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页 国学新闻 学术动态 查看内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礼之起源:“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国学新闻| 学术动态

2016-3-3 23:59| 发布者: 休竹客| 查看: 3323| 评论: 0|来自: 国学网

摘要: 丰衣足食王森然/作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这不仅培养了中国人民高尚文雅、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而且使中国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称。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上自朝廷的军国大政,下至民间的日常饮食,无不是在礼的规 ...

丰衣足食王森然/作

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这不仅培养了中国人民高尚文雅、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而且使中国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称。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上自朝廷的军国大政,下至民间的日常饮食,无不是在礼的规范下进行,礼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有权威的制约因素。那么,有人会问,礼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关于礼的起源问题,自古以来就存在不同的说法,十分复杂,尽管大家都认为礼的起源很早,几乎在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之初,就可以看到礼的诸多形迹。然而,作为中国文化渊薮的礼,究竟何时何故而起,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其一,礼源于宗教。当人类从动物界中独立出来,为自己创造出人的世界的时候,人类也创造了一个神的世界,人的一切行为都由神来支配。由于这一原始观念的影响,先民认为一切礼仪都与鬼神有联系。

其二,礼源于对人的欲望的抑制。这种观点以荀子为代表,荀子认为,人天生好利厌贫,追求耳目声色,趋乐避苦,有填不满的欲望。于是古代圣人就制定礼仪,抑制人的恶性,培育人的善性,使欲不穷于物,而能按照实际情况,各安其位,各享其有。这样,礼就成了抑制人们欲望的法宝。

其三,礼源于商品交换。《礼记曲礼上》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这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喻户晓的礼节,也是人们交往的准则。

礼的起源除以上三种主要观点外,还有礼以义起礼生于理,起于俗礼源于人性等多种说法,这些说法也符合礼制史的一些实际,因而也都能自成一说。这也说明礼的起源不是单一的。

礼是由传统和习俗形成的行为规范。从人类早期的生活实际以及儒家经典《礼记》中的有关论述来看,我们认为,最早的礼仪,可以从原始人们的饮食行为中找出一些线索来。

《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这就是说,礼,最初产生于人们的饮食活动。中国先民把黍米放在火上烧熟,把小猪放在火上烤熟,在地上挖个坑当作酒壶,用双手当酒杯捧着水来喝,用草扎成的槌子敲打地面当作鼓乐,好像用这种简陋的生活方式便可以向鬼神表示敬意,从而得到神的庇护和赐福。这样,最原始的祭礼也就由此产生了。《礼记》中认为原始的礼仪行为就是从人们的饮食活动中产生的,这便是所谓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人要吃喝,以为神也离不开食物,所以要将自己的食物也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中国先民们想通过这种简陋的仪式向神灵表达虔诚的崇拜心情,而这种纪念仪式逐渐定型化,并取得较为固定的社会意义时,原始的礼便从这里形成了自己的雏形。这里,我们将污尊而抔饮之类的仪式称之为原始的礼,主要是肯定了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

这种源于饮食的祭礼,是中国先民顺应自然生活的文化创造,中国先民是按照人要吃饭穿衣的观念来构想诸神灵界生活的,以为祭祀就是让神吃喝,神吃好以后才能保证大家平安。所以,礼与解为甜酒的醴字,音既相同,意义也有相通之处,亦非巧合。人们通过饮食来祭祀神,表现了中国先民重视现实和生命的原初心理。

关于礼的起源,国外的一些学者对此也有浓厚的兴趣,其中以英国学者威廉罗伯逊史密斯的观点影响最大。史密斯认为,图腾制是由一种叫图腾餐的祭祀仪式发展而来的,图腾餐是神与神的崇拜者之间共餐,共餐的意思就是坐在同一张桌子上进餐,一起共餐本身,就是一种礼貌的表现。世界上许多民族礼的起源大都与饮食有关,这对于理解中国礼的起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说,《礼记》中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与史密斯的共餐制的说法有其相似之处。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人类关于礼的起源的认识与实践是十分类似的。他们都认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密莫过于吃的是一锅饭,如中国先民们就将那种分立门户、自成一体的做法,视为另起炉灶、感情淡薄的表现,因而饮食筵宴就成了中国人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主要手段。在此基础上,各种饮食礼节也由此产生了。

礼的发展是由简到繁的,大抵一种礼俗的形成,最初总是简单朴素,发之自然,毫无修饰。经过人们有意识地加工以后,才成为矫情虚伪的具文,离开原意很远。《管子》一书中亦有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说法,可见,知礼节或礼节较多的民族,都是古代经济较为发达,衣食生活比较充足的民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