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互学互鉴,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融合发展,发挥人文交流在推动健康合作中的独特作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将健康促进与传统医学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大会特设的中医药发展平行论坛,更展示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累累硕果。中医药以其独特的作用,在健康促进的大舞台上魅力尽显。 一次健康理念的革新 甘肃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刘维忠在大会开幕式后由衷感叹:“国家能够重视中医药在健康促进中的独特作用,是老百姓之福。” 从“治已病”到“未病先防”,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已经摆在与西医同等重要的地位。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黄泽民告诉记者:“中医药既要守护城市居民健康,在全球健康促进事业中也不能缺位。” 中医药不仅维护个体健康,更与城市健康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在这一点上,陕西省西安市副市长李婧非常认同,她说,《[wiki]黄帝内经[/wiki]》中提出,促进人的健康要“形神相即”,明代医家汪绮石曾在《[wiki]中外卫生要旨[/wiki]》中提出“养生当以养心为先”。人是城市的核心,有了人的健康,才能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对于有1100万常住人口的湖北省武汉市,研究如何守护市民精神卫生健康是副市长张光清的头等大事。张光清介绍,该市明确了医疗卫生空间布局,探索了西医、中医、工作治疗、娱乐治疗、心理治疗“五位一体”的医疗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干预、医疗、康复一条龙服务体系。 加速与现代医学优势互补 与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有利于中医药自身增强健康供给和服务能力,也有利于为全体人民提供更完善的基本卫生与健康服务。刘维忠举例说,如中医药以及中医膳食能很大程度解决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慢病患者终身服药问题。 截至2015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达到1.38亿,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中,中医与现代医学融合产出的科技成果,将会激发蓬勃的产业活力。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总工程师罗椅民预测,随着老龄化的不断深化,健康辅具、中医养生类等智能化的适老辅具产业将借助大数据、物联网的平台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慢病时代,中医药发展大有可为。”在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中医药发展论坛上,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和上海市科协主席陈凯先两位院士“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在应对慢性、复杂性疾病上。 “扶正化瘀方治疗慢性肝纤维化,在美国已经完成二期临床试验,三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西医结合的疗法明显延长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陈凯先用实际成果数据向各国参会代表阐释中医药在维护健康方面的独特优势。 张伯礼非常认同这一观点,“经过20年发展,中医药产值增长了30倍,同时培育了过亿品种500多个,过十亿的品种50多个,形成了聚集度,提高了产品质量。”他坚信,传统的中医在今天依然有强大的生命力。 “以治病为主要目标的医学模式并不能遏制慢性病增长的趋势,必须要把医学发展战略转向预防疾病、维护健康的方向,只有这样才是可持续医学。中医药就在治疗慢性、复杂性疾病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是用整体多靶点,多层次作用的调节。”陈凯先表示。 共享中医药健康促进成果 上海长宁区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4.01岁,高于上海市平均水平1.3岁,其健康“秘笈”源自于全区对中医治未病的探索。 区长顾洪辉介绍,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在长宁区已历经5年的探索,该区将社区中医预防保健工作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家庭医生制度建设紧密结合,在硬件上通过改扩建等方式在各社区形成了中医“防治一体化”门诊,以及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五位一体”健康管理模式,区域“治未病”信息管理系统也为百姓创造了信息互联互通的平台。中医参与全程健康管理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日本作为全世界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防治‘未病’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日本神奈川县国际战略和健康促进办公室执行主任金井信隆说,神奈川县以“治疗未病”为目标,采用先进的健康医疗技术,给老年人提供适当的帮助,提高人均寿命。同时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理念,创造新的产业和市场。 “我们还有一些传统的治疗师,使用传统药物治疗疾病,我认为要把他们纳入主流医学科学框架中。”南非夸祖鲁-纳塔尔省省长向大会呼吁。 “未来15年,全球都将挖掘传统与补充医学对卫生保健的潜力,建立覆盖全民的‘以人为本’的医疗保障。”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与补充医学处处长张奇的一番话,给了世界各国传统医学发展的莫大信心。 张奇认为,传统医学能够有更广的覆盖面,希望世卫组织各个成员国能够采取全盘考虑的方式,在工作队伍、提供服务、信息技术、草药、融资、政策等方面,基于本国国情和政策,整合传统与补充医学,融入现代卫生体系。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