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曾在華南理工『續寫』【鄉愁】第五段 010年,余光中在海峽兩岸公祭屈原的活動中,接受光明日報記者採訪時題字:日月之光,不照自明。 本報廣州12月14日電(記者吳春燕 通訊員盧慶雷)余光中的名作【鄉愁】,我們今天看到的有四小段,分別描述了母子分離、夫妻分離、母子死別、遊子與大陸分離四個人生階段。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2011年12月11日,余光中在華南理工大學講學時,曾在千餘學生面前朗讀了自己為【鄉愁】續寫的第五段。 據介紹,余光中當天在華南理工大學參加第三屆世界旅遊文學國際研討會。圍繞『行走的愉悅』這一主題,余光中與華南理工大學師生展開了智慧對話。當天的會議廳內人山人海,就連過道里和講台前都坐滿了學生。即便如此,仍有上千名學子候在門外,遲遲不肯離去。 余光中得知這一情況後大為感動,他主動走出會議廳,來到廣場上與學子互動。『看到很多同學站在外面,雖然是寒冬,我感到暖流。』余光中向學生致以歉意,並與學生合作朗誦起了自己的詩歌【鄉愁】和【民歌】,其大家風範讓學生們激動不已。 更令學生驚喜的是,余光中主動告訴大家,這些年來很多人都問他有沒有續寫【鄉愁】。『要我續也可以,可是第五段我並不想收進來,只是一種說法。』隨後,他大聲朗讀起自己續寫的【鄉愁】第五段:『而未來,鄉愁是一道長長的橋梁,你來這頭,我去那頭!』這一段描繪了鄉愁化作往來的橋梁,將海峽兩岸緊密聯繫在一起、共同繁榮發展的圖景。余光中對祖國統一的信心在其中得到了表達。 余光中當天接受採訪時還表示,【鄉愁》裡寫的事情,從小到大到結婚到母親去世,都是他的經歷,『但到了第四段就是從「小我」擴張到「大我」,祖國這個「大我」其實也是母親。』 在當天舉行的研討會上,余光中從西方的【奧德賽】【堂吉訶德】【馬可·波羅遊記】,講到東方的【大唐西域記】【西遊記】【徐霞客遊記】,細數旅行文學的源遠流長,中西典故信手拈來。 『【西遊記】是中國最早的留學生文學,唐僧就是最早的留學生。唐僧是一分為二的,他堅強的意志分裂為孫悟空,感性的肉身則分裂為豬八戒。』 余光中列舉了幾種旅遊文學類型,除了隨意的觀光之行,還有被貶的為官之途、朝聖的宗教之旅、遠走的逃難之路。他舉例說自己曾3次在香港旅行,第一次因為抗戰,第二次因為內戰,第三次是20世紀70年代到香港中文大學任教,『不同的旅行目的會有相異的心路歷程』。 『旅行會改變人的氣質,讓人的目光變得更加長遠。在旅途中,你會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習慣,你才能了解到,並不是每個人都按照你的方式在生活。這樣,人的心胸才會變得更寬廣。』余光中說,如果出外旅遊未用心吸收外來的東西,則等於沒有改變。 鄉愁 余光中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