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新聞人物·樓宇烈重拾傳統文化的珍寶

國學新聞

2016-8-20 12:31| 發布者: 張啟功| 查看: 1985| 評論: 0|來自: 光明日報

摘要: 樓宇烈(本報記者 杜羽攝/光明圖片) 大暑剛過,窗外蟲鳴不止。北京西郊,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樓宇烈坐在家中,面前一杯清茶,背後一面書架,寧靜自在。 兩個月前,82歲的樓宇烈結束了在北大的最後一堂公開課,但他普 ...

20160819_013

樓宇烈(本報記者 杜羽攝/光明圖片)

大暑剛過,窗外蟲鳴不止。北京西郊,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樓宇烈坐在家中,面前一杯清茶,背後一面書架,寧靜自在。

兩個月前,82歲的樓宇烈結束了在北大的最後一堂公開課,但他普及傳統文化的腳步仍在繼續。近日,他的新作【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由中華書局出版。在資訊時代,如何重拾傳統文化的珍寶?在他看來,對傳統文化的了解與尊重,是文化自信的根基,而傳播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知識分子義不容辭的責任。

『懷揣寶珠,沿街乞討』

『從幼兒園到高中,我都是在上海的十里洋場中度過的。』和今天的許多城裡孩子一樣,樓宇烈的青少年時代,沒有經受過太多傳統文化的薰陶。1955年,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後,樓宇烈開始系統學習、研究中國傳統文化,一晃就是60多年。

『在20世紀中國文化發展的過程中,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比例明顯失衡。湯顯祖和莎士比亞是同時代的人,一個是英國的劇作家,一個是中國的戲曲家。但很多人可能只知道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卻不知道湯顯祖的「臨川四夢」,甚至連【牡丹亭】都不一定知道。』樓宇烈把對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比喻爲『懷揣寶珠,沿街乞討』,『一個國家要有文化主體性,才能去吸收其他文化的精華。文化主體意識的缺失會使一個國家的靈魂遊蕩不定,哪裡強就往哪裡去,哪裡吸引力大就去哪裡。失去了文化主體意識,分辨能力就差了,隨聲附和的東西也就多了。』

然而,樓宇烈不是一個『拒絕現代』的守舊者。用手機看電子書、看電視直播,上網看電影,他都習以爲常。而對現代生活的融入,更讓樓宇烈認識到傳統文化的價值所在。

『把優秀的傳統文化拿到今天來實踐,並不是完全照搬,而是要進行創造性地轉化。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就在於它的人文文化特質,在科技高度發展的情況下,人文顯得格外重要。如果沒有人文文化的引領,科技文化就會像一匹脫了韁的野馬,不知道往哪個方向去。因爲有人文文化,才會讓我們不至於淪爲物質生活的奴隸。』樓宇烈說,中國傳統文化強調人的主體性、獨立性、能動性,既不做神的奴隸,也不做物的奴隸,『我們如果能堅持人文文化,並用人文文化來彌補科技文化的缺失,這對整個人類來講,都是重大的文化貢獻。』

但求不絕如縷,不求轟轟烈烈

在樓宇烈的書架上,擺放著不少和夫人、孩子的合影,不難看出他對家的眷戀。

『家應該是一個安樂窩。在中國傳統的生命觀中,從小家庭到大家族,從大家族到家鄉,再從家鄉到國家都是一個整體。小家穩固了,大家就穩固了。小家和諧了,大家也就和諧了。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回歸我們家的理念。當然,國家也要營造這樣一種氛圍。』樓宇烈不是躲在書齋中的學者,對於傳統文化,他更強調身體力行,在實踐中體會感悟。

樓宇烈常常引用清代學者陸世儀的話:『今士大夫家每好言家法,不言家禮。法使人遵,禮使人化。法使人畏,禮使人親。』他認爲家禮是比家訓、家教、家規、家風更爲重要的問題。禮是一種習慣成自然的『法』。再煩瑣的法律都難免有空子可鑽,但如果有了好的社會習俗,法就可以簡化。

說起眼下的少兒讀經熱,樓宇烈認爲,實踐比背誦更爲重要。『我不太主張讓孩子去背誦太多經典。四書五經里的很多概念現在都發生了變化,別說孩子不理解,教師要想說清楚都很難。』樓宇烈認爲,對於孩子來說,更重要的是能在平常生活中實踐基本的禮儀。

『與其把【弟子規】背得滾瓜爛熟,不如做到其中的「父母呼,應勿緩」「出必告,反必面」「晨則省,昏則定」這三條。如果能做到這最起碼的三條,孩子跟別人交流、應答的面貌就會發生改變。其他的,可以再一條條實踐。』樓宇烈說,傳播傳統文化,但求不絕如縷,不求轟轟烈烈,『搞得轟轟烈烈,往往會走樣。』

中華書局編輯焦雅君曾記錄下樓宇烈一天的活動,上午在北京大學上3個小時的公開課,下午研習崑曲,晚上3個小時的傳統文化講座。而到了周末,他常常又奔赴外地講授中國傳統文化。因此,焦雅君把樓宇烈稱爲『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的士。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