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wiki] 甘肅玉門關附近的漢長城遺址。長年的定向風蝕,使這段長城形成了如同『搓板』一樣的形態。 [wiki][/wiki] 河北張北的秦長城遺址。羊群走過的碎石壟,就是當年阻擋千軍萬馬的長城。 [wiki][/wiki] 遼寧九門口水長城,已成為代表性的長城景區。 12月1日,【[wiki]長城保護條例[/wiki]】實施滿十周年。11月30日,國家文物局發布【[wiki]中國長城保護報告[/wiki]】(以下簡稱【[wiki]保護報告[/wiki]】),這是第一次以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的名義,發布專項文物資源的保護管理狀況。 12月3日,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就相關話題接受了本報記者獨家專訪。 地方政府必須切實擔起保護的責任 說起長城,人們腦海中浮現的總是八達嶺、山海關、嘉峪關的雄姿。其實,由於分布地域廣,修築延續時間長,除個別點段為磚石結構外,長城主體多為就地取材、夯土構築。長期以來,自然侵蝕風化、人類生產生活和歷史環境變遷等,使保存至今的長城大多已坍塌、損毀,甚至地面部分已全部消失。 正是由於絕大多數長城段已不具備展示功能,無法實現旅遊開發,對它們的保護就往往被一些地方政府忽視。宋新潮介紹,在今年8月至10月,國家文物局開展的『【[wiki]長城保護條例[/wiki]】實施情況專項督察』(以下簡稱『專項督察』)中,地方政府領導責任落實不到位是最突出的問題。督察考核滿分100分,其中『領導責任』占10分,北京得分最高,為8分,而有兩個省僅得了1分。 專項督察結果還顯示,截至今年9月,各省級政府劃定已公布的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僅占全部長城段落的42.9%,甚至有三個省市尚未依法劃定公布。 【[wiki]保護報告[/wiki]】在向社會公布了近十年來長城保護工作成效的同時,也沒有迴避存在的問題。在落實政府責任方面,【[wiki]保護報告[/wiki]】寫道:『加大執法督察力度,嚴格責任追究,讓「有責必問、問責必嚴」成為長城保護管理的新常態』。 ●記者快評 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為長城保護專項督察點讚。 長城保護要確保真實性 今年,遼寧綏中長城修繕、山西山陰『月亮門』長城坍塌等事件都引發社會高度關注,由此可見,專業保護與社會期待之間的不平衡。長城到底怎麼保護? 宋新潮表示,必須堅持真實性原則。作為世界上體量最大、分布最廣的文化遺產,長城本體形態是豐富多樣的,『它當下的形態是由自然、人為和社會變遷共同塑造而成。』他說,在保護時,要確保其獨特的文化樣貌。 山西倒塌的『月亮門』,原是明代長城的一座敵樓,20世紀50年代將之拆成倒塌時的樣子。『雖然當年拆敵樓是對長城本體的破壞,但這個「月亮門」已成為當地民眾一代人的記憶。修繕時,是恢復明長城敵樓,還是「月亮門」?』記者問。宋新潮表示,目前還處於專家論證階段。 他認為,長城曾是許多重大歷史事件的見證,修繕時要最大限度地保留不同時期的重要歷史遺存和信息。他舉例說,抗戰時期留在長城上的印痕,在保護修繕時就要保留,而不是恢復長城初建時的樣子。這種歷史信息還包括長城與周邊環境的協調一致性。遼寧綏中『長城被抹平』事件中,就是由於忽略了這一點,破壞了長城古樸的整體風貌。 其實,國務院在公布長城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時,有的點段屬『古代建築』,有的點段是『古遺址』,這本身就顯示出了長城形態的多樣性,因此『保護時一定要加以區分,絕非一說長城保護就得修成八達嶺、山海關那樣的。』宋新潮說。 ●記者快評 當專業保護遇上不專業但真愛長城的民眾,凸顯的是長城保護理念尚未深入人心、行業與公眾缺乏溝通、信息不對稱等問題……這給文物部門提了個醒:加大宣傳力度、暢通交流渠道、創新參與方式,也是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內容。 長城保護要融入時代生活 『政府主導,公眾參與』的保護,是包括長城保護在內的我國文化遺產保護的理想狀態。 日前,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與互聯網企業合作,吸引10萬餘人參與長城維修公募活動,成為社會力量參與長城保護的新樣式。雖然,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保護長城的隊伍中來,但是從整體上看,保護長城尚未成為公眾的行為自覺。 在一些地區,當地居民完全不知道自家門口那條土壟就是長城,更想不到村口那個大土台就是長城的烽燧。對於更多的公眾,保護長城是國家、政府的事,與己無關。在這種狀態下,如何激發公眾參與保護長城的積極性? 對於記者的問題,宋新潮表示,打破僵局的方法就是——讓保護長城與人們的生活發生關聯,把保護融入時代生活中,『左手摸着現代社會,右手觸及古代文明,才能帶來心靈的激盪。』他說。 對於長城沿線的民眾,通過教育傳播,讓他們理解『家住長城邊』的意義,從愛家鄉的角度來激發保護的熱情,是目前不少地區正在做的事情。而對於更廣泛的民眾,開放展示是最直接的關聯。【[wiki]保護報告[/wiki]】顯示,全國有長城景區92處,其中八達嶺、金山嶺、鎮北台等點段成為長城旅遊的代表性景區,有力地推動了區域經濟增長及國家扶貧攻堅戰略的實施。 然而,開發與保護的平衡問題並未得到所有人的重視。在已開闢的長城景區中,有50處未依法在省級以上文物部門備案,有49處未核定旅遊容量指標,占比超過50%。也就是說,超過一半的人靠着長城掙了錢,卻忽略了對長城的保護。 對於攀爬『野長城』的現象,宋新潮認為,應增加教育傳播,讓更多的人知道,這種行為其實是對長城的傷害。『我覺得,最理想的狀態是,達到開放標準的長城點段都向公眾免費開放,但限定人數,就如同博物館免費開放一樣。』他說。 ●記者快評 保護成果惠及民眾,既是文化遺產保護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增強遺產保護與民眾關聯度、激發民眾參與積極性的重要途徑。長城保護,政府、學界、公眾,一個都不能少! (本報記者 李 韻) 本文配圖均為李韻攝/光明圖片 【鏈接】 萬里長城有四萬里 【[wiki]中國長城保護報告[/wiki]】稱,歷時4年的田野調查和兩年的認定,我國的長城資源分布於15個省區市,總長度21196.18千米。 長城居然有四萬里! 長城包括秦漢及早期長城、明長城和其他長城。 春秋戰國長城主要分布區域包括冀、晉、蒙、遼、魯、豫、陝、甘、寧等省區,現存長度3080.14千米;秦統一後,將燕、趙、秦三國的北部長城連為一體,『延袤萬餘里』;漢代長城東起遼東,西至甘肅玉門關,主要分布區域包括冀、晉、蒙、遼、甘、寧等省區,玉門關以西至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市,連綿分布有漢代烽燧遺蹟。秦漢長城現存長度3680.26千米。 明長城資源保存相對完整、形制類型豐富,主要分布區域包括京、津、冀、晉、蒙、遼、陝、甘、青、寧10個省區市。其主線東起遼寧虎山,西至甘肅嘉峪關,在冀、晉、遼、陝、甘、寧等地還出現多處分支。現存長度8851.8千米。 歷史上北魏、北齊、隋、唐、五代、宋、西夏、遼等時代均不同程度修築過長城,或在局部地區新建了具備長城特徵的防禦體系,亦被認定為長城資源,現存1500餘千米。此外,金代在今黑龍江省甘南縣,經河北至內蒙古自治區四子王旗一線,修築了以壕溝為防禦工程主體的界壕體系,稱之為『金界壕』,現存長度4010.48千米。 本報記者 李韻整理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