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文化評析·新城建設,非遺保護須先行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7-9-26 10:13| 發布者: 鄧海建| 查看: 1574| 評論: 1

摘要: 爲徹底摸清雄安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寶藏,探明地方傳統文化資源,雄安新區三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啟動。日前,雄安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成果公布,共有非物質文化遺產212項,其中210項呈活態存在。 一座城市 ...

爲徹底摸清雄安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寶藏,探明地方傳統文化資源,雄安新區三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啟動。日前,雄安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成果公布,共有非物質文化遺產212項,其中210項呈活態存在。

一座城市的人文風情在於地域文化的獨特性。獅子會、吹打班、高腔戲……這些特色鮮明、歷史悠久的非遺項目,與其等到失傳了再去懊惱,不如早作謀劃。從這個意義上說,雄安新區三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無疑在新區建設的同時先行了一步——先摸底,再保護;先梳理,再傳承。

非遺口傳心授、世代沿襲,既見人見物見生活,又爲群體生活承載起多元的文化與社會功能。事實上,自2001年崑曲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以來,我國已有39個項目躋身名錄。因此,從更宏觀的視角來看,我國的各級非遺保護是事關人類文化存續的大命題。

這些年,非遺保護越發成爲各界共識。一方面,頂層設計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格外重視。今年,【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發布後,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成爲社會科學領域的焦點。文化部發布的【『十三五』時期文化扶貧工作實施方案】明確提到,要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水平。『誠於中而形於外』,包括非遺在內的優秀傳統文化,對城市秉性、市民素養,對文化認同、心理皈依,都具有基礎性意義。

另一方面,當下非遺傳承中的困難也不少。據統計,截至2015年年底,被認定的國家級傳承人共1986位,已有200多位去世,還有不少人年老體弱,面臨傳承斷代甚至人亡藝絕的問題。加之不少地方要麼『重申報、輕保護』,要麼『重變現、輕傳承』,往往把非遺文化的傳承、弘揚當成一種『暖場雜耍』——平時不保護,臨時秀一秀。時日長久,物是人非,活態的非遺漸漸影像模糊了。

而雄安新區的非遺摸底,體現了新城建設、文保先行的思路,對於非遺文化傳承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在工業化、城鎮化飛速發展的今天,非遺保護必須要有先行一步的自覺。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我國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城鎮化率)爲57.35%。『中國城鎮化的下半場』剛剛開始,老城翻新、新城破土,新舊更迭之間,仰仗一方水土一方人而存活的非遺文化一不小心就會走散了、弄丟了。像雄安新區一樣,將保護工作前置,主動作爲、提前應對,非遺保護與傳承就會更得力、更從容。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引用 柳岸青青 2017-9-27 08:24
非遺是傳統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呢。關鍵是,非遺在城鎮化過程中沒有產生效益,誰會當一回事呢,政府就算關心,也是放在最後選項吖。
挖墳可能好些,畢竟古董多,領導喜歡就能收收藏一兩個

查看全部評論(1)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