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李永革·一輩子修故宮的人 用一生做好一件事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6-12-10 21:31| 發佈者: 張啟功| 查看: 2267| 評論: 0|來自: 國學網

摘要: 1975年部隊退役後來到故宮,當了十年木匠,因工作出色成了故宮修繕技藝部的副主任。作為新中國故宮修繕的第三代工匠,李永革直接參與了故宮的第二和第三次大修。修了一輩子故宮,到了卸任的年齡,他卻作為官式古建築 ...

1975年部隊退役後來到故宮,當了十年木匠,因工作出色成了故宮修繕技藝部的副主任。作為新中國故宮修繕的第三代工匠,李永革直接參與了故宮的第二和第三次大修。修了一輩子故宮,到了卸任的年齡,他卻作為官式古建築營造技藝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承擔起了技藝傳承工作,授徒傳藝,任重道遠。在他的身上有着典型的用一生,做好一件事的屬於傳統匠人的匠心和精神。

師傅趙崇茂退休的時候, 塞給李永革一張紙條:勿要一得自矜,淺嘗輒止。這幾個字李永革至今記得清清楚楚。古建修繕是一輩子學習的事兒, 每次都有沒見過的東西。

故宮是明清兩代建築的活教課書

第三代工匠

李永革所在的修繕技藝部位於故宮的外西路,這裏原來是內務府造辦處,為宮廷製造生活器具。清代鼎盛時期,造辦處下設24個工坊,薈萃了全國的能工巧匠。現在的修繕技藝部保持了它在功能上的延續。早年間,李永革家住在鼓樓。他每天騎着自行車,十幾分鐘後就能穿過北京早高峯的車水馬龍來到和百年前區別不大的靜謐宮城,他覺得十分愜意。

李永革的辦公室在一間平房裏。老式的辦公室中還有搪瓷臉盆和盆架子,牆上掛着一張民國時期的故宮全景圖,桌子上是宮殿建築的燙樣和鎏金斗拱的模型。李永革一頭白髮,穿着襯衣和布鞋,開口是濃重京腔:我1985年29歲的時候就坐在這個位置上了。李永革說,他1975年從部隊退役後來到故宮,當了10年的木匠,然後因為工作出色成了修繕技藝部的副主任。兩年前他原本到了卸任的年齡,卻更加忙碌起來:作為官式古建築營造技藝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他現在負責技藝傳承工作。

官式古建築營造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李永革

李永革說,來故宮上班是父親的建議,父親是個木匠,他也想繼續學父親的這門手藝。一般的建築公司就是支模板、安門窗,父親說還是故宮古建隊的木工技術最複雜,能學到真東西。李永革第一天來是從西華門進來的,當時一下子就被震住了:這麼大的宮殿群,是怎麼修起來的?他被帶到一個叫趙崇茂的師傅面前,趙師傅身邊已經有兩個年輕人在學藝了。我開始刨木頭,腰板直,姿勢也對,因為我在家做過木工活兒啊。就在師傅的誇獎聲中,李永革開始了做木匠修故宮的日子。

按照代際關係來算,李永革算是新中國故宮修繕的第三代工匠。新中國成立之後故宮的三次大修成就了三代工匠,也培養了一代代的學徒。第一次大修是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故宮提出了一個5年治理與搶險的規劃。針對大量古建築年久失修的問題,故宮邀請了在古建八大作瓦木土石扎、油漆彩畫糊中各懷絕技、各占山頭的10位工匠進入故宮,他們就是第一代工匠,後來被稱作故宮十老。這個過程中,戴季秋、趙崇茂、翁克良跟隨馬進考、杜伯堂等師傅維修西北角樓,維修結束後,繼續學習製作模型。至今故宮古建部仍然保留着西北角樓一角四分之一模型、鍾粹宮正殿歇山殿大木結構的一角和御花園四柱八角盝頂亭模型。樸學林、鄧九安、王友蘭跟隨周鳳山、張國安師傅修補屋頂琉璃瓦面;張德恆、張德才、王仲傑則跟隨張連卿、何文奎等師傅重新做了三大殿彩畫,並按照比例將故宮大部分彩畫進行臨摹,製成了【[wiki]故宮建築彩畫圖錄[/wiki]】。故宮第一次大修中,第二代工匠練就了紮實的基本功,到了第二次大修他們已經能擔當主力。

第二次大修從1973年開始,故宮制訂了第二個五年規劃【[wiki]故宮博物院五年修繕保護規劃[/wiki]】。為了完成這次大修,故宮工程隊(修繕技藝部的前身)對外招聘了300名青年,李永革就是其中之一。他跟着趙崇茂、戴季秋師傅,相繼參加了午門正樓、崇樓、東西燕翅樓、太和門東西朝房、鍾粹宮、景仁宮、齋宮、奉先殿、皇極殿、暢音閣、閱是樓、遂初堂、慶壽堂、養心殿、慈寧花園、東南角樓等施工工程。1975年到1979年年間,每到冬季來臨不適合室外作業的時候,第二代工匠就會為新來的年輕人講授業務知識,李永革一直保存着一份1979年的冬訓講義。

第三次大修,是在21世紀初【[wiki]故宮保護總體規劃大綱(20022020)[/wiki]】出台後開啟的100年來最大規模的維修保護工作,包括武英殿試點工程、太和殿挑頂大修工程、慈寧宮落架大修工程、建福宮復建工程等重大項目。第三代故宮工匠正式登場,李永革成為這一系列工程的負責人。

回顧在故宮工作的一輩子,李永革覺得自己的成長過程和第一、二代修故宮的工匠並沒有太大區別:都是在一次次實操訓練中磨鍊手藝的,逐漸明白了古建維修的各種門道。只不過擱以前,學手藝要搞磕頭拜師,我進故宮的那年不興這套了。而老師傅對你呢,也是傾囊相授。李永革跟着趙崇茂學習,卻一直沒有師徒的名分,這倒成了他的一個遺憾。

最輝煌的時候,故宮的工作人員有800多人,古建工程隊就有400多人,是故宮人數最多的部門。可這支古建隊伍雖然有國家文物局頒發的文物修繕工程資質證書,但因為不是企業性質,沒有營業執照,無法參與投標,在市場化的過程中逐漸被排斥在大型維修工程之外。現在的修繕技藝部日常要做兩方面的工作,分別是古建築的維修保養以及修繕工藝的傳承。按照設想,儘管修繕技藝部不能再直接參與大工程,卻可以培訓新來的年輕人,將來讓他們在工地現場做管理人員,確保外來施工隊伍正確操作。

可是,如果沒有足夠的工程量來做平時的練手,年輕人能積累出經驗嗎?時代變遷,李永革從一名木匠成長為古建築維修專家的經歷更顯得難能可貴。

木建築的門道

在故宮做木匠,並不是一上來就修整座大殿,剛開始也是做一些不起眼的工作。今天修個隔扇,明天補根柱子,師傅帶着幹什麼就學什麼,最後知識零存整取。雖然李永革最先認識的是趙崇茂師傅,但時間一久,其他年長的師傅都成了他的老師。趙師傅善於總結規律,平時話也多;戴季秋師傅做過不少建築模型,知識紮實,就是人一多就說不出話,要私下裏請教。摸透了師傅們的性格,李永革便很快受益。同樣的事情,這個師傅講得很清楚了,另一個師傅走過來又問,明白嗎?我還說,不明白,於是又能聽一遍。兩個師傅從不同角度來講,使我也加深了印象。讓李永革感動的還有一位安海師傅。剛做學徒沒多久,有一次要去添配一扇窗戶,我以為打下手就行了,安師傅卻主動讓我在木材上畫線、開鑿榫卯。擱平常,老師傅唰唰幾下就弄完了,這是要主動培養新人啊!

官式木建築和民間建築有什麼區別?最大的當然是體量不同。宋代【[wiki]營造法式[/wiki]】一書的編纂者李誡提出以材作為木組件的標準量度單位,並根據建築中木組件大小把材劃為8個等級,設固定比例。用來建造皇宮的木組件用的是一個等級,用來興建普通商人住宅的木組件則根據一個較小的等級製造。建築物內每件木材,大至木柱和橫樑,小至檁條和椽子,尺寸都是材的倍數或者分數。皇宮和民宅在結構系統上是一樣的,只不過前者是後者的誇張版。

體量巨大的宮殿需要大型木料來支撐。明代剛修建故宮時非常奢侈,民間傳說用的是金絲楠木,木料中暗藏金絲,在陽光照射下備顯華美。其實宮廷記載裏就是楠木,沒有金絲二字。楠木生長在200年以上,裏面會出現一種樹脂的結晶,就是所謂的金絲。到了清朝,開始使用紅松。後來國力衰退,再加上足夠大的紅松也難以尋覓,故宮裏便使用了木料包鑲拼接的工藝。進入故宮後,李永革定期會和同事們在東北尋找修補時所需要的合適木材。有一次,一位滿族的老先生竟然自願把準備給自己造棺材的紅松木賣給他們。國內全面禁止採伐天然紅松後,故宮近些年開始從東南亞國家進口大口徑木材了。

木料大,因此工匠畫線時心理壓力也大。畫線是木工將木材製成一定形狀之前做標記的過程,木工作品的成敗有三分畫線七分做的說法。畫錯一道線就是廢掉一根大梁,這責任有多重!所以李永革說,老師傅畫線之後都不是馬上去砍或鋸,還要留下半天時間,過過腦子,覆核尺寸。

去過故宮大修現場的人,就會發現這裏和外面工地的勞作景象有個明顯的區別:這裏沒有起重機,建築材料都是以手推車的形式送往工地,遇到人力無法運送的木料時,工人們會使用百年不變的工具滑輪組。故宮修繕,尊重四原原則,即原材料、原工藝、原結構、原形制。在不影響體現傳統工藝技術手法特點的地方工匠可以用電動工具,比如開荒料、截頭。大多數時候工匠都用傳統工具:木匠畫線用的是墨斗、畫簽、毛筆、方尺、杖竿、五尺,加工製作木構件使用的工具有錛、鑿、斧、鋸、刨等等。老祖宗聰明得很。李永革說,比如排杖竿,就是拿着一種四方截面的木竿去量柱子、梁架、進深等尺寸,然後在竿子上做標記。為什麼要這樣?李永革拿出兩盒外面買的捲尺,然後在紙上量着畫出10厘米的線段,兩條線居然並不完全一樣長。10厘米誤差就這樣,要是去量20多米高的柱子呢?差一點,榫卯就合不上。老祖宗的方法看起來笨拙,但更實用。

以前拜師學藝,是三年零一節不是說三年的時間過去,再隨着下一個節日的到來就可以出師了,而是說在師傅家裏端茶倒水當用人三年多,到這個時候師傅才真正領着你去看他做活兒。三年之後,我們還真有個考核,就是做一扇十字條的木門,上面四塊玻璃。順利做出來,證明技術過關,但經驗差得遠呢。古建修繕是一輩子學習的事兒,每次都有沒見過的東西。李永革說。

1981年故宮維修東南角樓,李永革主動報名,那成了他受益匪淺的一次經歷。故宮的角樓按照順時針的順序相繼修繕:1951年西北角樓、1959年東北角樓、1981年東南角樓、1984年西南角樓。木工都以參加過幾個角樓修繕為傲,因為角樓不僅結構複雜,而且缺乏規律性,四個角樓四個樣子。【[wiki]清式營造則例[/wiki]】中將大木建築分成廡殿、硬山、懸山和歇山四種樣式,角樓是不同於任何一個門類的雜式。一般人形容角樓是9梁18柱72條脊,其實比這要繁複。三層屋檐共計有28個翼角、16個窩角、28個窩角溝、10面山花,72條脊之外還有背後掩斷的10條脊。屋頂上的吻獸共有230隻,比太和殿的吻獸多出一倍以上。李永革介紹說。傳說當年營建角樓時,由於設計難度大,工匠們傷透了腦筋。後來是木工的祖師爺魯班下凡,手裏提着一個蟈蟈籠子,這個籠子不一般,正是設計者所盼望的那種設計精巧的角樓模型。

李永革在這次修繕中接觸了斗拱的做法。斗拱是中國木建築結構特有的形制,是較大的建築物柱子和屋頂之間的過渡部分,它可以將支出來的屋檐的重量先轉移到額枋上再到柱子上。斗拱木構件的規矩多、尺寸多、講究多。乍接觸時頭昏腦漲,逐漸才覺得有意思。像那些螞蚱頭 霸王拳和麻葉頭之類的名字都是流傳下來很形象的說法。除了斗拱之外,角樓落架大修時拆下來的木構件數量龐大,怎樣保證還能將它們復原回去,也有技巧。老工匠是靠標寫大木號傳遞位置信息的,它比ABCD或者1234更加準確。以前的木匠未必認識多少字,但至少會掌握20個字:前後老檐柱,上下金脊枋。東西南北向,穿插抱頭梁。有了這20個字,木匠就可以在構件的相應位置題寫,就能確定構件朝向、如何組裝。等到後來修西南角樓的時候,李永革已經從參與人員變成了主管領導,工作能主持得井井有條,全靠第一次的經驗。

修復太和殿

古建八大作裏,最核心的是鐵三角的技藝:木作、瓦作、油漆彩畫作。其他技藝,比如架木搭設的搭彩作,因為過去的杉槁、竹槁、連繩、標棍都換成了鐵杆和鐵構件,已經日益萎縮了;夯砸地基的土作已經被機械化代替。李永革說。走上領導崗位後,他繼續鑽研其他門類的知識,逐漸成為通曉整個官式營造技藝體系的專家。

2006年到2008年故宮太和殿的修繕是李永革主持過的最重要的一項工程。太和殿俗稱金鑾殿,位於紫禁城中軸線上最顯要的位置,是我國現存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古代建築物。在當時,如此大規模的保護維修是太和殿重建300多年來的首次。最能體現大修難度的便是瓦作中苫背的環節。苫背是指在房頂做灰背的過程,它相當於為木建築添上防水層。有句口訣是三漿三壓,也就是上三遍石灰漿,然後再壓上三遍。但這是個虛數。趕上晴天,幹得快,三漿三壓硬度就能符合要求,要是趕上陰天,說不定就要六漿六壓。這樣的話,到了下班時間你也不能走,還要堅持把活兒幹完,否則第二天來了上面就有裂縫。老工匠的做工就非常瓷實。苫背好壞是決定古建壽命的關鍵,否則很容易出現尿檐,水從屋檐下漏出來。古建築就怕漏雨,越漏越壞,越壞越漏,最後倒塌。

和石灰也有學問。李永革在琢磨透一件事後,總喜歡用生活中的例子來給工人們講解。石灰在建築上用得很普遍,但是不同的用途就有不同的和法。就跟和面似的,擀餃子皮或者做麵條,什麼時候用開水,什麼時候用涼水,怎樣的比例,要心裏有數。做學徒的時候,趙崇茂師傅經常提點李永革:你小子筋勁兒不對。但什麼是筋勁兒師傅也說不清楚。後來李永革明白了,也對工人們講這個詞:就是對分寸和火候的掌握,用力大小,幹活兒時間長短,材料使用的多少等等,怎麼樣就算筋勁兒使對了,要自己摸索。

太和殿當時出現了屋頂瓦面塌陷的狀況,為了探查原因,李永革帶着施工隊伍揭開屋頂上檐東西兩山面進行檢查,結果就有了意外發現:根據【[wiki]中國古代建築技術史[/wiki]】中的記載,專家此前一致認為最高等級建築的太和殿的屋面苫背也應該為最高規制,所以維修方案中選了鉛背(鉛背:屋面苫背的最高規制,指將鉛砸成薄片鋪在屋面上,上下都要加麻料,再上灰背、泥背。編者注) 的做法。但事實上太和殿屋面苫背採用了最簡單的苫背材料與方法:首先在望板上鋪桐油灰約2毫米,之後塗上8到10厘米的白麻刀灰,在白麻刀灰背上直接鋪瓦。(本資料來自【[wiki]太和殿維修工程施工紀實(20062008)[/wiki]】,由故宮古建修繕中心太和殿維修工程項目部提供。編者注)於是我們決定尊重歷史,就按最樸素的做法來進行原狀修復。李永革說。

彩畫繪製是太和殿維修工程的重點和亮點。施工前李永革帶着同事們多次到現場勘查並與老照片對比,發現太和殿外檐20世紀五六十年代繪製的彩畫的紋飾隨意,與歷史原貌不相符,而太和殿內檐仍完好地保留着清代早期和中期的面貌,因此需要重做外檐彩畫,重現歷史風貌。起譜子是畫彩畫的第一個步驟。傳統的方法是根據木構件的尺寸來繪製大樣,由設計者創作,細節部分有許多個人特色。但為了保證重做彩畫的原真性,我們採用了一種名為套起的方法進行繪製。套起是基本沒有創造的,與複製的意義相似。太和殿外檐彩畫大部分是根據內檐相應位置木構件上彩畫的拓片起的譜子。

太和殿彩畫為皇家最高等級的金龍和璽,上面大量使用了含金量98%的庫金和含金量74%的赤金,且相互交錯。比如斗拱,以斗拱每攢為準,坐斗為藍,貼庫金;坐斗為綠,貼赤金。以此類推,庫金、赤金相間來貼,極易貼混。李永革要求工人們每人只能貼一種金箔,避免搞錯。

2008年,當太和殿去掉圍擋,重新以威嚴壯觀的面貌展現在遊客面前的時候,李永革還在忙碌一件和太和殿有關的工作撰寫【[wiki]太和殿維修工程施工紀實[/wiki]】。故宮維修缺乏這樣的記錄。李永革說。他曾經去日本奈良的藥師寺參觀,發現那座建於公元680年的寺廟存留下來1 000多本維修筆記,這讓他深受觸動。太和殿始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之後數次因火災重建。現在的太和殿是康熙三十六年(1697)重建後的形制。新中國成立以後,太和殿還經過大大小小6次修繕。但在2008年之前唯一可查的詳細記錄,仍然是康熙年間寫下的那本【[wiki]太和殿維修紀事[/wiki]】。

傳承之憂

李永革從來都覺得精力旺盛,平時經常下工地,直到有一天爬高的時候覺得有些吃力,他意識到自己不再年輕了。那是2003年,他47歲。再看看和自己同一批進來的人,有高血壓、心臟病的,老年病都提前光臨了。他意識到了技藝傳承的緊迫性。2005年,李永革在故宮搞了第一次隆重的拜師儀式,是第二代工匠和第三代工匠正式確立師徒關係,為了將傳承脈絡理順,也為了了卻許多人的心願。2007年,李永革又組織了第二次拜師,從參與故宮第三次大修的工程隊伍中選了10個不錯的苗子讓第三代工匠帶着學習。然而他們卻稱不上第四代工匠,隨着大修告一段落,這些工人相繼離開了故宮。你也可以看成,官式古建營造技藝得到了更廣泛的推廣。李永革自我安慰般地說道。

製作燙樣的過程

李永革寄予厚望的是2013年修繕技藝部面向社會招到的15名學員,他們被分成瓦木和油石兩個組。因為瓦作和木作,或者油彩作和石作彼此間都有相通的東西。現在年輕人文化水平高,掌握速度快,沒必要單打一。

第三代師傅手把手地給予學員最好的指導。在辦公室旁邊的一間屋子裏,一個學員正在一絲不苟地做着磚雕。這個叫作透風,在靠近柱子的牆壁上下各有一塊,上面有眼兒,為的就是能讓空氣流動,柱子不至於糟朽。李永革介紹,一個好的透風要花費雕工一天多的時間,哪裏是花朵,哪裏放瑞獸,都有說法,做出來成本就在四五百塊錢。有的施工隊想買那種便宜的透風:磚廠在磚燒制之前還是軟的時候用竹籤子畫出個花瓣之類的淺淺的圖案。我堅決不允許,這樣就失去官式建築的講究了。

第三代工匠正在向第四代學員傳授木工技藝

另外一位學員正在製作明代斗拱和清代斗拱的比較模型。清雍正十二年(1734)時,出了一個清木作宮廷做法,就是把做的斗拱的尺寸進行一個詳細的規定,明代的時候沒有。但是明代也是在繼承原來的元制或者是類似宋制,是這麼演變過來的。所以明清兩代的斗拱還是有很大差別。李永革說。故宮是明清兩代建築的活教科書。比如一個大殿裏,一個木構件朽了,人們都想要換掉它。可是它有可能偏偏就不能換,因為只有這個東西才能說明它的建築年代,換掉後就歷史信息不明了。目睹過外來施工隊伍裏一些昨天還在地裏刨白薯種白菜,今天就來修文物的工人極不專業的操作,李永革最擔心的是他們會把故宮的特徵修沒了。到時故宮就不是故宮了,就成現代宮殿了。

學員剛剛製作好的鎏金斗拱中的木頭構件

這撥精挑細選出來的年輕人現在還是面臨兩個問題,除了缺少參與大型工程練手的機會外,他們也沒有被納入故宮正式人員編制,30多歲的人,都是拖家帶口的,經濟壓力大。到現在,15名學員還剩下9個。他們還會成為和李永革一樣,一輩子修故宮的人嗎?

原標題:李永革:一輩子修故宮的人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