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是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科学体系,中医药的发展,离不开学术的传承。但出于种种原因,中医药学术传承现状尚不能令人满意,存在着学术传承重点不突出、政府主体责任不明确、学术传承项目和传承人的遴选不够规范等多方面问题。 中医药法提出要重视中医药学术传承,并提供必要条件,首次为开展中医药学术传承提供了明确的法律规定。在近日举办的珠江论坛上,中医药行业的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如何落实中医药法中关于中医药学术传承项目的条文展开研讨,就中医药学术传承项目的定位和发掘问题建言献策。与会专家认为,要以中医的理论体系为基础,以重要学术价值为核心,深入挖掘有系统性、有特色、有应用前景的传承项目。 传承的前提是明确项目定位 『经过调研,我们反复琢磨,提出传承项目四方面的定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杨龙会表示,发掘和保护、体现项目特点、突出重要学术价值、强调理论贡献这四点大方向是传承项目能够落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传承项目应具备一定的传承历史,与现有理论和技术方法相比有显著特色,理论和技术方法具有一定系统性,临床实践具有明显效果,技术方法的安全性高,具有活态性、可传承性这六个条件。『我们认为传承项目应同时具备六个方面的条件。』杨龙会如是说。 当前中医药传承工作中出现的文化断层引起了专家的重视。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振国认为,中医药传承项目应该以中医文化为根本,以中医经典为基础。『得益于文化的传承,中医药的思想和流派才能形成很好的体系。』王振国表示,现在很多中医药辨证体系都传丢了,所以要从文化氛围中重新认识理解中医药。现在很多年轻人读不懂中医文献,而学术和理论的传承涉及文献的传承,很多独特的理论都需要通过文献的比较挖掘以确立其学术独特性,因而文化的传承对于传承项目来说十分重要。 传承的目的是为了完善并发扬中医药学科体系,广东药科大学校长郭姣说道:『传承项目应该强调独特性和完整性,要对临床有重大意义。』她认为传和承都是有方向的,但不论是上传下承还是上承下传,一个传承项目应该针对当前的重大疾病拥有独特、完整、有效的系统。中医药在宏观整体的治疗方面优势巨大,以糖尿病为例,在血糖还检测不到异常的时候,中医就可以发现病情的苗头,用中医的辨证诊断来进行病情的早期防控,再建立系统的诊疗,对防治重大疾病就非常有意义。 中医药法里提出要传承具有学术价值的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传承项目的学术价值是核心。』安徽省中医药学会主任委员王键表示,学术价值中可以体现出一个项目的独特性和完整性。围绕学术价值这一核心,王键总结,传承项目应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且要把文化底蕴作为传承项目的重要基础。要有重要临床意义,体现在治未病的主导作用和康复阶段的核心作用上。要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传承是为了应用,没有前景的传承是没有意义的。 挖掘的重点是补充完善 有了明确的定位,传承项目在挖掘方面又该如何使力。在江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杨明看来,挖的是文献,掘的是特色。挖文献的过程就是对如何系统、有效的保存、完善学术理论价值进行梳理;掘的特色包括地方特色和技术诀窍。以中药炮制来讲,突出的特色是技术特色、品种特色、地方特色。 杨明认为,重要的学术价值这一核心是比较难把握的,『挖掘出的理论经验等是否有价值,这是有风险的。』所以挖掘需要分几个层次,要有普查性,也要有深度。 『我们强调传承,但现在传承工作做得并不理想,这是因为缺少内容,需要去发掘,进行补充完善。』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所所长顾植山认为,国家对中医理论的最大需求在于深刻的文化,中医药中蕴含的古代科学瑰宝,要通过对理论的挖掘整理,才能展现在世人面前。 杨龙会表示,从中医的理论体系来说,传承项目的挖掘也是补充完善。很多理论过去就有,比如与〖黄帝内经〗同时代的典籍著作,据文献考证存在很多,但是却由于历史的原因损毁或失踪了。这些理论有可能传承了下来,但有可能不全面,也有可能被理解错误。『传承是前提,我们需要补很多。』杨龙会认为,现在的挖掘也是为了补充完善那些丢失的学术理论。 『我们要利用好中医药法中关于中医药传承的内容。』杨龙会表示,中医药学术传承项目的定位和挖掘都是基于传承的特点,这次会议对传承工作的创新和完善有一定的推进作用,但是要在政策上制定更有效的办法,还需要进一步的调研和讨论。(方碧陶)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