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從醫考成績排名看中醫院校教育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2016-7-29 09:15| 發佈者: 休竹客| 查看: 3142| 評論: 0|原作者: 林曉斐|來自: 中國中醫藥報 

摘要: 2016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實踐技能考試結束不久,各地考試成績陸續公佈,已是第二年參加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的小夏對成績十拿九穩。讓他擔心的是兩個月後的綜合筆試,『去年就是綜合筆試沒有過。平時工作太忙,幾乎沒有時間 ...
聲明 / 聲明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2016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實踐技能考試結束不久,各地考試成績陸續公佈,已是第二年參加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的小夏對成績十拿九穩。讓他擔心的是兩個月後的綜合筆試,『去年就是綜合筆試沒有過。平時工作太忙,幾乎沒有時間看書。』除了吐槽複習時間少,綜合筆試題目的靈活性也讓他措手不及,『筆試內容有一些是課本上找不到、老師也沒講過的,更接近臨床。』

作為行業准入考試,執業醫師考試結果不僅影響醫學生的職業生涯,也直接影響執業醫師隊伍的充實壯大。【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提出,到2030年基本形成一支由百名國醫大師、萬名中醫名師、百萬中醫師、千萬職業技能人員組成的中醫藥人才隊伍。然而,截至2014年底,全國共有中醫類執業(助理)醫師39.8萬人,與目標差距很大。

實現『百萬中醫師』的目標,當務之急並非擴大中醫藥院校招生人數,而是找出影響執業醫師考試成績的因素,提高醫考通過率,避免中醫人才流失。為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師資格認證中心對近4年來中醫類別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情況進行統計分析,試圖從中找出考試通過率的影響因素。他們對全國24所高等中醫藥院校的醫考通過率進行排名,排名結果顯示,醫考成績關鍵在院校教育。

通過率大排名 院校之間差距大

認證中心從國家醫師資格考試數據庫中選取數據,統計高等中醫藥院校全日制本科畢業生的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情況,結果顯示近4年的醫考通過率逐年提升。

2012~2015年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全日制本科畢業生的中醫(140類別)、中西醫結合(150類別)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總通過率分別為66.84%、68.99%、69.50%、70.94%,實踐技能考試通過率分別為90.00%、90.80%、90.94%、91.05%,綜合筆試通過率分別為74.71%、76.52%、76.82%、78.17%。

中醫(140類別)4年平均通過率排在前5位的是廣州中醫藥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湖南中醫藥大學、山東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24所中醫藥大學中第一名與最後一名院校的平均通過率相差30個百分點。

中西醫結合(150類別)排在前5位的是浙江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廣西中醫藥大學、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與最後一名院校的平均通過率相差45個百分點。

醫考通過率與教育水平正相關

是何原因造成高等中醫藥院校醫考通過率如此懸殊?

認證中心主任楊金生認為,中醫師資格考試不僅是考查學生專業知識與技能的關卡,也是衡量高等中醫藥院校教育質量的『金指標』。考試通過率的高低與中醫藥院校的招生規模、考生來源、課程設置、教材選擇等有關,與院校對教學質量的重視程度關係尤其密切。本科生臨床能力的培養是影響醫考通過率的重要因素,醫師分階段考試的實施必將倒逼高等院校更加重視教學質量。

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許能貴認為,當前在中醫本科教育中出現的中醫思維弱化與臨床實踐能力不足是影響醫考通過率和培養合格中醫人才的兩大突出問題。浙江中醫藥大學副校長李俊偉表示,醫考通過率與學生在校期間中醫基礎與臨床課程的理論學習、實踐實訓及後期臨床實習等均密切相關。『高校教學大綱與醫考大綱的吻合度,學校的學習氛圍和學生的學習效果都會影響醫考通過率。』山東中醫藥大學副校長高樹中認為,本科教學是否開設全部14門醫考科目也是影響考試通過率的重要因素,『拿【衛生法規】來說,部分院校並沒有在本科教學中開設這門課程,這是造成該科目通過率較低的原因。』

學以致用 教學應服務臨床

醫考『更接近臨床』是小夏第一次考試失利的最大感受,這也正是執業醫師考試愈加鮮明的特點。

李俊偉認為,中醫師資格考試正向臨床緊密靠攏,更注重考查考生將理論知識應用於臨床實踐的能力,『是檢驗中醫學生基本臨床技能的標杆。』反觀中醫藥院校教育,其與臨床實踐接軌的步伐則相對滯後,甚至教學與臨床脫節的現象依然存在。

對此,許能貴認為,要進一步發揮醫師資格考試在中醫藥高等教育中的指揮棒作用,以加強本科教學建設、強化本科教學中心地位和基礎地位為抓手,實現醫教考三者的緊密銜接。

2014年教育部等6部門發佈的【關於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的意見】開啟了醫教協同、深化改革,院校教育與臨床有機銜接的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模式。

事實上,多家中醫藥院校早已邁開『醫教協同』的腳步。浙江中醫藥大學將『早臨床、多臨床、反覆臨床』落實到教學中,安排學生從大一就開始接觸臨床,先對中醫工作形成感性認識,再逐漸增加臨床實踐,充分利用臨床實訓技能中心和校內模擬醫院開展實訓和見習,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堅持所有臨床課程都由臨床醫生講授,甚至把臨床教學課堂搬到教學醫院,力求理論教學也能融入臨床、服務臨床。

廣州中醫藥大學推行『經典回歸臨床』教學模式改革,把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學3個教研室劃歸臨床醫學院,3門中醫經典課程隨之『回歸臨床』,並分別建立相應專屬病區和門診,創設『中醫經典臨床教學平台』,依託本學科建立的『中醫疑難病證實驗室』首創中醫經典實驗課,形成穩固的中醫經典課程臨床教學基地。

除實訓、見習外,本科最後一年的臨床實習也是學生掌握和鞏固臨床技能的重要環節。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副院長李浩認為,實習醫院條件和帶教老師水平的不同也會導致學生臨床實踐能力的差異。

『很多學生走上臨床後表現出臨床底子薄弱、學習主動性不高等問題。』究其原因,李浩認為,一是原本就緊張的臨床教學資源在高校擴招後不堪重負,可能造成臨床教學質量的滑坡;二是大部分學生有繼續深造的打算,所以在實習階段往往把精力用於考研複習,而疏忽了對臨床知識和技能的學習。

對此,山東中醫藥大學和浙江中醫藥大學各有對策。山東中醫藥大學通過貫穿實習前、中、後的考核,對學生的臨床實習進行教學質量控制,實習前有綜合考核,實習過程有微型臨床演練評估和三級出科考核,實習結束時還有臨床綜合能力考核,以及多站式客觀結構化考核。一系列考核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臨床學習積極性,增強了臨床綜合能力的培養效果。浙江中醫藥大學積極推進醫教研結合,將醫療、教學和科研列為學生臨床實習醫院的基本任務,組織臨床醫生學習教學方法,舉辦教學比賽,將20多家教學醫院的臨床醫生打造成懂互動、會帶教的老師。李俊偉說,『帶教老師教學水平提高了,學生臨床實習的成效也跟着提高。對於醫生們來說,教學相長的過程也讓他們的醫療水平持續提升,可謂雙贏。』

醫考改革 院校教育責任更明確

成為中醫師是小夏和班上大多數同學的職業目標。然而,在第一次醫考失利後,他的一些同學放棄了做醫生的想法,『有的去做醫療保險了,有的徹底轉行。』5年的專業學習付之東流,令人唏噓。

如何幫助學生做出合理有效的學業、職業規劃,避免其與理想職業失之交臂,是高等中醫藥院校應思考的問題。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要健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指導服務。

浙江中醫藥大學的醫考高通過率,與學校對學生學業規劃的積極引導不無關係。學校對大一新生開展始業教育,邀請名醫名家開講專業導論課,舉辦大學生學業規劃大賽。讓學生一入學就充分了解所學專業,明確做一名中醫師的職業目標,提高對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重視度。這些工作也有了成效,該校中醫類專業本科畢業生就業率超過95%,更難能可貴的是絕大多數學生都走上了醫療衛生工作崗位。

另一方面,作為中醫藥教育的指揮棒,現行的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科學性正面臨挑戰。由於實踐技能考試天數長、題目總量少、考官主觀評分等原因,導致技能考試的通過率遠高於綜合筆試。此外,綜合筆試的考試內容過於寬泛,很多基礎科目學習結束的時間過長,也是綜合筆試通過率較低的原因。

今年,中醫類別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改革實證研究已經展開,改革擬實行分階段考試,第一階段考試前移至本科第4學年末,此時考生還是在校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較為鞏固,備考難度降低。由於前4學年學生接受的完全是院校教育,第一階段考試結果與院校教育的關係將更為密切,學校對醫考通過率的主體責任也更加明確。

這樣的改革讓作為『過來人』的小夏為師弟師妹高興,『第一階段的基礎科目學完就考,印象深刻,比工作一年後再考簡單多了!』

天津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周桂桐表示,科學設計、科學導向的分階段考試改革可以促進院校教育與中醫師資格考試的有序對接,使中醫師資格考試成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於院校對醫學生理論知識、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全面培養,引導中醫藥院校進行教學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質量。

中醫師資格考試以中醫臨床崗位勝任力為考核目標,考試能否選拔出確有崗位勝任力的中醫臨床人才,需要執業醫師考試科學性的改革、中醫藥院校教育質量的提高以及學生對考試的重視,三者缺一不可。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