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是自隋到清长达1300年间,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主要制度,是儒者实现自己修齐治平理想的重要途径。中医常常讲学术的师承,但实际上中国历史上国家层面的医学人才培养与考试也是非常成体系的,这主要是受儒学特别是科举考试的影响。时至今日,仍有许多内容值得我们借鉴和思索。 儒学的发展在宋代达到一个顶峰。宋代,继承了隋唐两代人科举考试的制度,比隋唐更加严格、规范,医学考试制度也进一步完善。“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是宋代名臣范仲淹的名言,也是宋人对医学认识与态度的重要标志。范仲淹于庆历四年(1044年)上奏仁宗,对医生考试提出了很详细的建议。 从宋代的国家医学考试试题集《太医局诸科程文》看,宋代已经有了非常系统的命题和考试制度。嘉祐五年起,增加《神农本草经》作为考试内容,占十道中的二至三道之多,且规定如全答不出,即使其他科目再好也不予录取。这说明光有医学理论还不行,还要通《本草》,识药物,通药性,方才允许行医,才能提拔重用。 各科考试中还要考各自专科内容,太医局提出,眼科等小科所考科目,较之大小方脉等少,相对较易,为保证公平录取,要提高合格标准,要求十道必须答对七道,才算合格。 宋徽宗崇宁年间“医学”的设立,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宋会要辑稿》记载了奉圣旨议设医学的过程。“所有医工,未有奖进之法,盖其流品不高,士人所耻,故无高识清流习尚其事。今欲别置医学,教养上医。” 因此,设立“医学”,与太学等同级并列,共同从属于国家最高学政机构国子监,大大提升了医学教育的地位。“医学”学生应试得中后,其资格与其他三学学生是一样的,可以出任各级官职。此后的一段时间内,“医学”取代太医局成为主要的医科教育机构。此外,试补、考察仿太学立法,以及与太学三舍一样在太医学实行“三舍”考试制度,私试每季一次,共分三场,每月考一场;公试每年一次,春季举行,考二场。方脉、针、疡三科的考试各有不同。每次考试评上、中、下三等成绩,以公、私试的综合结果来决定三舍的升降。这些制度的建立,大大推动了医学考试的规范化。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张其成: 中医站在“中”的立场上讲中和 “仁者,人也。”一般说来人文精神具有三个特性:仁性、理性、超越性。所谓仁性是以人为本,所谓理性是人有真理追求、有价值信仰。超越性,则表现为和谐性,是一种共生的精神。 中医充满了这“三性”,在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的指导下,给病人温暖如春的感觉。比如号脉,当大夫用三个指头搭在病人手上时,医患是相通的,患者会感受到医者的温度,那是冰冷的仪器无法传递的温度。 中医的核心价值可以概括为“阴阳中和”,这4个字既是对“仁心仁术”的诠释,又是对儒家,同时也是对道家、佛家综合观念的一种集中体现。 所谓“中”,儒家称为中庸,道家称为中道,佛家称为中观。所谓“和”,儒家称为仁和,道家称为柔和,佛家称为圆和。儒家是站在阳刚立场讲中和,道家是站在阴柔立场讲中和,佛家是站在空性的立场讲中和,中医则不偏阴也不偏阳,是站在“中”的立场上讲中和。很多人攻击中医太简单,说一个人有病,是阴阳失调;怎么治病是调和阴阳;病治好了,便阴阳调和了。我说越简单的东西,越接近事物的本质,阴阳中和,就是健康人。 我们家世代从医,一直在进行人文传承,秉承家规“大医精诚,传家有道”。家规不仅含有医德和医术,还拥有人文精神和核心价值。张氏家训:“自强精进,厚德中和”,体现了阴阳中和的核心价值。我家有一幅对联:“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事无奇但率真。”医者的厚和真内含于此,大医精诚的特性被很好地体现出来,通过代代传承,使得中医“传医有道”,用一颗赤诚之心,普度众生。 山东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王新陆: 医儒皆以人为本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蕴含了大量的儒学精神内涵。中医、儒学最根本的思想就是仁爱思想、人本思想。 仁爱思想是儒学思想的核心,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语言都贯穿了仁爱思想,这是儒学的立足点和根基。人本思想是儒学最重要的精神内核之一,人本思想与中医药学息息相关,中医是以人为本治人的病,“医”“仁”一体,密不可分。 君子和普通人最大的不同,就是看是否有仁爱的思想。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者也。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句话中提到“有养”,就是可以抚养,可抚养之事未必有抚养之心,现在提到“孝顺”往往指抚养老人;而孔子说牛马都能抚养,和抚养老人有什么区别?关键就在于是否有敬爱、仁爱。仁爱,是儒学的基本概念。 “万善孝为本,源心不源迹,源迹贫家无孝子”,从孔子思想延伸出这句话,这是以仁爱为基础的思想。 孔子的人本思想不仅仅是仁者爱人,“仁”是一种博爱的思想。除了“仁爱”以外,更重要的是人本思想。孔子的人本思想也一直贯穿在中医学问之中,两者相通,为人服务。中医学从张仲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到孙思邈《大医精诚》对孔子人本思想的诠释,都在解释中医的人本思想,这与儒学是一脉相承的。 儒学的人本思想对中医学影响非常深厚,儒学的人本思想和中医学的人本思想息息相关、世代共存。 从“仁爱”出发,回归人本,关注医儒共通的“人”,就是以人为本,也是“仁”。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吴世彩: 《周易》启动了中医学理论的有序发生 被誉为“群经之首”的《周易》,本以“符号”来表达其“象数”模型。它对祖国传统医学的最大贡献,就是以其精湛的哲学思维模型,启动了中医学理论的有序发生。 “易”模型与中医理论的“元”思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中国哲学语境中的“易”“无极”“道”,均表达一个物质系统演化的混然如一的“混元”状态。物质高度混元统一,处处极性相等的特殊时空存在状态是为无极。阴阳分界之“域”的时空状态乃太极。古人以阴阳二气为基始,从千变万化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概括出基本物质形态,并以天、地、水、火、雷、风、山、泽命名,从而创造了八卦。“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阴阳模型是中医理论潜在或显在的灵魂和基石。五行也是此理,中医又叫三、五之学,这是其理论根本。 易之三才的“一源三歧”模型,为中医创生了起于胎胞中“一源三歧”的“督脉、任脉、冲脉”三分法,创生了望指纹的“风关、气关、命关”三关学说;更创生了六经辨证、三焦辨证两大中医辨证体系。从上焦、中焦到下焦,皆可结合温病之生发、流行以及其病症略见一斑;从六经辨证往往是由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及其病证中可充分证实。 综之,以《黄帝内经》为根为源的中医理论,深受《周易》哲学思维的影响。尤其是,易(无极)、太极、阴阳、三才等哲学思维模型的衍化流传,直接影响了中医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医易同源,源于易理中精湛的哲学思维,源于《周易》却见证于医理的阐述与应用。“医易同源”是中华文化中一个弥足珍贵的奇观。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教授刘兵: 壮医“三道两路”核心理论形成有“中医背景” 从科学哲学的角度来说,有一个学说叫作“社会建构论”,社会建构论在世界范围科学理论领域很有影响。可以利用这种研究立场,对在20世纪末出现的“新壮医”的核心理论的建构进行考察。这种新壮医最核心的身体理论就是“三道两路”。三道,指谷道、气道、水道;两路,指龙路、火路。 这种新壮医的核心身体理论,具有一些既独特又直观的特点,同时又与中医、西医等学说具有某种相似性。其实,因为研究团队成员大多具有中医背景,中医的影响也明显地体现在其中。 随着这套理论的确立,广西地区也成立了壮医研究和治疗的医院,在高校里开始壮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三道两路”理论也作为核心的理论写进壮医教材。在后来的壮医医师资格考试中,也要求有相关的理论内容。 这样一种“新”的壮医身体核心理论的建构和被接受、被规范化的过程,为理解民族医学提供了很有意思的特定案例。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