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向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發力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2016-8-24 12:45| 發布者: 張啟功| 查看: 7328| 評論: 0

摘要: 本報訊 8月22日下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召開黨組(擴大)會議,專題傳達學習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研究貫徹落實工作方案。 會議指出,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是新世紀以來我國召開的第一次衛生與健康大會,是在全面建 ...
聲明 / 聲明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本報訊 8月22日下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召開黨組(擴大)會議,專題傳達學習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研究貫徹落實工作方案。

會議指出,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是新世紀以來我國召開的第一次衛生與健康大會,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入攻堅時期、健康中國建設全面推進之際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在我國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歷程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的戰略高度,全面總結了黨領導衛生與健康事業取得的輝煌成就和基本經驗,深刻闡述了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大意義、指導思想、工作方針、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是指導健康中國建設的綱領性文獻。李克強總理就全面深化醫改、加快發展健康產業等作出的系統部署,對衛生與健康事業改革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劉延東副總理對貫徹落實好會議精神、開創健康中國建設新局面提出了明確要求。中醫藥系統廣大幹部職工,要深刻領會大會精神,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的重要講話精神,準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的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

會議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健康中國』提升為國家戰略,在以往工作的基礎上,堅持用中國式辦法解決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這個世界性難題。中醫藥作為我國獨特的衛生資源、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優秀的文化資源和重要的生態資源,得到高度重視和大力扶持,『五種資源』的潛力和活力不斷激發和釋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醫藥系統廣大幹部職工一定要牢牢把握大好機遇,勇於承擔歷史使命,紮實做好本職工作,確保中央對中醫藥工作的決策部署落地落實,更好地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更好地助力健康中國建設,更好地服務和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健康。

會議要求,要把學習貫徹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劉延東副總理重要講話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認真組織好傳達學習,切實抓好貫徹落實,以良好的工作作風、紮實有效的工作措施,確保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落地生根、見到實效。

一要深刻領會和把握好衛生與健康工作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重要地位的深刻內涵,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推動中醫藥各項工作向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聚焦和發力。

二要深刻領會和把握好新形勢下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全面把握工作方針與時俱進和創新發展的深刻內涵和基本要求,着力推動中醫藥與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

三要深刻領會和把握好預防為主工作方針的深刻內涵,注重發揮中醫藥在治未病中的重要作用,重視重大疾病防控,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努力實現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的過程中發揮中醫藥的特色與優勢。

四要深刻領會和把握好中西醫並重工作方針的內涵要義,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療、疾病康復中的重要作用,縱深推進深化醫改中醫藥工作,發展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中醫藥產業,全力打造中國標準和中國品牌。

五要深刻領會和把握好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總體要求,牢固樹立『大健康』理念,站在全局的、長遠的、整體的角度思考謀劃中醫藥發展,推動加快轉變健康領域發展方式,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中醫藥健康服務,實現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良性協調。

六要深刻領會和把握好人民共建共享的根本要義,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為人民健康服務這一根本點,毫不動搖把公益性寫在中醫藥事業的旗幟上。

七要深刻領會和把握好中醫藥改革發展的工作重點,聚焦重點領域,抓住關鍵環節,建立健全中醫藥法規,建立健全中醫藥發展的政策舉措,建立健全中醫藥管理體系,建立健全適合中醫藥發展的評價體系、標準體系,推進中醫藥科技創新,完善中醫藥服務體系,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着力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把老祖宗留給我們的中醫藥寶庫保護好、傳承好、發展好,為建設健康中國作出更大貢獻。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