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徐州日报 12月12日下午,正在江苏徐州考察的主席来到马庄村,看到村民们手工制作的特色香包,连连称赞“真不错”“很精致”。80岁的村民王秀英递上自己制作的中药香包,主席问:“多少钱?我买一个,捧捧场。”“不要钱,送给主席。”王秀英答道。主席还是坚持付了30元。 有网友留言,“这位香包奶奶在徐州很有名”,引起很多人好奇。小编在网上查阅发现,王秀英奶奶确实“来头不小”,她曾因创新制作了中药香包,一举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传承徐州民俗,创新中药香包1月27日,“赢在徐州”2016年度“双创之星”评选揭晓,来自贾汪区马庄村民间艺人王秀英名列榜首。据悉,这位79岁高龄的老人传承徐州民俗,创新制作了中药香包,一举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制作香包源于兴趣 王秀英10岁时,就能绣花、制作布鞋、缝制荷包等工艺品。刚开始她做荷包,里面放点棉花、草药,基本上都是自家用来驱除蚊虫、预防感冒,或者送给邻家孩子做装饰。长大后学着做小鸭子、绣球等香包,以及虎头鞋、虎头帽、衣服等一些大的物件,到赶庙会的时候卖钱补贴家用。 成年以后,王秀英对制作香包愈发热爱。在忙完家里的琐事之后就埋头做手工,反复琢磨,经常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孩子们担心她身体受不了,经常劝她不要做了,她就偷偷地在晚上做。对于家境并不富裕的王秀英来说,购买中药、布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很长时间王秀英制作香包都得不到老伴和儿女们的支持。但是,王秀英凭着满腔热情,从来没有停止对香包的创新。 2006年,王秀英制作的十二生肖香包,每个动物都惟妙惟肖。这个十二生肖香包后来以1000元的价格被人买走,王秀英感到分外惊喜。也是从那时起,王秀英的家人看到了香包广阔的市场前景,不再反对她制作香包,并且逐步加入制作香包的团队中来。 香包红火形成产业 自从十二生肖香包被高价买走后,王秀英和她的香包迅速成为街坊邻里热议的话题,慕名前来学习制作香包的人越来越多。每当别人求教时,从构思画图、剪小样,到挑选布料、配制中药,再到穿针引线、填充棉花的技巧等等,王秀英总是事无巨细,耐心讲解。时间久了,许多街坊邻居也加入到香包制作中来,丰富了日常生活,也增加了收入,生活越来越富裕。 国家“非遗”中药香包现今掌握传统香包技艺的民间艺人屈指可数,部分地区已出现“断流”。徐州香包传统手工艺已濒临灭绝,有些已被机械工艺替代。因此,对徐州香包这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势在必行。 王秀英在继承传统香包制作的基础上苦心研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出一批带有徐州汉代文化特征的作品。其造型美观、精致,内装有由十几种中草药配制而成的香料,香气四溢,戴在身上还可以驱毒避邪、防潮驱蚊,又能装饰房间,净化空气。 I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为“徐州日报”,记者/张晓松 鞠鹏 谢环驰,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编辑|半夏 摄影 | 五味子 视觉|三七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