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弘揚『青蒿素精神』,促進醫藥事業發展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2017-1-9 13:32| 發布者: 懋基| 查看: 2241| 評論: 0|原作者: 張伯禮|來自: 中國中醫藥報 

摘要: 屠呦呦發現青蒿素,爲人類帶來一種全新結構的抗瘧新藥,爲人類抗擊瘧疾提供了有效的『武器』,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數百萬人的生命,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是中醫藥學對世界醫藥學的重要貢獻。屠呦呦也因此獲 ...
聲明 / 聲明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屠呦呦發現青蒿素,爲人類帶來一種全新結構的抗瘧新藥,爲人類抗擊瘧疾提供了有效的『武器』,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數百萬人的生命,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是中醫藥學對世界醫藥學的重要貢獻。屠呦呦也因此獲得了2015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是中國科學家的本土研究成果首次獲諾貝爾科學獎,全球華人爲之歡欣鼓舞。

屠呦呦獲得諾獎引發了廣泛討論,涉及國家科技體制、中醫藥發展方向、人才評價機制、智慧財產權保護等方面,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回顧青蒿素研究成功的歷程,從管理層面、人才評價、成果轉化、研究思路和技術層面都有很好的經驗和啟示。歷經漫長科研路,風雨過後映彩虹,站在更高層次上審視,透過紛雜爭嘈的迷茫,折射升華出一種精神——『青蒿素精神』,我們嘗試著詮釋其內涵,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面向需求,力求突破

醫學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要解除病痛,維護健康。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獎給原始性創新和最有益於人類健康的發現。諾獎帶給我們的啟迪是,醫學領域的研究要圍繞臨床重大問題去攻關,解決臨床難點問題,降低死亡率,提高治癒率和患者生活質量。

青蒿素的研製,抓住了瘧疾防控的需求,多學科、多機構的科研人員協同攻關,堅持不懈,取得成功,挽救了全球數百萬人的生命,這是最爲寶貴和崇高的。

當前,急性傳染性疾病、腫瘤、心腦血管病、糖尿病、抑鬱症等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醫改是世界性難題,醫學模式從疾病醫學向健康醫學的轉變也存在很多難點;新藥的研製必須以臨床療效爲導向,新藥要有新療效,這些都是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醫學研究領域任重道遠,需要解決的難題多多,迫切需要中西醫優勢互補、聯合攻關,爲解決這些難題作出貢獻。切實提高療效,重在產生實實在在的效益。

舉國體制,團結協作

在20世紀中葉,以當時我國研究單位的條件和技術力量,只靠一個部門、一個單位難以完成重大科研項目。然而,在異常艱難的條件下,我國科學家完成了多個科技界的壯舉,包括『兩彈一星』、人工胰島素合成、青蒿素研製成功等,這是我國科學家通過舉國體制下的群體協作實現了技術突破,這益於舉國體制下的協同攻關。『523』項目組匯集了全國60多個單位的500餘名科研人員,他們不計名利、頑強拼搏、團結合作,朝著同一個目標,協同攻關,取得突破,恰恰體現了我國科學家的團結協作精神。屠呦呦在領獎演講中鄭重指出,『這個獎項是頒發給中國科學家群體的』、『全部的研發團隊大協作,努力促進了青蒿素的研究、生產和臨床試驗,解決了當時國內外大量的工作沒有得到結果的耐藥性瘧疾的治療問題",在多次談話中也強調團隊協作精神的重要性。

科學家群體對『523項目』均有重要的貢獻,但個人的貢獻也不能忽視。屠呦呦是第一個把青蒿素帶到『523項目』、第一個提取有100%抑制率的青蒿素、第一個開展了臨床評價研究的科學家,她是青蒿素的首個發現者,因此獲獎實至名歸。青蒿素發現後,在屠呦呦工作基礎上,山東、雲南、上海、北京、廣東等研究單位的科學家先後完成了青蒿素結構鑑定、化學合成、新藥研發及大樣本臨床研究等工作,共同成就了青蒿素這個重大成果。可以比喻爲,屠呦呦貢獻是『1』, 而後續科學家的研究在『1』的後面添加了n個『0』,成爲『10000000…』,也就是集體貢獻使得青蒿素更早更好地造福億萬瘧疾患者。崇尚首創,把集體和個人的作用結合好,建立更靈活、更多元的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有利於充分調動了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更多的年輕人投身到科學研究事業當中,推動我國科學事業的快速發展。

而今,我國經濟實力、科研水平和技術力量與設備已今非昔比,但舉國體制下聯合攻關、協同創新的模式並不過時。在新形勢下,科學家的團結協作精神仍需要大力弘揚。

善於傳承,勇於創新

在屠呦呦進入『523』項目組前,已經開展了跨時二年的研究,但均未能獲得理想的候選藥物。屠呦呦受命參加『523』中草藥抗瘧研究後,她收集整理了歷代醫籍本草和臨床經驗等,彙編成包含640種藥物爲主的抗瘧方藥集,特別是從晉代·葛洪【[wiki]肘後備急方[/wiki]】記載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中獲取靈感,採用了低沸點溶劑提取方法,成功發現了具有100%抗瘧活性的青蒿素結晶。青蒿素研究成功得益於對中醫藥傳統知識的傳承和發揚。

中醫藥有數千年的積累,有精華也有糟粕,可以說是一個『尚未充分開發的寶庫』。正如屠呦呦所講:中醫藥是個偉大的寶庫,但也不是撿來就可以用的,還是需要創新。正是秉承傳承創新精神,從傳統醫藥知識中汲取精華,從古典醫藉經驗中得到啟發,並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深入研究加以提高,才取得了能解決重大疾病難題的重要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中醫科學院建院60周年的賀信中強調,『要切實把中醫藥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在建設健康中國、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譜寫新的篇章』。中醫藥學雖然古老,但其理念和方法並不落後;中醫藥學從來不是封閉的,也是與時俱進、不斷發展的,吸收不同時代的新認識和和技術方法爲我所用。中醫藥學原創思維與現代科技相結合,才能產生原創性成果。我們要發揚傳承創新精神,要善於從古代經典醫籍中尋找創新靈感,也要善於學習借鑑先進科學技術研發提升。

艱苦奮鬥,甘於奉獻

青蒿素研究成功也不是偶然的,除了屠呦呦等科學家團隊對科學事業的不懈追求和勇攀高峰之外,至關重要的還是他們的敬業精神和奉獻精神。如果沒有愛國爲民、甘守清貧、默默耕耘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屠呦呦在接受採訪時講,『對我們來說,就是努力工作,把國家任務完成。只要有任務,孩子一扔,就走了』。爲了加快研發進度,他們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購買大缸等簡陋裝備做提取設備;沒有排風條件,吸入過多有害氣體,對身體造成損害也堅持實驗;爲了確保藥品的安全有效,屠呦呦和她的同事曾親身試藥。大協作組其他同志也是如此,周維善、李國橋、羅澤淵、李英……等科學家都默默無聞,也爲青蒿素後續研究應用做出了貢獻。老一輩科學家以國家爲重、以事業爲重、艱苦奮鬥、埋頭苦幹、甘於奉獻的精神,這也是科研工作者應該具備的優良品格,也是當代應該大力弘揚的精神財富。

在創新驅動成爲國家發展重要戰略的重要歷史時期,爲了進一步推進我國科學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青蒿素精神』應該大力弘揚。屠呦呦最近說:榮譽都應過去了,大家應該靜下心來進行深入研究了。是的,榮譽終將過去,精神卻可長存。青蒿素精神長青!(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 張伯禮)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