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監測周期(11月4~10日),『醫療養生謠言』成為輿情關注熱點。監測顯示,微信平台共發布13530條中醫藥相關圖文消息,微博平台共推送6123條信息。 轉載熱度前十的新聞如下: 重點事件輿情分析: 近年來,隨着『健康中國』建設不斷深入,人們健康意識也逐步增強,伴隨互聯網的發展,養生知識鋪天蓋地,許多人不辨真假,盲目養生。日前,【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的一項調查顯示,在2008名受訪者中,超半數的人有被醫療養生謠言忽悠的經歷。 醫療養生謠言利用老百姓對健康的渴望,及他們對醫療、醫藥知識了解不足的現狀,使他們淪為這些謠言的傳播者。如今,中醫藥發展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具有傳統特色和優勢的中醫養生保健更是受到公眾的熱捧。但網絡上虛假醫療養生信息卻鋪天蓋地,如『晚上吃薑賽砒霜』『服中藥不能吃綠豆』『名貴藥材有益身體』『男人一定要補腎』『手腳冰涼是宮寒』等。雖早有專家闢謠,但這些虛假信息仍在朋友圈熱傳,這不但嚴重損害了中醫養生保健服務的聲譽,也為百姓的健康埋下隱患。 移動互聯網時代,公眾可以隨時隨地接收信息,也可以隨時隨地傳播信息。該調查顯示,59.2%的受訪者是通過微信平台獲得醫療養生信息,微信朋友圈已然成為健康謠言的重災區。『事實在這裡』『這幾件事你必須知道』『它會要了你的命』等,我們總是能從父母或其他長輩那裡收到各種標題悚人的『養生鏈接』。這些謠言的散布者為增加閱讀量,往往會起一個駭人聽聞的標題,再配以圖文並茂的內容。而有些人,尤其是老年人,他們對這些信息總是寧信其有,甚至深信不疑。 那老百姓該如何辨別出哪些是養生謠言呢?首先,自己要掌握一些養生常識,只有提高自身的醫學素養,才會不迷信、不盲從,對一些『養生奇文』正確與否就能做出基本的判斷,從而遏制醫療養生謠言的野蠻生長。其次,應從正規渠道獲取健康知識,多關注如【中醫健康養生】雜誌社等權威機構發布的養生知識,多聽權威專家怎麼說,不迷信文中所謂的『養生專家』『養生大師』等稱號。再次,掌握一些識破謠言的技巧,如醫療養生謠言往往具有重複傳播的特點,一些『陳年舊聞』經改頭換面後會再次被傳播,查看信息的來源和出處,對於文章來源不明、專業性不強、數據不客觀、穿插廣告等文章,基本上都可以判定為謠言。 此外,要戳破朋友圈的醫療養生謠言,還需要相關管理部門加強對醫療信息的監管。對於中醫養生保健類內容的宣傳,中醫藥法中明確規定,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媒體開展中醫藥知識宣傳,應當聘請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社會各界開展中醫藥文化宣傳和知識普及都應嚴格規範,禁止任何組織或個人以中醫藥名義誇大宣傳,牟取不正當利益。 中醫藥輿情服務熱線:(010)84249009轉6309 (劉曉欣)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