主編【續修四庫全書】【全宋詩】等等。他在1990年代以後準備編【中國古籍書目提要】,還一直想重新整理一部大家能夠信任的新版【全唐詩】,但這些工作都沒來得及完成。陳尚君說。 此外,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研究員陸揚下午也在自己的微博上表示:剛聽說傅璇琮先生仙逝,十分震驚!傅先生對於我們治唐史者而言,是真正的開拓者,特別對我個人的研究興趣,他的工作尤其重要。他前期的【唐代科舉與文學】無疑是名作,晚年用力唐翰林學士生平考辨,是晚近唐代文史著作中最具意義和功力的著作之一。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