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习主席 语) 1966年5月16日——2016年05月16日,五十周年过去之际,2016年5月17日上午,习近平主席曾在京主持召开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强调指出的。 习总书记当时在座谈会的第三个问题中,特别谈到:“我们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为此,习总书记进一步强调: 一是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 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 对一切有益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我们都要研究借鉴,不能采取不加分析、一概排斥的态度。 二是要体现原创性、时代性。 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 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 三是要体现系统性、专业性。 应该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要抓好教材体系建设,形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 对于习主席去年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发表的这一有关重要讲话,我们应该在十九大胜利召开后的新形势下,结合新时代的新提法、新理念来观察聚焦、深入学习、全面领会和思考……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