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光榮(1941.11-),男,漢族,湖南瀏陽人(祖籍安徽廬江),自1958年7月14日起,從事中醫臨床56年,國醫大師,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文化研究院院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改革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中醫藥文化建設與科學普及委員會委員,湖南中醫藥大學顧問兼中醫學院名譽院長,長春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澳門科技大學榮譽教授等。 『沒有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孕育,就沒有中醫藥學;沒有中醫藥文化素養,就沒有真正的中醫藥隊伍;沒有中醫藥文化的科學普及,就沒有鞏固的中醫藥服務陣地;沒有中醫藥文化的發展繁榮,就沒有中華民族文化的偉大復興。』國醫大師孫光榮對中醫藥文化如此定位。他奉『以人爲本、效法自然、和諧平衡、濟世活人』爲圭臬,傳播中醫藥文化身體力行,爲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殫精竭慮。2015年,孫光榮當選該年度中國中醫藥新聞人物。 不遺餘力 詮釋解讀明大局 從2014年9月起,孫光榮連續在【中國中醫藥報】頭版專欄刊發了『讀懂習總書記講話中的中醫觀』系列文章,共16 篇。文章引經據典,以深邃的思考、透徹的理解,闡述了『中醫大道』『上醫治國』的深意,在行業內外引發轟動。這些輯釋既幫助中醫藥從業者全面深度地理解中醫、發展中醫,又使得行業外領導幹部加深了對中醫的了解;看似治國齊家平天下的大道理也能爲普通讀者生活帶來啟示,受到來自不同職業、不同年齡層讀者的誇讚。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些獨到見解卻是一位74歲高齡的老人在每天繁重的臨床、教學工作之餘所完成的。 孫光榮16篇輯釋的範圍涵蓋了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12月之前的系列重要講話,其中【中醫藥學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中醫藥是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反腐敗應扶正祛邪,不能養癰遺患】等篇章文采飛揚,鞭辟入裡。 談及那句大眾所耳熟能詳的『中醫藥學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時,孫光榮說,鑰匙是開鎖的必備工具,是打開鎖固範疇的開路先鋒。雖然蘊含、體現中華文明特色的瑰寶數不勝數,但能擔當『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的唯有中醫藥學。因爲只有中醫藥學全面、系統、完整地保有中華文明的核心理念;只有中醫藥學在基本觀念、實質內容、思路方法、表述方式等方面,能夠全面、系統、完整地保有中華文明的基因;只有中醫藥學在凝聚中國古代哲學智慧、健康養生理念、防病治病的理法方藥等方面,能夠全面、系統、完整地保有中國古代科學的成果。所以,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就是這一把:中醫藥學。換而言之,中醫藥學是中華文明復興的開路先鋒。所以,習近平總書記說,中醫藥『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這就全新地、明確地再次確定了中醫藥學在中華文化復興新時期的重要地位。 這樣富有哲理又引人入勝的片段不在少數,孫光榮在精準解讀了重點詞句之餘,又從字裡行間闡明了中醫觀思維在治國理政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讀後振聾發聵、令人受益匪淺。 自2010年6月20日在澳大利亞出席由南京中醫藥大學與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合辦的『中醫孔子學院』授牌儀式上發表講話以來,至2014年12月的4年多時間裡,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國際會議和重大國際交往活動中6次提出要將中醫藥作爲國際合作交流的重要選項,在黨和國家會議的重要講話中10次熔鑄中醫觀用於治國理政,適時、精準、巧妙地引用中醫思維方式、理論原則及其觀念和術語,深刻、恰當、生動地闡明了其執政興國、執政利民、執政惠世的理念。 談起這16篇輯釋的創作初衷,孫光榮表示,習近平總書記正在引導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確立了『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做出『四個全面』的戰略部署,嚴懲貪污腐敗,力促風清氣正,規劃著『十三五』建設發展新藍圖。 文章有此高度,皆因作者胸中有丘壑,亦源自孫光榮日積月累養成的大局觀。自1981年起,他一直參與國家及部分省市中醫藥事業發展規劃的調研、起草、論證工作,歷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國家中醫藥事業發展規劃、中醫藥文化發展中長期規劃綱要等起草小組成員或主要執筆人、專題論證專家。他親歷並見證了這個時代中醫藥事業的發展進程,盡心竭力推動其前行。他對中醫藥傾注心血之餘,更懷有一種強烈的責任感。他的詮釋,助力推動中醫藥成爲國家戰略,凝聚了全社會對中醫藥的共識。 積極進言 捍衛中醫藥陣地 在不斷追求中醫藥學術進步的同時,孫光榮還堅定不移地捍衛中醫藥陣地,竭心盡力地推動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從『衡陽會議』到現在,孫光榮爲中醫藥事業發展持續不遺餘力地『忠言商國是』,奉獻了自己的智慧和心血。 孫光榮認爲,『中醫藥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本質體現中醫藥特色與優勢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總和』。在新時期,加強中醫藥文化建設是引領和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的關鍵。對弘揚中醫藥文化,他理解深刻、認識獨到、觀點新穎,並身體力行推廣發展,使之成爲顯學。他提出,中醫藥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以人爲本、效法自然、和諧平衡、濟世活人』,由六要素構成,即人文觀念,體現在『天人合一』『致中和』;防治思想,體現在『治未病』『防重於治』;思辨模式,體現在『整體觀』『辨證論治』;治學方式,體現在『勤求古訓』『博採眾方』;醫德醫風,體現在『本立道生』『德業雙修』;行爲準則,體現在『精誠專一』『淡泊名利』『大醫精誠』。 進入21世紀以來,中醫藥事業在不斷地求生存、圖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在中醫藥行業內外也出現了諸多質疑:『「中醫藥現代化」究竟要把中醫藥引導到何處去?』『中醫藥有什麼特色優勢?』『中醫藥的醫、教、研照現在這樣下去,行嗎?』等等,社會上颳起了一股『唱衰』中醫藥之風。孫光榮於2005年3月18日致書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吳儀,闡明中醫藥特色優勢,分析中醫藥事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提出發展中醫藥事業的十條建議。不久,吳儀副總理批示:『請高強、佘靖同志閱研,孫光榮教授爲中醫藥事業的發展表現出的熱情令我感動,請高強同志能親自聽取孫教授的意見。』後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也組織力量針對這封信提出的問題與建議,進行了深入調研,向原衛生部、國務院提出了專題報告。 數載春秋 傳播文化建功業 多年來,孫光榮不遺餘力地通過講座、科普及寫作傳播中醫藥文化,普及中醫藥知識,在海內外主講中醫藥文化及養生專題近90場。他現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文化建設與科學普及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中醫藥文化研究會副主任委員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同仁堂』中醫大師等殊榮。他曾擔任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碩士研究生班醫古文、中醫文獻學教師16屆,創建了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文獻信息研究所、湖南省中醫藥科技信息中心。2015年1月,孫光榮受聘爲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文化研究院院長,致力打造中醫藥文化傳承、傳授、傳播的旗艦,開展中醫藥文化研究、教育等工作。 他公開發表論文120篇、出版獨著/合著學術專著23部,其中【醫用文言基礎學】【中藏經校注】【中藏經語譯】【中國歷代名醫名術】【中醫經典養生名言錄】等專著影響深遠。 孫光榮還承擔並完成了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名老中醫學術思想、經驗傳承研究』的綜合信息庫、典型醫案研究課題,擔任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名老中醫學術思想、臨床經驗學術思想傳承研究』綜合課題組副組長,並獲得全國優秀科技圖書獎二等獎1項、亞太地區經貿博覽會金獎1項、中華中醫藥學會首屆全國中醫藥科普圖書著作獎一等獎1項、中醫藥金話筒獎1項等。 行醫教學 開拓創新啟後學 自1958年7月14日起,孫光榮從事中醫臨床56年。當選國醫大師之後,他依然活躍在臨床、教育一線。他提倡『中和』學術思想,提出中和思想、中和辨治、中和組方,形成『調氣血、平升降、衡出入』的診療思想,擅長治療中醫內科、婦科、的腦病、腫瘤、帶下、情志病等疑難雜症等,用藥特點是『清、平、輕、靈』,創造了經方化裁應用模式,研製了系列經驗方。他善用精方組方用藥,講究藥少而效驗效宏,皆因其上通曉【靈】【素】,下涉獵百家,融會貫通於胸中。如此,才能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巧妙化裁,做到心中有大法、筆下無死方。 他著有【中風康復研究】【炎症的中醫辨治】【神經系統疾病的中醫辨治】【中醫養生大全】,他還是中華中醫藥學會亞健康分會副主任委員,曾獲國家自學成才獎章、國家中醫藥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省級中醫藥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年屆退休,孫光榮又一次敢爲人先,帶頭開創了中醫藥現代遠程繼續教育事業。2000年,他提出創建網絡教育學院,促成湖南國訊醫藥集團與北京中醫藥大學合作,經教育部考察與論證,成立『北京中醫藥大學網絡教育學院』,使中醫藥在職人員得以通過繼續教育獲得學歷,保證他們的臨床學術能如有源頭活水,時有創新。2005年起,他不怕辛苦畏艱辛,承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第一、第二、第三批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研修項目培訓班的組織實施與教學工作,近千名學員均從各省優秀中醫主任醫師的高級人才中選拔。他還擔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繼續教育委員會委員、全國名老中醫孫光榮學術經驗傳承工作室指導老師、全國第五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創建了北京二十一世紀中醫藥網絡教育中心(世中聯<北京>遠程教育科技發展中心)、中華中醫藥學會繼續教育分會等,並榮獲中醫藥繼續教育終身成就獎。 雖然已是聲名斐然,但孫光榮依舊保持著謙虛謹慎、清廉自律而又特立獨行的爲人處世之道;他治學行醫既善於正本清源,又不忘開拓創新,提出培養新名醫要達到明志、明德、明理、明術、明法、明業之『六明』的要求,提出中醫藥文化『以人爲本、效法自然、和諧平衡、濟世活人』的核心理念,提出中醫藥繼續教育可分爲高精、就業、增進、規範教育四個層次的發展思路。在中醫藥醫療、保健、教育、科技、產業、文化各個領域都貢獻卓著,感動業內外,蜚聲海內外,真正無愧爲一代『明醫』。 一位衛生界的老領導深刻地說道:『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及中醫藥的繼承創新,需要一種特殊的人才。這種人才需要有一種品德,叫堅貞;這種人才需要有一種智慧,叫悟性;這種人才需要有一種精神,叫奮鬥。孫光榮就是具備了這種品德、這種智慧、這種精神的一個人才。』(中國中醫藥報記者楊柳)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