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張震· 創疏調學派 制抗艾良方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2017-12-8 00:00| 發布者: 休竹客| 查看: 2991| 評論: 0|原作者: 韓靜|來自: 中國中醫藥報

摘要: ⑦     張震者,雲南昆明人也。家世殷厚,延名儒課族中子弟,自幼夜誦經典。太夫人擅醫理,每談方說藥,恆記於心。及稍長,愈持重,考入雲南大學醫學院,學成歸,自此業醫。     丙申年,上行『西學中』。 ...
聲明 / 聲明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張震者,雲南昆明人也。家世殷厚,延名儒課族中子弟,自幼夜誦經典。太夫人擅醫理,每談方說藥,恆記於心。及稍長,愈持重,考入雲南大學醫學院,學成歸,自此業醫。

    丙申年,上行『西學中』。張氏經選入成都中醫學院,如魚得水。因姑母乃雲南名中醫,幼年常伴左右,觀其診脈開方,炮製丸散膏丹,嘆服其神。故其學中醫,異乎他人,自謂適得其所。逾三年,所學更深廣,盡閱中醫典籍,跟遍名醫出診,樂在其中。

    回原醫院即組建中醫科,百事待舉,卻不改其樂。每於睡前自省:『何人療效佳而何人不見效?』『何病西學效淺而中醫效驗?』雖為西學中,診療思維皆出自中醫也。

    因學貫中西,診疾具方,中西合璧,得心應手。且以西學角度觀中醫,殊為直觀。其探索症候規律,闡述症候學,名震全滇;創雲嶺疏調氣機學派,調製『疏調氣機湯』。年近花甲,創立雲南省中醫中藥研究所,潛心學術研究。

    向有艾滋病一證,如洪水猛獸,令人聞風喪膽。獨張氏遠赴病區,苦心研製,反覆酌改,擬扶正抗衰方及康艾保生方,以陰平陽秘之平衡改症狀之惡,用十二年,效甚驗。

    張氏博學,寓臨證經驗於教學,常發新聲,常授新學。每有授課,應者雲集,全場肅靜,聽者唯恐遺漏一二。雲南學子皆戲言,『不知張震者,非好學者也。』

    評曰:中西醫之相較,由來已久。西學者,多有假科學之名,昂昂然不欲多置一詞,更遑論真心渴慕中醫,視學如歸者。張氏之西學,能以西語授課洋人也,其中醫學,闡發研究獨樹一幟也。臨證五十餘載,堅信中醫乃祖先所遺之寶庫,登堂入室,拾金撿玉,終有所成,中西醫同仁無有不膺服者。

    張震: 創疏調學派 制抗艾良方

    每周一早上九點多,總有一位身着黑色大衣的老人手持拐杖,緩步走進雲南省中醫中藥研究院的診室,穿上白大褂,拿出脈枕擱在桌子上。走廊上等候的患者陸續進入診室。『看看你的舌頭』『胃口怎麼樣』『排便如何』,在一遍又一遍的望聞問切中,一上午的時光靜靜滑過。這位老人就是國醫大師、雲南省中醫中藥研究院研究員張震。89歲的他退休不退崗,這樣堅持坐診已近三十年了。

    『我是外地來的,能給加個號嗎?』『張老的門診是限號的,現在已經加到第十四個,而且都快1點了,不能再加了。』聽到門外的對話,張震還是微微點了點頭,『給加吧。』

    『張老沒退休的時候,有時候一天看140多號患者。現在他年紀大了,醫院限號也是為他身體着想。』雲南省中醫中藥研究院院長和麗生說,張老今天的號一個月前就掛完了,但每次出診還是有很多患者臨時加號。

    學貫中西 堅信中醫是塊寶

    1928年11月,張震出生於雲南省昆明市。接觸過張震的人可能會覺得老人上了年紀,所以步履沉穩、緩慢,然而張震少年、青年時的同事朋友們卻會開玩笑地說:『張老一直如此,幾十年前大家就稱他為「張老夫子」。』在大家眼中,這個外號不僅是形容張震性格穩重老成,更是由於他淵博的學識和深厚的專業基礎,讓人心生敬意。

    張震幼年時,由於家庭條件比較好,長輩為族中的孩子們請了一位滿清時期的進士作為家庭教師。白天,張震在學校里學習英語、數學、物理、化學等科目,晚上由家庭老師教授四書五經。『老師很嚴格,【古文觀止】要全本背誦。』那些年少時『死記硬背』的經歷為張震打下了堅實的古漢語基礎。張震記憶力極好,直到現在,那些古文名篇也能張口即來,所以他在閱讀中醫經典書籍時毫不費力。

    高中畢業後,張震一開始學習的是外語專業,主修英語,選學法語。這並不是張震內心真正的追求,於是他又報考了雲南大學醫學院,1954年從六年制醫療系畢業,走進箇舊市雲錫職工醫院成為一名西醫住院醫師。1956年,毛主席發出指示,要求全國的西醫學習中醫。成績突出的張震被選拔到成都中醫學院(現成都中醫藥大學)學習,1959年,張震完成了3年西學中的學業。

    『那時西醫看不起中醫,覺得中醫不科學,我偏偏十分熱愛中醫。』張震一直堅信中醫是塊寶,這與他童年成長經歷不無關係。

    張震的姑父是雲南昆明著名的老中醫,剛上小學時,張震就經常跑去看他給患者診脈、開方子、配藥。張震的伯父是經驗豐富的中藥師,時隔幾十年,張震仍記得伯父親手做水滴丸的情景,『伯父把中藥碾成粉末,放到一個簸箕里,簸箕用三根繩子吊在梁上。一邊拿刷子蘸着清米湯刷上去一層,一邊搖晃簸箕,顆顆藥丸在簸箕里滾動起來,居然一樣大小。』幼時的張震覺得這簡直太神奇了。

    張震的母親和外公也有着豐富的中醫藥知識。母親經常給兒女們講一些治療常見病症的方子,以及藥性藥理。『全家人哪裡不舒服,都是吃中藥痊癒的。』那時候,張震心中已被埋下了中醫藥的種子。

    在成都中醫學院(現成都中醫藥大學)學習中醫的3年時間裡,張震仿佛找到了心中的歸屬,他開始如饑似渴地學習中醫藥知識。課堂上老師所講遠遠不能滿足張震,於是,他就利用課餘時間到圖書館閱讀中醫經典著作。因為年少時深厚的古文基礎,那些別人看來晦澀、讀起來佶屈聱牙的文言文,張震閱讀起來毫不費力。『學校給我開了介紹信,我可以到四川省圖書館、四川大學圖書館裡查閱中醫藥古書,看到了很多孤本、珍本。』經過對中醫經典的不斷鑽研,張震漸漸走進了一扇新的大門。

    實習時,張震顯得與同學們有些不同:別的同學都會固定在一所醫院一個科室實習,張震卻早早盯准了四川省的名中醫、知名教授,一聽說他們出門診,張震就一定要隨診旁聽。看到他如此好學,老師們都願意傾囊相授。

    回到原單位後,張震牽頭成立了中醫科,從零開始,研究中醫臨床診斷和治療。

    在結束一天的診療後,張震總會靜下心來,回憶當天治療過的患者。『哪些患者的治療效果好,哪些效果一般,哪幾個患者效果不理想?』他反覆琢磨典型病例,查找出治療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哪些常見病、多發病西醫治療效果不好,但是中醫治療效果特別好?』總結出來後,張震又開始着手做臨床研究,到年終時撰寫出一篇學術論文。這樣的思考,幾十年如一日。旁人覺得枯燥乏味,張震卻為收穫了診療經驗、提高了臨床治療水平而感到幸福。

    不懈探索 參透證候與氣機

    雖然是一名『西學中』的醫生,但是張震在為患者診療時幾乎全部採用純中醫方法治療。他認為,對於日常接診或西醫診斷不明的患者,中醫根據『證』,依法選方遣藥給予全面對證的恰當治療,大多能獲得相應的療效。這就是中醫辨證論治的魅力。

    辨證論治是中醫認識疾病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是中醫學對疾病的一種特殊的研究和處理方法。而隨着臨床實踐和經驗積累,張震對中醫辨證論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全新的探索。他發現,現行的八綱辨證、臟腑辨證、病因與氣血津液辨證、傷寒六經辨證、溫病衛氣營血及三焦辨證等各種辨證並列的分類方法,難以集中反映證候自身的共性特點和相互間的內在聯繫,不易完整理解和全面認識應用。於是,張震匯集大量病例,查找古代經典,潛心研究中醫的證候。

    終於,張震覺察到『證』本身存在着自然的層次與結構。『證』由核心部分、基礎架構、具體表達模式3個層次與定位指征等成分共同構成。如氣血陰陽,虛實寒熱,風、溫、濕、燥、火、痰、瘀等中醫生理、病因、病機以及病理產物等概念即是證的核心,可稱為『核心證候』。兩個或兩個以上核心成分組合而成的,如氣虛、血瘀、濕熱、氣陰兩虛等便是證的基礎架構,可稱為『基礎證候』。基礎證候的具體病位未明,必須與藏象經絡等有關表現,病程演變階段之症狀體徵等相結合,標明了病位方能形成具體證。如腎陰虛、肺氣虛、肝鬱氣滯等則為證候的具體表達模式,即為『具體證候』。

    『把核心抓住後,辨證就挺準確,也很快捷。』張震將這些理論用於臨床實踐50餘年,均得到了證實。『我反覆利用,反覆修正提高,然後教給學生們用。』

    除了在分析歸納的自然層次結構的基礎上提出新的辨證分類法,張震還進一步探索闡明了證候自身的變異與類證和疑似證候之間的鑑別診斷規律與方法等。這些中醫診斷學的研究成果使得張震成為我國證候學的先驅。

    除此之外,在治療學方面,張震闡明了中醫疏調人體氣機的原理,開創了雲嶺疏調學派。

    『西醫學的生理功能等,中醫稱其為「氣」。』張震認為,要提高療效,除了把『證』辨清楚,也不能忽視氣機。他認為,人的生理功能很複雜,這些功能是一個統一體,既有區別又有聯繫,互相制約,相互依賴,叫作氣機。雖然【黃帝內經·素問】在其162篇論述里有150篇共記錄了80餘種『氣』的原始概念,但其間未見明顯關於『氣機』的單獨稱謂,也因此有很多人不能清楚地解釋什麼是氣機。張震在清楚地理解了『氣機』的概念後還找到了臨床治療的規律,這就是疏調氣機。也就是把因為疾病打亂的生理功能,恢復到它正常運行的軌道上去。

    『欲求臨床療效的提高,毋忘對患者氣機之疏調。』反覆琢磨後,張震研製出了『疏調氣機湯』,針對很多氣機紊亂的疾病,在此方的基礎上靈活調整,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今年年底,張震寫的【論人體氣機與疏調治療法】將出版。『疏調氣機這種理論,我希望作為一種公共資源,分享給中醫工作者,讓他們在這個基礎上感受中藥的治療效果,提升治療質量。』 張震說。

    敢為人先 擬定治艾良方

    『張老最具有代表性的方子,當屬兩個治療艾滋病的中藥處方:扶正抗衰方、康艾保生方。』說起這兩個方子,雲南省中醫中藥研究院主任醫師、張震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負責人王莉的思緒一下子回到了十幾年前。

    雲南省是艾滋病感染的重災區,十幾年前,更是談『艾』色變。2004年,我國各省市陸續開展中醫藥治療艾滋病的工作,最初只篩選了4個省份試點開展防治工作,接着陸續分配給每個省份相應的治療任務。2005年,雲南省開始着手開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王莉就是在那個時候跟隨張震下基層出診,並開始深入接觸中醫藥防治艾滋病的項目。

    『那個時候,不要說市民、鄉民,就是醫生們也對治療艾滋病束手無策,甚至還會感到恐慌。』王莉說,當時的工作幾乎是『兩眼一抹黑』,連傳播途徑也不清楚,但是張震非常積極地參加並牽頭開展這項工作。『一定要見到患者,才能辨證論治。』在做了大量前期準備工作後,張震作為指導專家帶着治療團隊深入雲南省德宏州。

    當時,德宏州還沒有機場,張震和科研團隊長途顛簸了兩天才到。自1989年德宏州瑞麗市靜脈注射吸毒人群中發現146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後,那裡的艾滋病疫情一直在持續上升。選擇德宏州,能接觸大量的病例,但同時也最危險。

    說不怕肯定是假的。但是看到一位近80歲的老人一邊接診艾滋病人,一邊安慰大家不要怕,王莉和同事們都很受鼓舞。在為大量艾滋病患者辨證論治後,張震研究了該病的中醫病機,按照疏調氣機的原理,反覆斟酌修改,擬定成扶正抗衰方和康艾保生方兩個中藥處方,起到了很好的療效。

    作為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艾滋病病毒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淋巴細胞作為主要攻擊目標,大量破壞該細胞,使人體喪失免疫功能,易感染各種疾病。艾滋病病毒在人體內的潛伏期平均為8~9年。

    『後來,我們對服藥兩年的患者進行了回訪調查,他們至少延緩3個月進入發病期。』王莉說,因為這種治療是免費的,有的患者可以堅持服藥七八年。對服用兩個中藥方子的患者身體進行檢測後發現,病毒對他們體內淋巴細胞的破壞程度有所下降。

    王莉介紹說,有一個患者因為沒有達到西藥治療標準而選擇吃中藥治療,沒想到這位患者在服用中藥一段時間後,症狀完全消失,就外出打工去了。

    有一個做生意的女患者,被丈夫傳染上了艾滋病。西藥治療後,她感覺鼻子、嘴巴里有怪味,一天只能吃半根黃瓜。服用中藥後,她恢復了正常的飲食,再次複查時,氣色很好,已經恢復了正常工作。

    『西藥殺死一部分艾滋病病毒,但同時患者的正氣也受到損傷,生理功能紊亂。用疏調氣機的方法治療,能讓患者帶「毒」生存。』張震說,中醫是用一種平衡陰陽的原理改善了患者的症狀體徵,提高了生活質量。

    截至2017年6月30日,雲南省中醫藥治療艾滋病在治6589人,10年間累計治療近1.38萬人,治療後仍存活的患者約有9000多人。

    雲南省每個月的治療任務為5000例,然而實際上每個月治療遠遠超過6000例。『張老的方子我們使用了12年,治療效果也在回訪患者的調查中得到了證實。』王莉覺得,沒有張震前期打下的基礎,中醫藥治療艾滋病的工作不可能開展得這樣順利。

    言傳身教 詮釋大醫精誠

    2008年,第四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名單公布後,王莉忐忑地給張震打了一個電話,表達了想跟張震學習的心願。『可以啊。』聽到張震在電話里如此爽快地答應,王莉特別激動,『我跟張老是有緣分的。』

    1993年,王莉剛剛從大學畢業進入醫院工作,為了更好地將所學的知識與接診的病例結合起來,王莉想買兩本專業書籍,當她在書店的書架中拿起【中醫症狀鑑別診斷學】和【中醫證候鑑別診斷學總論】翻閱時,一下子就被書中的內容吸引了。『這兩本書非常實用,在診療結束後,遇到似是而非的問題,我就會去看一下書。』而這兩本書的副主編,正是張震。

    王莉沒有想到,自己後來能成為仰慕多年的中醫老前輩的弟子之一,繼承他的臨床經驗、學術思想。

    『張老跟我們說,要按照【大醫精誠】中說的那樣做醫生,將心比心對待患者。』王莉說,自己也做了幾十年的醫生,有些患者總會重複地提問,自己也會煩躁,但是她從沒見過張震在出診時有過一絲一毫的不耐煩。『張老真的是全身心為患者着想。』

    田春洪也是張震的學術傳承人,在他眼裡,張震是一位有名望的學者,更是一名嚴厲認真的老師。

    在田春洪還是雲南中醫學院80級的一名學生時,每次在學校聽到張震的授課就會特別激動。『會場上幾百人,根本就不用維持秩序。因為張老的學術思想、研究成果在書本上是學不到的,大家都聚精會神地聽。』那個時候,張震的證候學在雲南省學術界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在雲南,不知道張老的人一定就是沒有好好學習。』這句話在中醫學子中流傳極廣。

    1988年,張震創立了雲南省中醫中藥研究所(現雲南省中醫中藥研究院)並擔任所長,田春洪也從雲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內科追隨張震而來。除了日常出診,張震還擔任【雲南中醫藥雜誌】的主編。

    『張老的手寫稿基本上都是我幫忙打印出來的,而每一篇文章在印刷出來之前又要被改過幾十次。』田春洪說,來到雲南省中醫中藥研究所時,就開始跟張震學習。『最初的一兩年很痛苦。』因為自己費盡心思完成的一篇文章給老師看過後,上面滿滿的都是紅色。『張老會把我叫過來,每一處都仔細地講解,告訴我為什麼這樣修改。』每次聽完後,田春洪覺得收穫特別多。

    『只要是張老的學生,他都會這樣嚴格地要求。做張老的學生才能真正學到東西。』田春洪覺得自己時刻都不能鬆懈,他是張震的弟子,不能給老人家丟人。

    今年,張震當選國醫大師,這也是雲南省首位國醫大師。一時之間,好多人向張震發來祝賀。

    而張震卻顯得十分平靜。他仍然在雲南省中醫中藥研究院名醫研究中心出診,掛號費仍堅持雲南省主任醫師的標準——15元。

    『張老真正做到了投身中醫事業,鑽研學術研究,而且淡泊名利。』國家認證的張震的學術傳承人有48位,但是學術思想上的傳承人有很多很多。和麗生作為張震思想上的追隨者,一直感到幸運和驕傲。

    張震現在經常思考一些學術傳承方面的問題。『現在中醫高等院校的學生們將課堂上老師講解的東西應用到臨床中時並沒有預期的療效,這不是中醫的問題,是教材的問題。』

    近鮐背之年,張震言語簡潔、思路清晰。他現在最想做的就是把從醫60年的經驗、體會、學術思想統統寫出來,講出來,傳播出去。(韓靜)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