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簡單抱怨公眾對歷史、對文物不感興趣,不妨問一問,我們是否能夠『讓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
一個是2000多年前西漢的海昏侯劉賀,一個是3000多年前殷商時期的王后婦好;一個是自2011年起挖掘至今的考古進行時,一個是40年前的重大考古發現……正在首都博物館舉辦的這兩個精品特展,甫一開展便引來熱切關注。爲了讓觀展有更好的體驗,博物館對每天觀展人數作了限制。儘管兩個特展展期要到6月結束,儘管自19日起開始的個人預約名額已增加至每天5000人,但幾天之內的預約都已全滿。 這樣的場面,不禁讓人想起去年故宮推出『石渠寶笈』大展引發的『故宮跑』現象。確實,越來越多的文博展覽正成爲城市最亮麗的文化風景。蘇州博物館的『吳門四家』系列展,匯聚了國內外十數家博物館的精品,自2012年起開展,持續4年吸引了上百萬的海內外觀眾;敦煌莫高窟一直是中外遊客的遊覽勝地,爲了保護脆弱的文物,也不得不實行預約制度……文物是文化的重要載體,國之瑰寶所喚醒的旺盛的文化需求,折射出傳統文化所蘊含的恆久魅力。 想起16日總理中外記者招待會的一幕。有媒體注意到,兩會前最後一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有一個議題是部署加強文物保護工作。記者向總理提問,中國這麼大,要解決的問題這麼多,政府的工作又這麼忙,這個問題有這麼緊迫嗎? 總理的回答,相信全世界都聽到了——保護文物實際上也是在推動文化事業的發展,滋養道德的力量,傳承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而換個角度看,從『故宮跑』到『首博熱』,老百姓不也是用自己的態度提供了一個註腳? 說起來,文物展覽曾經被認爲是遠離大眾的、具有一定知識門檻的、高高在上的享受,現如今,竟然變得如此風靡、如此大眾,值得深思。無論是拿著放大鏡來,對著一枚玉器細細觀察的老人;還是那些被罕見金餅『亮瞎眼』的年輕人;無論是好奇於『婦好』這個亦王后亦將軍的傳奇故事,還是被在位僅27天的西漢廢帝劉賀的戲劇人生吸引,一件件出土文物,一個個考古故事,足以讓每個觀展者沉浸在千年歷史之中。 很難想像,3000多年前的工匠,是如何將一塊玉石切割成型又琢磨成器,才有了高8.1厘米、厚只有0.3厘米、憨態可掬的對尾鸚鵡。那一套套大氣而不失華麗的西漢編鐘,雖靜默無聲,卻仿佛讓我們聽到了古老的宮商角徵羽……選擇與古老歷史對話,那些走向博物館的熱切步伐,與其說,是經濟快速發展後對『精品文化』消費的需求,不如說,這是現代人對自己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一種歷史敬畏。文物是國家的『金色名片』,每一件文物都是中國好故事的講述者。果如其言! 常聽到這樣的觀點,認爲歷史文物在今天的流行文化中,『曲高和寡』甚至『乏人問津』。但故宮特展的蜿蜒長隊、首博特展的觀展熱情,讓人欣喜又不失爲提醒:公眾不是沒有『文化追求』,而是他們能夠觸摸到的有質量、有品位的文化產品不多。與其簡單抱怨公眾對歷史、對文物不感興趣,不妨問一問,我們是否能夠『讓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除了走進博物館、『面對面』對視,我們是否還可以通過各種高科技手段、通過網際網路平台,讓更多的人接受文化洗禮? 『讓文物說話、把歷史智慧告訴人們』。兩年前的2月,在參觀首都博物館時,習近平總書記說的這些話,至今仍讓文博人深思,也深感責重在肩。實際上,只有始終對歷史文化保持一種敬畏,讓那些在歷史長河中積澱下來的文化珍存走近百姓、走進當代,才可能讓中國文化走向未來、走向世界。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