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文明的老師 近些年,親子游成爲旅遊市場的新趨勢和快速增長點。某些親子類綜藝節目的熱播更是讓『帶上娃,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成爲一種時尚。 很多家長,平時忙於工作打拼、交際應酬,留給自己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很短。親子游確實給了上班族拋開工作煩惱、專心陪伴孩子的時間和空間,促進他們與子女溝通表達、提升與子女的親密度。最重要的是,親子游還是一次『言傳身教』的難得機會。 所謂『養不教,父之過』。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他們成長成才的過程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還有一句話,叫做『行動比語言更有說服力』。孩子本身天生善於模仿、喜歡模仿,尤其愛模仿大人的行爲。父母教育子女,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身體力行。但在平時,家長這樣的機會並不是很多,只能通過講故事等方式教導孩子應該掌握的道德規範、行爲準則。這樣的教育方式效果可能並不明顯,因爲缺乏『場景應用』,孩子的體會並不真切。 而在親子游旅行過程中,父母和孩子總是『同框』出現,在各種場合下,該說什麼、做什麼,孩子會把父母當榜樣。他們總是像鏡子一樣,很『忠實』地映射著父母的行爲,不管是對的還是錯的。記得有幅漫畫就很形象地表現了這樣的場景:父親在一旅遊景點題寫『到此一游』,孩子就在父親背上寫同樣的字。 因此,家長一定要注意文明出行,防止給孩子帶來負面的行爲示範。比如有的家長,平時教育孩子要懂禮貌、遵守秩序、愛護環境;帶著孩子出門在外,隨意橫穿馬路、排隊加塞、亂扔垃圾,這樣做的後果一定是孩子有樣學樣,平時的教誨早已拋諸腦後。另外,家長的不文明行爲也會削弱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他們肯定會想:嘴上向我強調的規矩,爲何自己都不遵守?時間一長,家長說話就不好使了,孩子會把它當耳旁風。 所以說,親子游一方面要玩好,家長得扮演能在一起快樂玩耍的小夥伴,同時,家長也不能忘了當好文明的老師,做到言傳身教,以身作則,處處體現規則意識。當孩子做錯了什麼,說錯了什麼,家長首先該捫心自問,自己做得對嗎? |
歲次乙巳戊寅月己未日|黃帝4722年正月廿二日寅時| 2025/2/19/週三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