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在一次演講中曾說,在有天才以前,一定要先有天才賴以生長的土壤。有了培養天才的土壤,天才自然就會生長。 父母作為子女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人,本身就是孩子生長、發展的土壤。很多父母也一味要求孩子努力學習、成才成功,卻忽略了自己作為土壤的重要性。出色、成功的孩子,必然從良好的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中走出來。 因此,在中國最需要培養的是家長,最需要教育的也是家長。土壤好了,種子自然很快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家長要尊重孩子的興趣和選擇 資料圖 孩子對某些事物有濃厚的興趣和熱愛,那就是自己的天性,這說明孩子在某些方面,有着別人不可擁有的潛力和優勢。作為父母,應該對孩子的興趣愛好給予支持,而不是粗暴地干涉。如果孩子喜歡音樂,不要強迫孩子畫畫。如果孩子喜歡電腦,不要強迫他學英語。如果不尊重孩子的選擇,不善待孩子的興趣,那麼結果必然會害了孩子。對於那些不感興趣的東西,孩子沒有心情學,也不可能學好,於是把自身的潛力也埋沒了。其實世界上不缺少天才,而是缺少天才的父母。 經常唱歌給孩子聽、陪孩子做遊戲 資料圖 中國家長教育孩子,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說教、嘮叨。家長們應該明白,孩子有自己的情感,有自己的接收方式,一位說教肯定適得其反。 聰明的父母教育孩子,並不是經常跟嬰兒說話,而是通過娛樂、遊戲等方式,把道理和價值觀念傳遞給孩子。讓孩子潛移默化地學會尊重別人、學會寬容、學會換位思考。猶太父母經常播放一些美妙動聽的音樂,讓嬰兒靜聽欣賞。或是由父母輪流着唱歌給孩子聽。他們還時常在孩子的床邊,或是搖籃邊上,掛起許多圖畫,讓孩子經常觀看。並且經常還會更換那些圖畫,以便刺激和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這些都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比生硬的說教有效得多。 鼓勵孩子提問問題,並認真回答 資料圖 如何開啟孩子的智慧?主要來自於提問。然而不幸的是,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問題根本不重視,認為那只不過是孩子的胡思亂想,沒必要在意。 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孩子所提出的問題,反映了他獨特的興趣、思考和想像,這代表了他長大以後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家長不僅應該重視孩子的問題,還應該鼓勵孩子多提出問題,並且深思熟慮後作出正確回答。 愛因斯坦說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家長一定要重視培養、保護孩子提出問題的興趣和能力。 任何時候都要尊重孩子,不能當眾教育孩子 資料圖 即使孩子做了最糟糕的事情,你要教育他也應該把孩子帶回家,當眾責罵、毆打,往往後果非常嚴重。對孩子的教育,最安全而又有效的方式,是應該在私下進行的,表揚可以公開,批評做到秘處,即使你的出發點是對的,但方式如果不當,不但沒效果,甚至食得其反。 我們要意識到無論對孩子的表揚與批評都是一種情感互動,父母太強勢,往往導致孩子沒出息,父母太粗暴,孩子往往性情同樣狂躁。有智慧的教師不需對學生嚴辭斥責,有智慧的父母,時刻能夠意識到教育孩子不能追求立竿見影的效果。 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尊重人的人格尊嚴,要保護孩子的心靈,做不到這一點,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可言。 不要完全把孩子交給長輩或保姆 資料圖 任何人都需要獲得兩個基本要素:一是愛,二是安全。幸福的人之所以幸福,是因為他既有愛又有安全感。不幸的人之所以不幸,要麼因為只有愛而沒有安全感,要麼因為只有安全感而沒有愛。最不幸的人是那些既沒有愛又沒有安全感的人。 對孩子來說,他極度地渴望愛,又極度地渴求安全感。在愛與安全感兩個要素之間,任何一個要素的缺失,都將對孩子的成長構成不可修復的傷害。 孩子的安全感來自他的父母的陪伴。父母在哪裏,哪裏就是他的家。伏爾泰:對亞當而言,天堂是他的家;然而對於亞當的後裔而言,家是他們的天堂。 對於壞習慣一定要嚴格矯正 資料圖 一個母親在網上發帖說:在餐廳吃飯,就因為兒子稍微調皮了一點就被打了一耳光!氣得她現在還在發抖。原來,這位母親帶兒子去附近的餐廳吃飯,她兒子喜歡到鄰桌到處跑跑看看,幾次去騷擾吃螃蟹的鄰桌,最後因為跑到隔壁桌上去抓螃蟹,被別人把手甩開後,動手打了這桌的人,結果被回打了 這個母親憤憤不平的點大概就是我孩子小,調皮點很正常,你怎麼能和他一般見識?他小,可做媽媽的你還小嗎?你難道不知道約束一下自己孩子的行為嗎? 孩子再小,總是要長大的。做家長的現在放棄了教育孩子的權利,以他小的名義原諒他,甚至要求別人原諒他。那麼,有一天,當他走出學校,走上社會,再做出一些熊行為的時候,沒有人會對他再寬容了。你的孩子,你不去教育,總有人會代替你教育他。但願你到時候不會後悔。 所以作為家長,對於孩子身上一些很不好的習慣一定要非常重視,並且及時督促其改正。如果一再聽之任之,放任無度,以後必然鑄成大錯。 千萬別怕孩子受苦 資料圖 中國家長在學習上對孩子施加巨大壓力,但在物質上卻常常有求必應。我看到過有些華人家長自己還開着破車,但卻給高中生孩子買新車。幾個英裏,有校車不坐,自己開車去。iphone,ipad,時髦的衣服,什麼新潮買什麼。然後卻奢談要怎麼關心無家可歸的窮人,要去非洲做自願者,要節能以保護地球資源。如此言行不一的人,怎麼可能真正地承擔起社會責任?怎麼可能知道什麼叫感恩,什麼叫珍惜?所有的一切都來得太容易了,他們以為這都是他們應該得到的。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