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華夏文明內核——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與中華傳統文化的內在契合點 實際上,在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文化的研究對接,原有的兩張皮的隔層狀態,這些年已經有所探索,有所突破。 1、小康藍圖——社會主義理想的中國化詮釋 在這次十九大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了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報告。 『小康』一詞,在古代不下三種以上解釋。 (一)早在西周時候,小康一詞即已出現。【詩經】上的【大雅·民勞】中有『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句子。在這裡,小康是生活比較安定的意思。 (二)儒家把比『大同』思想較低級的一種社會稱為小康。【禮記·禮運】上說:『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貴族世襲)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設置)田裡……是謂小康。』這裡描繪的是在夏禹、商湯以及周代的文王、武王、周公、成王治理下出現的盛世。 (三)指家庭經濟比較寬裕。如宋人洪邁所著【夷堅志】卷一就有『久困於窮,冀以小康』的話。明成祖朱棣也講:『如得斯民小康,朕之願也』。(【明太宗實錄】卷二十三) 在我國古代,小康代表了人民安居樂業、生活比較寬裕的理想社會狀態。【禮記】中描繪的『小康』是一種僅次於『大同』的美好社會。小康社會是古代思想家描繪的誘人的社會理想,也表現了普通百姓對寬裕、殷實的理想生活的追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從現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才能為開啟全面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奠定堅實的基礎。所謂全面的小康社會,不僅僅是解決溫飽問題,而是要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方面來滿足民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改革開放之初,我黨結合我國古代社會對美好生活的千年期盼和改革開放後現代化建設的客觀要求,創造性地提出總體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構想。 全面小康和總體小康同屬小康範疇,但全面小康有更高的標準、更豐富的內涵、更全面的要求,即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國家更加富強美麗、社會更加和諧有序、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表明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孜孜以求的『小康』社會理想將在當代中國變為現實,這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是濃墨重彩的一個篇章,也是社會主義理想中國化的最好詮釋。 我們已經初步認識到了『社會主義社會』概念同中國傳統文化中『小康社會』意涵的密切聯繫,『共產主義社會』概念同中國傳統文化中『大同社會』意涵的密切聯繫,這就使得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文化之間,順利產生了一定的內在契合性和緊密關聯性。 前面,我們提到十九大中提出的『和諧、有序、富強、美麗』等有關概念,有理由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核心關鍵詞,其依據就在於『和諧、有序、富強、美麗』的新時代概念,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古老核心內涵,密切關聯。 『和諧、有序、富強、美麗』,究竟是與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什麼內核相關聯呢?讓我們首先來探究一下中華文化的本源、華夏文化的核心內涵。 各地漢服活動 2、衣冠禮樂——華夏文明核心溯源 中華文化的本源、上古華夏文化的核心,是什麼? 我們經常談國學,談中華文化——中華傳統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際上,首先應當搞清楚一個概念——中華民族的核心和源頭應該是華夏民族(漢族的前身),中華文化的核心和源頭應該是華夏文化,而不是什麼匈奴、鮮卑等文化,這點應該沒有什麼歧義。 華夏民族也好,華夏文化也罷,如果我們真正掌握了『華夏』二字的遠古文化內涵,很多事情就豁然開朗,迎刃而解了。 『華夏』二字的核心哲學理念,全在於『陰陽』。 2016年4月18日,中國科技部、中宣部聯合發出〔2016〕112號通知,全國印發【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規定了中國公民應具備的基本科學技術知識和能力的標準,分為26條基準、132個基準點,基本涵蓋公民需要具有的科學精神、掌握或了解的知識、具備的能力。 這份【公民科學基準】一經發布便引發了廣泛議論,主要是其中這一條: 『知道陰陽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等中國傳統哲學思想觀念,是中國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整體系統的方法論,並具有現實意義。』 在很多人看來,陰陽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糟粕,似乎與現代科學格格不入,其實這是對中國傳統文化中這些概念和思想缺乏理解,或者是帶有偏見。 『陰陽五行』,是中國古代發明的重要哲學概念和理論,是中國古代認識自然和社會在理論和方法上的劃時代的進步,可以與同時代古希臘的哲學理論相媲美。 陰陽等哲學理論的提出,使人們對自然的認識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過去的神學和巫術,開始用『自然主義』的概念來認識自然世界。 天地自然之道,是謂『天道』,乃是中華本初的共同信仰。按照易經的闡述,天道是指既抽象又具象,且具有一定科學性的宇宙自然規律,是不可變易且永遠存在的最高規則和正確道理。 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天道(天地的規律)與人道(人世的規律)一致,以天道為本,即所謂『天人合一』。天道具有某種道德屬性,是人類道德的範本,是人類效法的對象。對於中國人來說,無論血緣不同、語言不同,甚至宗教信仰的不同,但大一統的信仰是天道,以及由此而生的『敬天法祖』的祖先崇拜。 人類之始,本沒有『德』之說,知『道』則可。後來人們漸漸不知『道』,聖王便把『道』(即天地及自然物象的規律特性)擬化為德性,並作用在人們的倫理之中教化人們。然而『德』,如何來外顯呢?『禮』是其中一種方式和辦法。 禮是源於人道、本於天道的自然秩序。在我國三禮典籍之中,多有『禮,必本於天』,『禮,先王以承天之道』之說。比如其中祭祀活動的祭天之禮,就是人類對上天(自然規律)主宰人世萬物的崇拜,是人們信奉天道所表現出的重要行為,同時也是古之聖王教化人們信奉天道規律,進而使萬眾服從管理的重要手段。 然而天道規律,有沒有一個總的頂層概括?當然有,那就是陰陽! 實際上,華夏太古文化,皆本源於陰陽至理。 那麼,『華夏』二字,究竟是如何詮釋『陰陽』哲理的呢? 【左傳·定公十年】疏云:『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 『華』者,美也,有衣謂之美也。『夏』者,大也,有禮稱之夏也。 華,通『花』,是美的意思。 皇皇天下,以何者為美?衣冠齊美,以此為美!衣冠齊美了,就回歸到了華的狀態,也就是美的狀態。 夏,通『雅』,是大的意思。 悠悠萬國,以何者為大?禮樂通達,唯此為大!禮樂通達了,就回歸到了夏的狀態,也就是雅的狀態,好的狀態。 因此,華夏的狀態,就是美好的狀態! 是故,華者,美也,如天之陽也,先聖顯之於衣冠;夏者,大也,如地之陰也,先聖顯之於禮樂。 故知華夏者,衣冠禮樂也,陰陽合一之謂也。 衣冠禮樂,在中國古代,本是一個不可遽然割裂的一體化概念。現在很多時候,我們只講禮樂,不講衣冠,已經把它割裂開了。 衣冠和禮樂,具有陰陽兩方面的屬性,二者相輔相成,與天道顯化密切相關。 由此,我們知道,禮樂文化,只是華夏文化之中的夏文化,即其中的高雅文化。 衣冠文化,乃是華夏文化之中的華文化,即其中的精美文化。 如果我們只追求禮樂文化,而忽視乃至拋棄了衣冠文化,就是只追求夏文化而拋棄了華文化。 所謂『衣美則華,禮大則夏,正衣治禮,乃歸華夏。』今天的中國,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必須要進一步全面復興以華夏衣冠禮樂文化為核心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3、衣冠上國——富強美麗國度的重現 『千年禮樂歸東魯,萬古衣冠拜素王。』談到『禮樂』文化,就不能不談到『衣冠』文化。 數千年來,中國一直被稱作『衣冠上國』,實際上要使用比較精確的現代詞彙來表達的話,就是意指『富強而美麗的國度』。其中,『衣』指代『美麗』的意涵,『冠』具有『富強』的意味。 所謂衣冠上國與胡服蠻邦,其中的區別,並不是簡單的民族風俗上的歧視,而是深刻體現着上古時期文化審美意識上美醜強弱之辨別。 【周易·繫辭下】:『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華夏乃衣冠上國,禮樂之邦。秦漢以降,『衣冠』即用來指稱華夏之服。衣冠很早便成為華夏民族難以釋懷的情結;服飾在華夏文化中,除了『避寒暑、御風雨、蔽形體、遮羞恥、增美飾』等一系列人類通行的實用功能外,還有着『知禮儀、別尊卑、正名分』等特殊意義。 現代社會上通稱的漢服,實際上是以漢民族為代表的華夏傳統服飾的簡稱,包括軒轅黃帝始製衣裳,歷經夏商周秦漢晉唐宋,一直到明代滅亡,這期間數千年來中原華夏人(漢人)所穿的衣服,都叫做華夏衣冠(漢服)。漢禮,亦然,為漢民族為代表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禮儀是也。 衣冠禮樂漸漸升華成為一個文明的象徵——【尚書正義】注『華夏』:『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在強調『名正言順』的華夏文化中,歷代帝王問鼎天下後的第一件事,便是『改正朔、易服色』;而悠悠幾千年的華夷大防,衣冠除了標識尊卑等級外,自然也見證了民族更易、文明起落。 金人下令『剃髮易服』,不如金人式者死,李邈等堅決不從而殉身。明太祖朱元璋逐蒙古人回漠北、定鼎南京後,隨即下令易回華夏之服——『壬子,詔衣冠如唐制』。滿清入關,依然打了衣冠的主意,『剃髮易服令』屠刀砍斷了中原人最後的堅守,衣冠從此斷絕三百餘年,直至如今漢服復興運動在青年人中開展,華夏衣冠才開始逐步回歸。 當初『剃髮易服』,是意圖從精神文化層面,徹底毀掉中原人的文化自信。 『剃髮易服』,實際上貫徹的是兩個命令:『易服』毀掉的是『衣』,『剃髮』毀掉的是『冠』。 『易服』,意味着從此禁絕一切漢服制式,毀掉中原數千年來的『衣制』,實際上是毀掉了華夏民族、華夏民眾自古以來對於美麗的訴求、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 『剃髮』,意味着從此禁絕一切冠冕制式,毀掉中原數千年來的『冠制』,實際上是毀掉了華夏民族、華夏民眾自古以來對於富強的訴求、對於富足生活的嚮往。 華夏文化意境中的『衣』,蘊含着對『美麗』的訴求,這個容易理解。 華夏文化意境中的『冠』,蘊含着對『富強』的嚮往,這個可能不太容易理解。 古代男子到成年之時則舉行加冠禮,一般在二十歲左右,這時候才開始戴冠。 後來,『冠』的含義開始延伸為成年、強壯、尊崇、超出眾人、居於首位等含義: 將軍勇冠三軍,才為出世,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 冠冕之盛,當時莫與比焉。――【北史·寇洛等傳論】 冠,有人往往誤以為指的是帽子,其實不然。 【說文·冃部】:『冃,小兒及蠻夷頭衣也。從冂,二其飾也。』 在中國古代,人們把系在頭上的裝飾物稱為『頭衣』,主要有:冠、冕、弁、幘幾種。冃,音mào,古同『帽』。 段玉裁注曰:『謂此二種人之頭衣也。小兒未冠,夷狄未能言冠,故不冠而冃。』 不冠而冃(帽)的意思是,只有未加冠的小孩子、未成年人,以及沒有資格加冠的蠻夷奴僕等,才會不冠而冃(帽),沒有冠而只能戴帽子。 『剃髮』之後,中原漢人都只能老老實實戴戴帽子,永遠不能加冠了,文化精神境界只好永遠停留在弱小的未成年人或者奴僕層次上了。 冠,本來只有『強大』的引申含義,為何又與『富足』相關聯? 實際上,自古以來,社會各階層,士農工商四民,有士人、有農人、有工人、有商人,今日唯獨不見有多少士人君子存世。 衣冠的精巧在於它恰到好處的配飾。腰佩、蔽膝、紳綬、容刀……『言念君子,溫其如玉』,玉是最常用的配飾了,組佩於腰間,行走有動感之美,『君子至止,鸞聲將將。』那清脆的玉鳴輕輕迴蕩在清冷的未央之夜。 沒有既富且貴的經濟實力和政治地位,是穿不上華彩之衣,戴不上貴重之冠的。 衣之柔美,冠之剛強,陰陽之具象,共存於一身,也許這才構成了富強美麗的『衣冠上國』之大千氣象吧! 4、禮樂之邦——和諧有序社會的構建 天道(天地自然規律)是最高的道德教化。效仿天地自然之道、順應天地自然之道,從而為德為禮。故而【禮記】曰:『天道至教。』 天地自然之道是指既抽象又具象,且具有一定科學性的自然規律,是不可變易且永遠存在的最高規則和正確道理。 對於衣冠禮樂而言: (1)衣冠,是外在的,偏重於具象的,在古老的中國文化中,應該偏屬於物質文化遺產範疇,按照日韓的用語,叫做有形文化。 所以,衣冠是天道規則外在具象一面,在世間社會的顯化和表達。 (2)禮樂,是內在的,偏重於抽象的,在古老的中國文化中,應該偏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範疇,按照日韓的用語,叫做無形文化。 因此,禮樂是天道規則內在本質一面,在世間社會的顯化和表達。 在我們需要超越『西方話語體系』,重新建構『東方文明話語權』之際,讓我們深入中華文明內在本質,從其核心源頭之禮樂談起。 『禮樂』,現代意義上去理解,簡而言之是指禮節儀典和音樂藝術。古代帝王常用興禮作樂為手段,以求達到尊卑有序、遠近和合、天下安然的目的。禮樂文明在數千年的中華文明發展史上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至今仍有其強大的生命力。 【禮記·樂記】中說:『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 樂者,和諧!禮者,有序!禮樂之邦,和諧有序社會之謂也。 禮樂教化通行天下,使人修身養性,體悟天道,謙和有禮,威儀有序,這是中國古典『禮樂文化』的內涵和意義所在,也是聖人制禮作樂的本意。 『和諧』與『秩序』,一直是東方禮樂文明的主旨,而禮樂文明則是中國自古至今的基本文明特徵。 自古以來,興『樂』則和諧,制『禮』則有序;『樂』壞則失和,『禮』崩則失序。無樂,則百姓何以相親?無禮,則萬民何以相敬?故王者功成作樂,治定製禮。其功大者其樂備,其治辯者其禮具。 實際上,中華文化最核心的理念之一,就在於制禮作樂,化成天下。 早在夏商周三代以前,古聖先賢制禮作樂,運用『禮』教與『樂』教,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禮樂制度,來維護國家秩序與社會和諧,構成了一個和諧有序的完整的人類社會政治文化制度。 前些年,構建和諧社會的提法,我們耳熟能詳,按照古代的觀點來看,這只是構建的樂化的社會,這只是一個前奏。只有深化構建和諧有序社會,禮教與樂化並舉,這才是和諧有序並重的完整的理想社會。 只有禮樂並舉,社會和諧有序之時,我們才能真正全面實現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 5、美好中華——傳統文化精髓的新時代詮釋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多處提醒中華文化復興的重要。總書記要求『全黨同志一定要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 習總書記說,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新時代需要繼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實際上,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是古老的上古華夏文化,這其中包含了對於『華』『夏』兩種文化理想的不倦追求。 華文化,追求的是一種美文化,所崇尚的是美而不陋。 夏文化,追求的是一種雅文化,所崇尚的是雅而不俗。 在古人的意識中: 重視禮樂,才能使社會風尚高雅而不低俗。 重視衣冠,才能使社會風尚精美而不粗陋。 通過上段闡述,我們知道了—— 華者,美也,衣冠不陋也! 夏者,雅也,禮樂脫俗也! 衣則美麗,冠則富強。 樂則和諧,禮則有序。 衣美、冠強、樂和、禮序! 美麗、富強、和諧、有序! 中華之道,可臻大同也! ——這便是我們華夏先民自古以來孜孜不倦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美好中華的嚮往! 『美好中華』,在古代先民的心目中,就是『衣、冠、禮、樂』的華夏,在當代馬克思主義者的心中,就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也應該就是『和諧、有序、富強、美麗』的國家。 『衣、冠、禮、樂』的中國傳統文化意涵,與『和諧、有序、富強、美麗』的社會主義新時代理想,是如此的契合。共同建設『美好中華』,傳統文化精髓的新時代詮釋,在這裡得以升華。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結束語中強調道:『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繼續奮鬥!』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將致力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個夢想、這種嚮往,不僅是全體黨員的初心,也是華夏先民的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習總書記對此作了最好的詮釋。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