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為中醫藥國際化贏得更多話語權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2017-1-29 05:57| 發佈者: 文強| 查看: 8315| 評論: 0|原作者: 陳計智|來自: 中國中醫藥報 

摘要: 日前,由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國際交流與合作分會主辦的第二屆中醫藥國際化論壇在京召開。本屆論壇主題為『中醫藥的國際化與健康中國——推動中醫藥國際化,打造人類健康命運共同體』。來自醫藥、外交等諸多領域的專家學 ...
聲明 / 聲明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日前,由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國際交流與合作分會主辦的第二屆中醫藥國際化論壇在京召開。本屆論壇主題為『中醫藥的國際化與健康中國——推動中醫藥國際化,打造人類健康命運共同體』。來自醫藥、外交等諸多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為中醫藥的國際化標準建言獻策。

外交部原部長、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國際交流與合作分會名譽會長李肇星在論壇上指出,中醫幫我們交了很多國際朋友,然而在中醫國際化路途中,任務重大,其中一條就是向中國老百姓,向全世界的老百姓傳播健康知識,傳授健康技術,將來共同健康快樂的生活。

建立規範和標準 助力中醫藥國際化

據最新的統計數據,中醫藥已傳播到183個國家地區,29個國家設立了傳統醫學的法律,18個國家將針灸納入醫療保險,我國在海外建立了10個中醫藥中心。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院士表示,已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辦了數百所中醫藥院校,培養本土化中醫藥人才。全球78個國家240所孔子學院開設中醫、太極拳等課程,為中醫藥海外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張伯禮認為,一個普通的中醫技術可以治療很多疾病,但需要建立規範和標準。中藥要進入歐美主流醫藥市場,需要大量嚴格深入的研究。當前,我國有多個複方中藥在美國完成II期臨床研究,具有很好的引領作用。

中藥國際化20年來,國內外研究者和管理者不斷溝通,互相學習。通過7個中藥的國際化研究過程,國際上不斷取得共識,也發展了中藥國際化的標準和相關內容。張伯禮表示,中醫藥引領世界靠標準,靠科學數據才能讓人信服,而不是僅僅靠推廣。在標準方面,目前我國已有6項國際標準;9個中藥材品種的27個質量標準已被美國藥典收錄;制定的世界中醫教育標準,已在全球50多個國家地區採用,同時編纂了教學大綱,編制了系列規範教材,目前完成中文版的編寫,正在進行英文語種等翻譯。還建立了國際中醫師資培訓基地,保障全球的中醫藥健康發展。

打造中醫藥健康城市 引領全球健康新航標

『健康城市是健康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藥健康城市是中醫藥服務健康中國的重要領域,對全球健康是重要的示範,具有重要意義。』吉林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吉林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邱德亮表示,中醫藥醫療服務是健康城市醫療服務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中醫醫療機構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可以提供中醫藥服務,具有可及性。中醫藥與養老、旅 游、文化等產業協同發展,形成新業態,作用逐漸凸顯。城市居民對中醫藥的需求、認同和支持,是中醫藥健康城市發展的基礎和動力。中醫藥有關的養生理念、休閒活動、健康旅遊、保健體育等,將成為城市居民的自覺選擇。

甘肅省衛生計生委主任劉維忠認為,城市的設計要健康,要按照中國的五行理論來指導,讓城市的規劃更健康;城市的管理要健康,要依據『天人合一』的理念,把城市的健康工業、農業、健康服務業做好;城市出台的所有政策要健康;人口的養生要健康,要用中醫【[wiki]黃帝內經[/wiki]】指導民眾養生。

邱德亮建議,建設中醫藥健康城市,要做好頂層設計,明確中醫藥健康城市建設的目標、原則、任務、重點,以及保障措施等,針對不同的人群需求,提出具有個性化的解決方案,做出制度性安排;要明確責任主體,多方參與,提供中醫藥服務、中醫藥產品的企事業單位和個人全部參與到中醫藥健康城市的建設中來,建立多方參與的體制機制;要增強服務能力,提高公眾素養,擴大需求。

整合海內外資源 推動中醫藥『走出去』

『為了推進國內外中醫藥的協同發展,我們創立了海外華僑華人中醫藥大會及北京平台,為海外華人華僑15萬中醫從業者,提供中醫藥技術支撐服務。』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局長屠志濤認為,只有在國內『練好內功』,才能推動中醫藥國際化進程,這是中醫藥在國外發展的一個關鍵問題。

目前,北京市與西班牙、巴基斯坦等國家的地方政府分別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實現了雙方政府合作。屠志濤介紹,北京在對外合作中,始終堅持如果不承認中西醫平等、不建中醫院、不承認中醫學位就不簽約的『三不簽』原則。在法制框架下,有一定的政策彈性空間,進而有效發揮當地政府的積極性,滿足當地百姓需求。

福建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阮詩瑋介紹,福建華僑華人1600多萬,華人華僑對推動中醫發展起到重要作用。要充分發揮僑鄉優勢,借力華僑華人推動閩派中醫藥走出去。

阮詩瑋表示,該省今年要以人才為本,搞好高水平研究型人才、臨床骨幹人才和普及型人才的培養,高等教育和跟師帶徒並舉;抓好中醫院和中西醫結合醫院建設和綜合醫院專科醫院中醫科建設,不斷優化臨床診療方案;利用福建華人華僑眾多的有利條件,加強同閩籍中醫校友的聯繫和國際合作,把中醫推廣出去;加強培訓、進修、教育,培養下一代華人華僑的中醫隊伍;繼續辦好泉州-東南亞國際中醫藥學術研討會等交流活動,共同促進,相互提高。

倡導中醫藥『2+1』模式 實現與國外醫療機構『接軌』

如何利用各地資源優勢,帶動中醫藥民族醫藥產業發展成為論壇熱議話題。在『2+1』中醫優勢病種與中醫藥的國際化分論壇上,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黨委書記朱曉新表示,『2+1』模式就是以優勢結合為主導,與國際先進經驗相互借鑑,增強衛生體系中的話語權,促進國內中醫優勢學科,頂尖的學科與國外同類的領先學科的合作,來提升中西醫結合,推動中醫藥的國際化。對於優勢病種和診療體系的選擇。

朱曉新認為,『2+1』的模式要圍繞臨床的重大需求,必須要有臨床療效,並且要高於現代診療的措施,減少死亡率,提高治癒率,提高生活質量。要進行深入的基礎研究,將中醫藥的原創思維與現代科技結合,拿出臨床證據,才能得到國際上的認可。

內蒙古蒙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烏蘭介紹,蒙醫藥在『一帶一路』與醫療外交促進睦鄰友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治療常見病、多發病和疑難病方面,蒙醫用整體觀、寒熱理論、天人合一的治療原則,對血液病、腦卒中、心血管疾病、脾胃病、牛皮癬、蒙醫整骨術治療的骨傷病等140種疾病,都有很好的臨床療效。』烏蘭說,內蒙古蒙醫中醫年門診量達915萬人次,每年有3萬人次蒙古國公民到內蒙古就診,其中90%的患者選擇就診蒙醫蒙藥。

談及未來發展,甘肅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甘培尚表示,目前中醫藥在180多個國家應用,大多數是針灸、推拿,很多國家都是以保健食品的形式服用中藥。中醫要走入國外的一些大醫院,融入他們的主流醫學,可參照用『2+1』的模式,和國外的一些主流的醫院結合發展。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副司長周杰,北京中醫藥大學訪問學者敬天林等行業內外的專家共同發聲,從行業管理政策、中醫藥的國際化標準與溝通機制與中醫藥品牌的發展精神主旨等多個方面進行探討,為中醫藥全面踐行國家戰略,進入世界健康戰略,打造人類健康命運共同體而建言獻策。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